可5:21 那人就走了,在低加波利傳揚耶穌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眾人就都稀奇。

昨天我們讀到耶穌到了推羅西頓,為迦南婦人的女兒趕鬼。然後,馬可告訴我們,耶穌離開推羅,經過西頓,又從低加波利境內到加利利海。你還記得上次耶穌在低加波利的一座城裡做了何事嗎?

祂特地坐船到低加波利,一上船就碰到一個被鬼附的格拉森人。耶穌讓附在他身上的鬼進入豬群,所有的豬都瘋狂跳入海裡。以致那裡的人懼怕祂,求耶穌離開。那個被鬼附的人想跟耶穌走,但是耶穌要他回家,把神怎樣憐憫他的事告訴親友。現在耶穌回來了,是否要看看那個人的情況如何?(可7:31)

格拉森在加大拉區,也是低加波利的十座城之一。低加波利就是十個城的意思,英文是Decapolis,譯為德卡波利斯。就好像素里巿(或溫哥華,或列治文)在大溫哥華區裡,也是B.C.省(英屬哥倫比亞)的一個城巿。

沒想到這次一來,就有許多人從低加波利的其他城巿裡也來找耶穌。可見那個曾被鬼附的人做的見證何等有效。馬可如此形容:那人就走了,在低加波利傳揚耶穌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眾人就都稀奇(馬5:21)。現在聽到耶穌來了,於是眾人都出來跟隨耶穌,要聽聽祂的教導。

有人帶來一個耳聾舌結的人,又帶著瘸子、瞎子、啞巴、有殘疾的和好些別的病人,都放在祂腳前。耶穌一一醫好他們,他們就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那是外邦人居住的地方,有的人拜希臘的神,有的人拜亞斯她錄—迦南地的女神,但是現在他們想要認識以色列的神,因為這個神看起來又真實又有能力。

聚集的眾人越來越多,沒有人想離去。耶穌在那裡講道,講到天黑,沒人要離開,就地而睡。第二天醒了,繼續聽,晚上又就地而眠。頂著天上的星星,享受著加利利海輕輕送來的海風,又睡了一夜。現在的營會大多是三天兩夜,不知是否從這故事得來的靈感。到了第三天,耶穌對門徒說:「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所以耶穌也是一直在注意著眾人的需要,大家原都帶有一些乾糧,現在吃得差不多了。可以解散他們,但他們就得餓著肚子走一段路才能到家。耶穌憐憫他們。

門徒還有七個餅和幾條小魚,耶穌就祝謝了,掰開,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眾人都吃,並且吃飽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裝滿了七個筐子。 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共有四千(太5:32-36)。

上次的五餅二魚來自一個小男孩的擺上,這次是門徒的餅,門徒的擺上。這次餵飽了四千男人,女人和小孩不計。收拾了七筐剩下的零碎。這次用的筐子,希臘文是spuris,指外邦人用的有蓋子的大籃子,甚至可以把一個人裝在裡面;有別於猶太人用的窄頸呈水壺狀的籃子kophinos。有解經家認為這七個筐子的零碎喻表,神對七個被約書亞逐出的迦南民族的特殊恩典。在申命記第七章第1節裡,神藉著摩西給以色列人的命令:“耶和華你神領你進入要得為業之地,從你面前趕出許多國民,就是赫人、革迦撒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共七國的民,都比你強大。"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迦南後,這些外邦民族多被趕逐到境外,有一部份不肯遷移,就是這裡喻表的迦南七族。

但是耶穌來了,向世人彰顯神的普世救恩。救恩不再只給以色列人,而是遍及列國列邦,萬國萬民。所以迦南婦人對耶穌說:“但是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即使是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也足夠養活所有的外邦人。神的憐憫加上門徒的擺上,就使眾人飽足,彰顯神的榮耀。這就是主要我們這些跟隨祂的人看到的功課,我們若不拿出自己的餅給主使用,就看不見神的榮耀。因為耶穌來了,一切的咒詛都將變成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