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7:28-29   那時,耶穌在殿裡教訓人,大聲說:「你們也知道我,也知道我從哪裡來。我來並不是由於自己,但那差我來的是真的,你們不認識祂。我卻認識祂,因為我是從祂來的,祂也是差了我來。」

曠野裡,吃嗎哪的經驗,一旦進入迦南地就終止了;耶穌在人世的時候,也有一定的時間;聖靈來了,耶穌就回到天上了。有許多事,都是有時限的。例如,童年,一去不回頭;美好的友誼也不一定長駐;父母與子女都不能長聚,夫妻亦然。時間像一道河流,載著歷史和時光不斷地往前流,若我們不懂得珍惜眼前,不把握機會善待身邊的人,就會留下重重的後悔。

住棚節,是為了讓以色列人記念出埃及,在曠野中的四十年。神說:“ 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 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表明神帶領他們避過地上的災難,讓他們很順利地到達應許之地,神是有大能力的神。事實上也是如此,但是因為以色列人的小信,才被懲罰多走了曠野卅八年。神說:“我領你們在曠野四十年,你們身上的衣服並沒有穿破,腳上的鞋也沒有穿壞。”神是供應、眷顧,滿有慈愛的神,兩三百萬人的衣服和鞋子,祂都一一記掛於心。

住棚節,就是想讓以色列人因為與這樣的神有了約,而一連七天在祂面前歡樂。但是在這個住棚節裡,耶路撒冷的氣氛並不像神所要求的,人人充滿歡樂過節;相反地,有許多人因為耶穌而意論紛紛,更有人心起殺機。當耶穌公然出現在聖殿教導時,許多人因為祂的大膽而吃驚:“這不是他們想要殺的人嗎?你看他還明明的講道”。這些人當中也有讀過摩西五經的,他們認為:“我們知道這個人從那裡來;只是基督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他從那裡來。”

正好像我們今日判斷那些預言世界末日的人,不是嗎?我們有依據啊,不是隨便猜測的。因此我們有時也不免同情當代的以色列人,若是耶穌今天來到我們中間,我們也不一定會跟隨祂。因為我們有我們的“知識”。就好像現在有的神學院教授、一些科學家及年輕人,都認為創造的六日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像《聖經》講的:“有晚上,有早晨”,是一天廿四小時之內完成的。他們有很多“知識”,很多“理論”,他們覺得摩西太老了,雖然有埃及的一切學問,也有可能記錯。

但是感謝主,就像保羅所言:“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不管誰的知識多,我們都相信,若不是神的帶領,摩西無法寫出《創世記》,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我們窮盡一生的追求,也只能理解宇宙一點點。所以當主說:“我還有不多的時候和你們同在,以後就回到差我來的那裡去。”時,沒有人知道祂在說什麼。猶太人的領袖不免把祂看為“異端”。但是看過耶穌行神蹟的人卻相信祂,經歷是使人相信神存在的很重要的證據。在殺機重重的這個住棚節裡,耶穌還會說出什麼更令人驚訝的話呢?

**約翰福音7: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