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 26:20 利未子孫中有亞希雅掌管神殿的府庫和聖物的府庫。
閱讀經文:〈歷代志 〉上 26章
在溫哥華巿中心的第一浸信會聚會時,我發現他們和其他教會有個不同的地方。我以前去的教會都沒有設守衛(守門的),但是在第一浸信會裡有許多守衛和守門的。因為位處巿中心,有一些流浪者或吸毒者會進入教會騷擾去敬拜的人,影響敬拜,因此若看到有可疑的人,守門的或警衛就會跟蹤他們,查明意圖,再決定怎樣處理。所羅門聖殿是以色列當時唯一的聖殿,各處的人都到此來敬拜或獻祭,難免有一些不良份子,想乘機搗亂鬧事或偷東西,若沒有守門的,就很難保護聖殿和去敬拜的人群。
從這章裡,我們就可以看到,原來服侍的層面是如此之廣,範圍是如此之大。所以人若感受到從神來的呼召,便要弄清楚神究竟呼召你去做何事。不一定是在聖殿內服侍,也不一定是在聖殿外服侍。有許多人以為神呼召,就是去全職傳福音,但是現在我們發現在職場和生活中的服侍更為直接有效,等於每天在做個人佈道。當我們蒙召時,就是讓神進入我們的生活掌權,使我們過一個敬拜和工作合一的生活。所以不論我們在做何事,甚至和朋友喝咖啡聊天,也可以服侍主。因為聊天時會談到許多事情,有時候還可以藉機會講自己的見證。
在職場上工作或家庭裡的生活,我們若以敬拜主的心情去做,把它當作是為主而做,那就是侍奉主了。服侍不一定在講台上,不一定要在詩班裡,服侍可以是用車去載年老孤單的弟兄姐妹到教會或去買菜、去看病,服侍可以是傾聽軟弱的弟兄姐妹傾訴,服侍可以是提早到團契把桌椅排好,服侍可以有各個層面,神感動你哪個層面,你就去那個層面服侍,不用告訴別人你覺得哪裡需要人。神感動你,你就去做。當然,若是團隊的事,好像要輪班安排的服侍,就要把自己裝備好再申請加入。所羅門聖殿很大,有東西南北四個大門,還有走廊,都由可拉和米拉利的子孫負責。從他們的家譜圖裡,我們可以一目瞭然他們之間的關係。
掌管神殿和聖物的府庫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亞希雅是總負責。利未子孫的革順族和哥轄族的家族:暗蘭、以斯哈、希伯倫、烏薛負責耶和華殿裡的府庫。摩西的孫子們則掌管府庫的聖物,就是大衛的軍長或元帥們在爭戰得勝後所奪的財物,要收入府庫裡,經過整理後分別為聖,按其質地分配,為修造耶和華的殿。撒母耳、掃羅、押尼珥和約押的戰利品都要交給以斯哈族的示羅密家族掌管。
聖殿之外的事也是服侍神,利未的孫子,哥轄的兒子以斯哈的後裔做官長和士師,希伯崙的後裔在約旦河西以色列地辦理耶和華與王的事。耶利雅是希伯崙的長子,他的弟兄們2700人都是壯士,且做族長,大衛王也派他們在流便支派、迦得支派、瑪拿西半支派中辦理神和王的事。所以利未人雖然沒有自己的財產,神卻把管理以色列人的許多事務都交給他們,是否這樣可以減少貪心和貪污,能公正地管理眾人?
會幕時期,革順的子孫在會幕中要看守帳幕和罩篷,並罩篷的蓋與會幕的門簾, 院子的帷子和門簾並一切使用的繩子。哥轄族所要看守的是約櫃、桌子、燈臺、兩座壇與聖所內使用的器皿,並簾子和一切使用之物;米拉利族要看守帳幕的板、閂、柱子、帶卯的座和帳幕一切所使用的器具, 院子四圍的柱子、帶卯的座、橛子和繩子。有了聖殿之後,神提升他們,使他們開始管理眾人的事。不僅是侍奉工作的轉型,而且被提拔去做更重要的事。正如主耶穌說的:“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16:10)” 利未人在以色列人當中沒有產業,因為神就是他們的產業,當他們在小事上盡忠時,神就把更大更美的職份交給他們,使他們在以色列人當中成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雖然沒有產業,卻擔任最重要的工作。你能不能從自己的服侍上看到神的託付和重要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