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3:3-9 / 18-23

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 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 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 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18 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 19 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20 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 21 只因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22 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23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路加福音 8:4-8 / 11-15

當許多人聚集,又有人從各城裡出來見耶穌的時候,耶穌就用比喻說: 「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吃盡了。 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 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一同生長,把它擠住了。 又有落在好土裡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耶穌說了這些話,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11 這比喻乃是這樣:種子就是神的道。 12 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 13 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 14 那落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 15 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

馬可福音 4:2-8

耶穌就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在教訓之間,對他們說: 「你們聽啊!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 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 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就不結實。 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發生長大,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向下紮胚根,向上冒胚芽

撒種的比喻是共觀福音書都有記載的耶穌的比喻(太13:3-9,可4:2-8,路8:4-8),也是少數幾個耶穌向門徒解釋的比喻(太13:18-23,可4:13-20,路8:11-15)。

耶穌用比喻來形容撒種的人所撒的種子就是神的道,是天國的道理。種子指的是聽道的人,它落在路旁、土淺石頭地、荊棘裡、好土裡,分別呈現不同的結局:

種子落在路旁,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來吃盡了;就如人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

種子落在土淺石頭地上,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就像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種子落在荊棘裡,荊棘一同生長,把它擠住了;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種子落在好土裡的,就發生長大,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有如人聽道明白了,又領受,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太13:23,可4:20,路8:15)。

種子發芽需要三個重要條件:適當溫度、水、空氣(氧氣)。一般種子在播種後要少量覆土、遮光或置於陰暗處,但有些種子有特殊的好光性或嫌光性,就要特別予以照顧。種子需要充足吸水,才能突破種皮而外露,向下紮胚根,向上冒胚芽,發芽時以含水60~70%最佳。

「聽道明白、領受、持守、且忍耐著結實」的好土讓種子充足吸水,因此種子可以突破種皮而「向下紮胚根,向上冒胚芽」。求主保守我們在好土中成長。

撒種撒於清晨

撒種撒於清晨,撒種撒於日中, 撒種撒於黃昏,勤懇撒善種。

等候不久收割,等候豐盛收穫, 携回肥美嘉禾,將何等歡樂。

携回嘉美禾,携回嘉美禾, 將要何等歡樂,携回嘉美禾。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