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15:11-32
11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12 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 13 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 14 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 15 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 16 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 17 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 18 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19 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做一個雇工吧!」』
20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 21 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22 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 23 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 24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
25 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裡。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 26 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什麼事。 27 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地回來,把肥牛犢宰了。』 28 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 29 他對父親說:『我服侍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 30 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 31 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32 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不要得來速,要享全家餐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路15:11-32)
浪子的故事耳熟能詳,耶穌用比喻來表明父神接納寬恕的愛,同時也邀請世人能如浪子歸回得救。「離家」和「歸回」的差異在哪裡?小兒子帶著應得的產業離家,產業有用完的一天,浪子將它浪費殆盡;浪子回家,父親對他說:「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浪子享有父親的產業,無盡豐富的產業。
患難中,我們祈求天父的恩典,希望能有「即刻救援的恩典」,但天父邀請我們「進入祂的恩典中」,常和祂同在,滿足於祂的恩典中。
困乏時,我們祈求天父的豐盛,希望恩賜「眼前滿足的豐盛」,但天父邀請我們「進入祂的豐盛裡」,常和祂同在,浸泡在祂的豐盛裡。
天父要給我們的不是得來速(drive-thru),匆匆忙忙帶走一個漢堡,而是一個家;祂吩咐穿上好的袍子、戴上戒指、腳上穿鞋,宰了肥牛犢,與祂快樂同享全家餐(路15:22-24)。
回家(讚美之泉敬拜讚美18-從心合一)
親愛耶穌,我感謝祢來到這世界,給我昐望,給我一個永恆的家。
親愛天父,輕聲喚我回到祂面前,不再流浪,我看到家的光。
回家,回家,回到永恆愛的家,喜樂充滿我的心,我不住讚美。
回家,回家,回到永恆愛的家,天父張開愛的雙臂,我一生屬於祂。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