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3:31-33 /41-43
31 他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 32 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
33 他又對他們講個比喻說:「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直等全團都發起來。」
41 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裡挑出來, 42 丟在火爐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43 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馬太福音第13章記載耶穌用比喻傳講天國的信息,祂在撒種的比喻中,用「飛鳥」比喻「惡者」奪去撒在人心裡的天國福音(太13:4,太13:19);在稗子的比喻中,祂解釋仇敵(魔鬼)來,將稗子(惡者之子)撒在麥子(天國之子)裡,兩者一齊成長,直等著收割時,才將稗子褥出用火焚燒(太13:24-30,太13:36-43)。
耶穌講完稗子的比喻,尚未向門徒解釋,祂就接續用芥菜種(太13:31-32)和麵糰發酵(太13:33)來比喻天國,內容較短且未進一步解釋。耶穌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子雖小,長起來卻成了樹,且讓天上的飛鳥宿在枝上(太13:31-32);又說:天國好像麵酵,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直等全團都發起來(太13:33)。稗子、芥菜種和麵酵三個連續的比喻,除了比喻天國的擴展外,也隱喻了惡者的作為。
在聖經中的麵酵常有負面的意思,舊約時代的獻祭禁止獻上有酵之物(利2:11);在新約時代,耶穌提醒門徒:「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希律的酵。」(太16:6,可8:15);保羅也說:「你們這自誇是不好的,豈不知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嗎?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林前5:6-7)。麵酵代表錯誤的、罪惡的、不法的觀念、思想和作為,具有破壞力,可使全團膨脹,麵粉的組織被分解、破壞。
耶穌用比喻形容天國的擴展外,也提醒我們要謹慎來自仇敵(魔鬼)各種罪惡和錯誤教訓的影響。祂解釋稗子的比喻後,說:「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裡挑出來,丟在火爐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太13:41-43)
我們要常接受聖靈光照,明白聖經真理,不因人假意的愛心,虛偽的虔誠跌倒;才能在真理混亂,難分黑白的世代中,作主的精兵。
主耶穌的話(38)稗子、芥菜種和面酵的比喻(馬太福音13章)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