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14:7-11/12-14/15-24
7 耶穌見所請的客揀擇首位,就用比喻對他們說: 8 「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被他請來, 9 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吧!』你就羞羞慚慚地退到末位上去了。 10 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請你的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坐!』那時,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11 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12 耶穌又對請他的人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 13 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14 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
15 同席的有一人聽見這話,就對耶穌說:「在神國裡吃飯的有福了!」 16 耶穌對他說:「有一人擺設大筵席,請了許多客。 17 到了坐席的時候,打發僕人去對所請的人說:『請來吧,樣樣都齊備了。』 18 眾人一口同音地推辭。頭一個說:『我買了一塊地,必須去看看。請你准我辭了。』 19 又有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要去試一試。請你准我辭了。』 20 又有一個說:『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21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裡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 22 僕人說:『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經辦了,還有空座。』 23 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裡,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 24 我告訴你們:先前所請的人,沒有一個得嘗我的筵席!』」
路加福音14章的記載很特別,耶穌藉著眾人熟知「請吃飯」的飲食文化,經由「客人挑選首位」的習慣談「謙卑」(路14:7-11),也透過「主人期望回報」的意圖談「付出」(路14:12-14)。耶穌挑戰主人,為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擺設筵席,同筵席的人有感而發,回應耶穌說:「在神國裡吃飯的有福了!」(路14:15),接著,耶穌用筵席的比喻(路14:16-24)回覆他,感嘆「客人推託出席」神國的邀宴。
「請吃飯」不只是肚腹得飽足,尤重於關係的修復與建立;耶穌所談的「請吃飯」代表愛與接納,帶來歡樂、溫暖、關係的回復,聽見這話的人領受到這是無需「報答」、沒有條件的「請吃飯」,惟有神能給予,這是神國的筵席,因此回應說:在神國裡吃飯的有福了!
耶穌比喻神國的大筵席,請了許多客,到了坐席的時候,打發僕人去對所請的人說:「請來吧!樣樣都齊備了。」然後,感嘆地描述:「眾人一口同音地推辭。」比喻中,一塊地、五對牛、娶了妻這三個推辭的理由,恰恰好描述了世人一生忙碌的三大目標,用現代的字眼來形容,就是不動產、動產和家庭(人丁和財富的延續)。忙碌生活的需要勝過永恆生命的邀約,許多客人推辭神國筵席的邀約。
在耶穌時代,邀人赴宴是件嚴謹的工作,主人通常先打發僕人遞出初步邀請,時候到了再派僕人通知客人赴宴;被邀請且答應要來赴宴的客人若不守約出席,是非常不禮貌。
失望的家主問:「誰要來吃飯?」於是,要僕人到城裡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赴筵席,還有空座,再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裡,勉強人進來,坐滿屋子。「請吃飯」是神的心意,祂期盼神國的大筵席充滿了祂的兒女,同時帶來歡樂、溫暖、關係的回復。
信主的人不要忘了,我們是被神國邀請赴宴的,再忙也要去,因為在神國裡吃飯的有福了!
父的筵席(約書亞樂團-父的筵席)
我們是神的兒女,不活在恐懼裡,
我們不孤單,因為有祢在這裡。
真理已戰勝謊言,我們已得著自由,
因著信而稱義,靠耶穌得生命。
父已預備筵席,等著祂兒女,
父為我們預備筵席,等著祂兒女回到懷裡。
我的被造有祢的心意,祢對我的愛永無止盡,(祢的愛無止盡)。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