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禮本(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

Jan Steen, Prayer Before the Meal (detail), 1660; oil on oak panel, 54.3 x 46 cm; private collection

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利未記廿三章22節)

莊稼收割的場景在希臘羅馬古典藝術中是一個極受喜愛的題材,例如手持麥束的穀神席瑞斯(Ceres)、拿著葡萄串的酒神,或葡萄採摘的場景等,每每成為「秋季」的寓意象徵,抑或暗示國力強盛、安居樂業的幸福田園生活。

而猶太民族在收成季節亦有兩個重要節日,分別是五、六月穀類收成期的五旬節(或稱收穫節等;出埃及記廿三章16節),與九、十月葡萄收成、釀造新酒期的住棚節(利未記廿三章34-43節)。這些紀念日提醒人們,行走於塵世間的短暫旅程中,凡手中所得皆為神的恩典供應,應感謝歡樂,同時不忘憐憫施恩他人。

圖2. Jean-François Millet, Gleaners, 1857; oil on canvas, 83.5 x 110 cm;Musée d’Orsay, Paris

感恩與施恩亦是基督教藝術中的題材。以十七世紀畫家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1665)的作品為例,在其四季系列畫作中,他用路得與波阿斯在麥田中的場景來象徵夏季(圖1);溫暖的黃橙色調表現出夏日正午時分,典故內容則傳達美德的回報與救贖的來臨。

普桑畫中夏末秋初的豐收場景承襲西方藝術傳統中的夏季寓意圖像,強調對物產富足的幸福生活憧憬;然而,畫中加入只在收成時節才會出現的拾穗、異族女子路得、猶太財主波阿斯的施恩(路得記第二章),便額外帶出了住棚節的精神:紀念豐衣足食皆源自上帝,不忘自己受神憐憫的同時,也以莊稼收割的餘留恩待窮人與寄居者(利未記廿三章22節)。

此一平靜溫暖的畫面訴說的故事背景卻是猶太民族動盪非常的士師時期,以及離鄉背井、孤苦無靠、寄居他鄉、承擔奉養婆婆責任的寡婦路得。亮麗的夏日似乎為隱藏的悲傷生命故事帶來一絲生機,陳述了神在苦難時代中,依然照管個人,傾倒祂的慈愛眷顧。

圖3. Jan Steen, Prayer Before the Meal, 1660; oil on oak panel, 54.3 x 46 cm; private collection

悲憫眼光穿透階級藩籬

收成時節的感念施恩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僅以文化傳統的形式存留。時至十九世紀,麥田拾穗的場景再度出現在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 1814-1875)的畫筆下(圖2)。畫面背景可見滿載收成的馬車與忙碌的人群,說明收割量的龐大與地產富足;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前景中手握少許麥穗、吃力探腰與撐膝起身的三位婦女,道出其弱勢社會地位與生活的掙扎辛勞。

然而,關懷社會議題的米勒,透過紀念性的身形尺寸、溫潤的色調、平穩有韻律感的姿勢構圖,為她們營造出一種不卑不亢、平和而非悲苦的尊嚴形象,好似以上帝悲憫的眼光穿透社會階級的藩籬蒙蔽,揭露表象下值得尊敬的生命本質與價值。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六章11節)。不同於豐收節慶這種擇日以表感恩的代表性方式,回歸每日生活中對物質所需的省思,一如主禱文所點出,亦是信仰文化與藝術表現的議題。

樸實的每日祈禱謝恩

好比流行於十七世紀新教文化下的荷蘭農民風俗畫中的「餐前祈禱」,便是提醒虔敬生活態度的佳例,如楊‧斯汀(Jan Steen, 1626-1679)的畫作所示(圖3):自窗外灑入農家陋室的光線,引領觀者聚焦在準備用餐的一家三口,父親脫帽祈禱,母親環抱懷中小孩垂目聆聽,整體氛圍靜謐安穩。

除了簡單的家具與食物(麵包、乳酪、火腿)說明了畫中人物的生活景況,畫中的文字提示更明確傳達了虔敬的生活態度。

首先,燭燈吊架上的主禱文句「願祢的旨意[在地上]成就」(u wille moet geschieden / Thy will be done [on earth])(圖4)與下方人物的祈禱相呼應,點出這家人順服遵循的信心行為。

其次,掛在牆上的座右銘類似經句內容(類似箴言卅章7-9節:我求你兩件事……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上帝的名),以省察自身心態:「我只求三件事,首愛父神,不貪圖富足,渴望大智者所求的能誠實生活於此塵世之谷;因這三樣是所有的基石。」(Drie dingen wensch ick en niet meer / woor al te minnen Godt den heer / geen overvloet van Ryckdoms schat / maer wens om tgeen de wyste badt / Een eerlyck Leven op dit dal / in dese drie bestaet het al)。

(由左至右)圖4、圖5、圖6: Jan Steen, Prayer Before the Meal (detail), 1660; oil on oak panel, 54.3 x 46 cm; private collection

而在不遠處,掛著一把象徵「信賴」美德的鑰匙,呼應座右銘中的「誠實生活」。更甚者,壁架上擺置著象徵「人世虛空」的蠟燭、書本,與骷髏頭,一如壓在書下紙張的文字「思想死亡」(Gedenckt te sterven/ Think on Death)所暗示(圖5),回扣座右銘中「塵世之谷」的意涵。與此同時,骷髏頭上的枯萎麥稈卻也影射了「死去的麥子將結出果實」(約翰福音十二章24節)的復活盼望。

畫中人物的餐前祈禱姿態與滿足氛圍,以及稱不上富裕、但也不至一貧如洗的物質生活,讓農家景緻中常見蔓爬窗邊的葡萄藤與窗口的母子(圖6)進一步連結到神的應許:「凡敬畏耶和華、遵行他道的人便為有福!你要吃勞碌得來的;你要享福,事情順利。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詩篇一二八篇1-3節)

秋收之季,如美國十一月最後一個週四的感恩節,是數算一年以來所受祝福的好時機;誠如所羅門王之言,「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詩篇一二七篇1-2節)

回顧歷史,不僅在受基督教文化影響的國家中有著豐收感恩節慶,在許多非基督教信仰的文化中亦然;換言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認知其實有其普世性。在今日,即便對土地的尊敬、對風調雨順的謙卑祈求,以及物產豐饒時對上帝的謝意之情似乎都在日益淡薄,然而當我們回轉眼光,將發現每一天都是有所收成、值得感謝的日子;因神的慈愛與供應每晨更新,那些仰望等候尋求祂的必得施恩。而那是生命的豐收,永無斷絕之時(耶利米哀歌三章22-25節)。

Franz von Defregger – Grace Before Meal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372775#ixzz6eI4Eeh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