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日报

宣教士食人岛研发族群文字: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华人的家庭里,父母都将钱财留给下一代,但有宣教士将子女安排在环境恶劣贫穷的地方,却留给他们最上好的礼物。

Radius Asia宣教训练中心总干事陈维恩牧师在世界华福中心举办TIP Talk见证会,分享与太太带着两个小女儿远赴巴布亚几内亚原始火山岛巴纽(Biem)当圣经翻译宣教士不为外人道的经历。

食人岛宣教 研发族群文字

2007年陈维恩和太太张悦慈偶然拜访巴布亚几内亚原始火山岛巴纽(Biem),听到一位当地人说:「外国人为了钱,都愿意来到我们国家,为什么基督徒不愿意为了上帝搬过来呢?」那位巴纽朋友扎心的话让陈维恩夫妻决定跳出人生的舒适圈。2009年即使张悦慈已患上无法痊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两个女儿也才出生不久,他们仍踏上一条外人眼中不可思议的「不归路」,就此搭上前往南太平洋的班机。

在巴纽岛遇上不为人知的困难,在岛上某些部落仍有食人习俗,当地一位已归信主的弟兄告诉他,其父亲吃过人不是因为肚子饿而是宗教仪式。其他大小困难还有为了带岛民看医生被持枪抢劫、一家生活所需都来自募款、孩子接连患上疟疾和蜂窝性组织炎,好不容易度过难关,张悦慈却发现罹患乳癌第三期。

2012年2月陈维恩一行人终于研究出巴纽族的文字系统,开始在岛上用母语教学,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巴纽族人用自己文字书写。

岛民信主成长老替女儿洗礼

陈维恩回想当宣教士的决定受不少人反对,自小在台湾长大14岁搬到美国之后又搬到加拿大,所以有三个国家的护照。在华人的世界观通常将最好的东西留给下一代,这个观念从我们的父母价值观而来然后逐代相传下去,他到巴纽岛10多年,在该地一家的生活可说困难但又不困难,在岛上每天的生活都是敬拜赞美主。

在他和太太计划到一个需要福音的地方却很多人反对,华人的观念是要将最好的带给下 孩子,所以很多人反对他们去该地方宣教。

陈维恩展示在岛上生活照,每天晚上两个女儿靠着一个灯泡读圣经,灯泡靠太阳能发电的,孩子却在这个岛上认识神。另一照片是当地信徒接受训练并且成为教会的长老,由他们来教导岛上居民学习神的话语,最后由该长老替他的孩子洗礼。他强调:「不是宣教士有什么伟大,本来就是耶稣的大能,我不是只记得自己是福音传递者,我是在他们的身上看到神如何改变一个生命而领受了福音。」

无法放在脸书的照片

他还分享在岛上难忘的事,有一个晚上跟十几个男生到海边钓鱼一面倾谈一面烧鱼吃,岛上没有电只靠电筒照明,没有拍照片放在社交平台,不过这启发陈维恩与神亲近的感觉,没有照片放在网上但却留在我们的心里。他也希望我们的生命与神最亲近的时候,也会像他一样也有张无法放在脸书或IG上的照片。而那张照片不只是一瞬间,乃是把生命扎根下去所累积下来的成果。

最后他指,四福音都记载耶稣一个教导:「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马太福音16:25)勉励信徒:「耶稣基督要我们的生命做一些跟永恒连结的事情甚至丧掉生命。」

世界华福中心2020年1月展开全球新一波福音运动「煽风点火」计画(The Set-A-Fire Campaign),从跨代、跨界、跨文化挑旺华人参与福音热诚。为配合该项计划,展开TIP Talk见证会,「TIP」代表「煽风点火」概念由三大元素组成:科技(Technology)、创新(Innovation)、先知性(Prophetic),简称为「TIP」。

【记者何毓芬台中报导】「我家门前是太平洋,后面有火山!」2009年,陈维恩、张悦慈牧师夫妇带着年仅4岁和3岁的女儿(沐真和沐安),一家四口飘洋过海举家搬迁到巴布亚纽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的「Biem」原始火山岛上,与Biem族人生活在一起,学习部落语言,融入当地生活,翻译圣经并建立教会,为了把福音传到未得之地。

张悦慈师母于八月25日受邀至东海大学基督教会举办的亲子讲座中,以「在巴纽宣教场域中下一代信仰生活的培育」为题,与家长们分享亲子教养经验,以及如何在这世代中培育敬虔的下一代?

全家一起宣教 孩子成为好同工

「当我们全家要去巴纽宣教时,除了人身安全之外,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张悦慈分享,Biem是一个没有学校的小岛,他们夫妻带着两个孩子自学,与孩子一起学习当地的语言。两个女儿从小就跟岛上的小朋友一起长大,在岛上认识信仰受洗信主,也清楚神对她们生命的呼召。女儿们渐渐长大之后,开始会帮忙当地妇女照顾孩子,让妇女可以接受信仰课程,也教导陪伴当地的儿童及青少年识字读经、认识神的话语。

张悦慈感恩地说:「全家人在宣教过程中一起服事,两个女儿成为他们夫妻很好的同工。」回到台湾之后,两个孩子必须重新适应生活环境,寻找属灵的家,但神对两个孩子的心意,并没有因转换地方而有所改变。

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态度

张悦慈提到,圣经中描述一位年轻财主,凡事卓越、为人正直、受人敬重、蒙神宠爱。当耶稣向他发出一个邀请时,却忧忧愁愁地走了。这位年轻财主认为跟随耶稣的代价太大了,不值得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身为现今世代的父母,我们会不会养育出一整代的年轻财主?虽然孩子在学校认真学习,在教会稳定聚会,但是当神亲自向他们发出邀请时,他们却不愿意回应呼召。如果我们对孩子成绩的担心,远胜过孩子与神的关系时,孩子就认为成绩比爱神还要重要。「父母的态度将决定孩子的态度,也深深影响孩子的信仰观。身为父母的我们,必须思考我们要把孩子带到哪里?」张悦慈如此说。

她进一步表示,建立基督化家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拥有「以福音为中心」的世界观!父母要带着永恒的盼望来教养、牧养孩子,与孩子一起戴上福音的眼镜,用属神的眼光来看待并回应生命中所遇到的人事物。

面对不冷不热 苦难是最大解药

「对我们家来说,成为敬虔家庭的祕诀是『苦难』!」张悦慈说,2011年发现自己罹患癌症,当时两个孩子只有5、6岁,陪伴她经历化疗过程。当时,她主动跟孩子们谈到关于「死亡」这件事,透过一些故事叙述帮助孩子明白,虽然人生有苦难,但在基督里有盼望。2017年,在一次检查中发现癌细胞扩散,对她来说是很大的冲击。但癌细胞没有动摇这个家庭,反而更坚定全家人对神的信靠,两个孩子也有更稳固的信仰根基。她认为,苦难是面对不冷不热的心,最大的解药!当神允许苦难临到时,为要炼净我们的生命更有基督的样式。

张悦慈也指出,许多父母用尽心力,希望让自己的孩子配得这个世界,包括有好的成绩、有好的表现、有好的名声等。但真正依靠神的父母,必须要谦卑有见识,带着恐惧战兢的心,教养神托付给我们的产业,使我们的儿女从神所栽种的嫩芽,逐渐长大成熟成为大树,来诉说神的荣耀!

神对孩子的爱 胜过父母对孩子的爱

本身是牧师孩子(PK)的张悦慈回想起,高三时看见许多同学忙着去补习,而不来参加团契聚会。有一次,她跟母亲说:「我应该还是要来团契,因为我是牧师的孩子。」母亲却回答她说:「不要因为妳是牧师的孩子才来团契聚会,永远要记得妳是上帝的孩子!」母亲这番话深深影响她的信仰,也更坚固自己与神的关系。如今,她也常提醒两个孩子:「要跟神建立关系,妳们的生命是属于神,自己要对神负责!」

张悦慈表示,每个父母都不完美,但神仍然挽回我们、使用我们。神对孩子的爱远远超过我们对孩子的爱!身为父母所能做的,就是尽全力成全孩子回应呼召,持续走在跟随神的道路上。

文章来源:基督教论坛报 https://www.ct.org.tw/1348390#ixzz6ONJm58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