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邑垣依次修築
〈尼希米記〉3:1那時,大祭司以利亞實和他的弟兄眾祭司起來建立羊門,分別為聖,安立門扇,又築城牆到哈米亞樓,直到哈楠業樓,分別為聖。
閱讀經文:〈尼希米記〉3 章
古代最著名的護城牆便是中國的萬里長城了,為了抵禦外族侵犯,從西周到戰國,許多諸候國都開始投入修建自己屬地的城牆,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將各國的城牆連接起來,也因而被命名為萬里長城。
我們今天看的〈尼希米記〉第三章也有類似的概念,先是大家對著自己的房屋修建城牆,也是修建隣近自己房屋的城牆,然後再把城牆連起來,有的城門兩側還有石頭門樓,似是防禦之用。這些石頭門樓各有名字,例如:哈米亞樓,哈楠業樓,角樓,爐樓,等等。耶路撒冷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所以需要許多城門。通常厚重的大門兩側的城牆會較高較厚,以便守門的衛兵站崗。
回想一下,古時候住在中國邊境的老百姓經常會受到外族的騷擾或搶劫,性命和財產都沒有保障,萬一外族長驅而入,就引起社會動盪不安,甚至有關國家存亡。耶路撒冷原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城巿,但是她的城牆被毀了,回歸的百姓住在城裡是不是也會長期受到外邦人的欺負和騷擾?因此她的敵人不希望看到她重建城牆,而尼希米則迫切地要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也因而當尼希米發出呼籲時,就立刻得到大家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