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因為他專心跟從耶和華

〈約書亞記〉  14: 11 我還是強壯,像摩西打發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爭戰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

閱讀經文:〈約書亞記〉  14: 1-15

相信每一個超過六七十歲的人聽到迦勒的話都會羨慕不已。當別人正感到日頭、光明、月亮、星宿變為黑暗,眼睛看不清楚;街門關閉,推磨的響聲微小,耳朵聽不見;人怕高處,路上有驚慌,杏樹開花,蚱蜢成為重擔,膽子變得很小;銀鏈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損壞,血管狹窄、心臟、腎都不好使了;他在八十五歲時依然擁有四十歲的力量,何等令人羨慕。

在約書亞讓以色列的九個半支派拈鬮分地業時,迦勒勇敢地提出了他的要求。他向約書亞提出神當年藉著摩西給他的應許:「你腳所踏之地定要歸你和你的子孫永遠為業,因為你專心跟從耶和華─我的 神。」或許有的人覺得一旦信了耶穌,就會變得懦弱,什麼都不敢講的好好先生或鄉愿,但是迦勒給我們看到的榜樣,是勇於為自己爭取的榜樣。迦勒為何有這樣的信心和勇氣呢?因為他對神的信心非堅定。

在他四十歲時,摩西選了十二個探子去迦南地。他是其中之一。當其他的十個人都散發著不利的言論時,只有他和約書亞挺胸而出,對百姓說:「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極美之地。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並且蔭庇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民14:7-9)」

未得之地

〈約書亞記〉 13:1約書亞年紀老邁,耶和華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還有許多未得之地。

閱讀經文:〈約書亞記〉 13:1-33

曾任台灣財政部長的白培英先生寫過一篇文章:「春天,不要留白」。現在正是春天,讀起來令人特別有同感。「春天就這樣來了,在暖陽煦風中,在萬紫嫣紅中來了。可是,為時無幾,當油桐花悄悄地染白了山頭,一瞬間,春天便倏然而別,不給人挽留的機會。想這個春天又將無聲無息地過去了。開春以來除了日常生活的瑣瑣碎碎外,竟還沒有做任何特別有意義的事。去年呢?也沒有做甚麼特別的事;前年呢?大前年呢?也想不起做過甚麼值得回味的事。你瞿然警覺,這些年的大好春天,你竟這樣白過了。人生能有多少春天呢?」

他說起一個真實故事:有位年輕人名叫湯米。湯米在大學時,對老師所講上帝創造萬物的奇妙以及人生的意義,總是嗤之以鼻。畢業後若干年,患了末期的肺癌,醫生告知只有數月的時 間。他想起老師講的話:「人生最悲哀的莫過於沒有愛過。」他想如果離開世界,而沒有告訴所愛的人他愛他們,那也同樣是莫大的悲哀。他和父親比較疏遠,於是 他先勇敢的向父親說:「爸爸,我願你知道我愛你!」父親先是一愣,隨即擁抱著他流著淚說:「兒子,我也愛你。」然後母親和弟弟也都流著淚和他擁抱,彼此說 出心裡的話:「我愛你。」他對老師說,他以為上帝不要他,但他現在內心充滿平安,相信上帝就在身邊,他即使離開世界也無遺憾了。老師對他說:「聖經〈約翰一 書〉中說,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湯米,神找到了你!」

當約書亞結束了多年的爭戰之後,終於不得不面對人生冬天的來臨,他的年紀老邁了。神知道他的情況,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還有許多未得之地」。這是不是每個人年老時都有的遺憾呢?

南征北伐小總結

〈約書亞記〉 12:7 a  約書亞和以色列人在約旦河西擊殺了諸王。

閱讀經文:〈約書亞記〉 12:1-24 

看到約書亞做的報告,可以感覺到他是一個很正直的人。他沒有隱藏摩西的功績,雖然河東的仗也是約書亞帶頭在打。但那時是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所以把功績歸給摩西是應當的。有人拿摩西的戰績和約書亞的相比較,摩西殺了亞摩利王西宏和巴珊噩,而約書亞殺了31個王。所以約書亞比摩西厲害功高,你同意嗎?我覺得那是相當無聊的比較。其實在擊殺河東之王時,摩西已經120歲,在這之前和亞瑪利人的爭戰,摩西到山上禱告,約書亞在戰場上爭戰。仗都是約書亞打的,但是摩西的禱告卻是勝負的關鍵。摩西舉手,以色列人就打勝仗;摩西的手放下來,以色列人就打敗仗。所以亞倫和戶珥必須扶助摩西的手,直到戰事結束。

神交託給摩西和約書亞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神交給摩西的工作是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約書亞的工作是帶領以色列人進迦南。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都有各自的任務和使命,神對每個人的安排都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要羨慕別人的工作和成就,反而要在自己的責任上看見神給自己的使命,盡心盡力去做就對了。

摩西不是一生下來就做領袖,約書亞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會打仗。神用了八十年的時間去塑造摩西,也用了超過四十年的時間去磨鍊約書亞。正如迦南不是一天一夜打下來的,都是用了許多年,一步一腳印地打下來。所以我們不要以為只要有神的同在,成功就伸手可及。神沒有立刻讓以色列人成功,因為在努力的過程中,正是塑造一個人的機會,也是建立信心的最佳時機。仗是一個個地打,王也是一個個地殺,代表人生道路上的困難要一個個地克服,不能一下子全部解決。所以我們面對困難或自己的惡習時,不要想一下子就通通清除所有的障礙,只要有耐心和信心,靠著主,一個個地去掉它們。

約書亞焚夏瑣

〈約書亞記〉 11:15  耶和華怎樣吩咐他僕人摩西,摩西就照樣吩咐約書亞,約書亞也照樣行。凡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約書亞沒有一件懈怠不行的。凡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約書亞沒有一件懈怠不行的。

閱讀經文:〈約書亞記〉 11:1-23

在約書亞結束迦南地南部的爭戰之後,迦南地北方的王也結盟了。他們聚集在米倫水邊,就是加利利海的北面。約書亞看到敵人的人數多如海邊的沙,並有許多馬匹車輛,正在愁煩不已。再一次,神對約書亞說:「你不要因他們懼怕」,然後把打仗的方法教給約書亞。神的話及時臨到,把應對之計告訴約書亞。約書亞立刻起身作戰。神的話就是這樣有能力,使人在面對最可怕的敵人時,也能衝鋒陷陣,因為神與他們同在。

神應允:「明日這時,我必將他們交付以色列人全然殺了」。神一次又一次地告訴約書亞,祂要親自毀滅那些迦南人。以色列人之所以每戰必勝,實在是因為耶和華神親自為他們爭戰。神親自為以色列軍隊的元帥。神有能力親自除去迦南人,為何還要以色列人去打仗呢?難道神不能派天使砍斷他們馬的蹄筋,從天降火焚燒他們的車輛?神的確能夠自己完成一切的事情,那樣對以色列人有何好處呢?以色列人若是每到一處,敵人就自動消滅淨盡,他們怎能懂得打仗的艱辛?打仗需要付出,屬靈的爭戰也是一樣,我們不可能輕輕鬆鬆就勝過老我和惡習,一定要有決心,並且尋求神的帶領,才能得勝。約書亞爭戰了許年日,我們的爭戰也不可能一下子就結束,因此一定要有毅力才能打贏。

約書亞攻取諸邑

〈約書亞記〉  10:42 約書亞一時殺敗了這些王,並奪了他們的地,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為以色列爭戰。

閱讀經文:〈約書亞記〉   10:28-43

在滅了五王之後,約書亞帶著以色列人衝鋒陷陣,從從瑪基大往立拿,再打拉吉,攻打伊磯倫、希伯崙和底璧,擊殺城中的一切人口,沒有留下一個。從這些戰役裡再來看現在的以巴衝突。可能有的人會很同情當地的迦南人,覺得神為了把迦南地給以色列人,就趕盡殺絕,豈不應當讓每個人都有容身之地嗎?但是我們看以色列的仇敵對以色列人是絕不手下留情的,幾乎天天有的恐怖襲擊,人肉炸彈,等等。去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終於簽訂合約,開始有了來往,實在也是一個神蹟。

從《聖經》的記載,迦南地的戰爭絕不是以色列人的戰爭而已,這是神和惡勢力之戰。因此每一次記載:「正如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所吩咐的」。換言之,倘若約書亞和以色列人沒有把迦南人盡行殺滅,他們就違背神的旨意,不能得到神的祝福,反而會蒙咒詛。因此在〈申命記〉第九章第四節,摩西對以色列人說:「耶和華你的神將這些國民從你面前攆出以後,你心裡不可說:『耶和華將我領進來得這地,是因我的義。』其實,耶和華將他們從你面前趕出去,是因他們的惡。」

對基督徒而言,認識罪的可怕比較容易;對非基督徒而言,可能還是覺得不公平,太殘忍。但是戰爭的本質,不是你死便是我活,再加上是出於神的審判,人更不能逃脫了。與其批評神,不如面對罪的可怕,明白審判必然來臨,因為人終有一死,不管怎樣死,都要面對最後的審判。

日月停止一日之久

〈約書亞記〉  10: 14  在這日以前,這日以後,耶和華聽人的禱告沒有像這日的,是因耶和華為以色列爭戰。

閱讀經文:〈約書亞記〉  10:1-27

南方的五王攻打基遍,基遍要求以色列人相助的這場戰役,實在是驚心動魄,成為膾炙人口的一個故事。耶路撒冷、希伯崙、耶末、拉吉和伊磯倫五個大城, 很可能原先與基遍有合約,要一起對抗從沙漠而來的以色列人,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會先投降,讓其他五王在害怕憤怒之餘,不得不連合起來懲罰基遍。因為基遍是一 座大城,如都城一般,比艾城更大,並且城內的人都是勇士,倘若沒有他們的力量,其他五王得勝的機會就減少了,因此他們決定去攻打基遍,給約書亞一個下馬威,也給迦南的其他族裔看看,誰敢歸降約書亞,他們就去打誰,讓大家都不敢去和以色列人和好。

基遍投降的原因和喇合一樣,因為聽見神藉著摩西和約書亞所行的神蹟,為了求生存而寧可暫時委屈自己,投降以色列人,歸降在耶和華神的羽翼之下。人沒有了生命,還能怎樣?但只要有一口氣 在,便有希望,便有將來。可惜很多人不這麼想,他們寧可像那五王一樣,選擇抗拒耶和華神,以致於全軍覆沒。面對五王聯軍,約書亞害怕了嗎?他肯定害怕了,因此 神的安慰立即臨到:「不要怕他們;因為我已將他們交在你手裡,他們無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

約書亞看重與基遍的立約,基遍一向他求救,他立刻出援。但是他心裡還是忐忑不安。但是尊重合約的人,神也尊重他。因此神立刻安慰約書亞:「不要怕他們,因為我已將他們交在你手裡,他們無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有了神的保證,約書亞如虎添翼,夜間行軍,從吉甲到基遍走了大約25英里,經過四千尺陡峭的山路,給五王來個措手不及。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以色列人來得如此神速。可見有神的祝福,也要有人的努力;只有神的祝福,人若不努力,那就可惜了。

基遍人設詭計

〈約書亞記 〉9:22-23   約書亞召了他們來,對他們說:「為甚麼欺哄我們說『我們離你們甚遠』呢?其實你們是住在我們中間。現在你們是被咒詛的!你們中間的人必斷不了作奴僕,為我 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

閱讀經文:〈約書亞記〉 9:1-27

身處在這個時代,沒有受騙過的人真是很少。每個人一說起被騙的經驗,至少有兩三個故事好講。有許多聰明人不把聰明用在正經事上,專門拿來走捷徑發不義之財。只可惜,你會騙人,人家也會騙你,到最後誰吃虧呢?當然是騙人的,因為他對人根本無法產生信心。他自己滿口假話,又怎能相信有人會講真話?這真是神的幽默感,自以為聰明的人,經常反被聰明誤。但是有一種人,為了保存性命而想出的詭計,倒是令我感到他們是真的聰明。

那就是約書亞時代的基遍人。根據以斯拉網站的資料,基遍是迦南地古代的大城,離耶路撒冷約九公里,東鄰艾城,附近有橄欖林和地下泉水。基遍的意思是小山,或山域。考古學家在1956至1962年間,在耶路撒冷以北九公里,現今的吉巴,挖掘出有城巿的遺蹟。有一個在鐵器時代早期從石頭鑿出的大坑,有一面約有11公尺深,另一面是鑿有石級、深12公尺的通道,直引到一個貯水池。這大坑後來被人填滿,填土中包括了許多儲物瓶缸的把手。這些把手或印有王室的印,或刻上了物主的姓名和「基遍」這名稱。一般相信這地點就是古時的基遍城。

在約書亞時代,基遍城裡住著希未人(或譯何利人)。〈約書亞記 〉第十章記載:「基遍是一座大城,如都城一般,比艾城更大,並且城內的人都是勇士。」這些人既然都是勇士,何必行騙呢?這些人其實不僅是勇士,而且都是有智慧的人。他們的勇氣不是為了上戰場送死,而是為了保守自己和後裔的性命。他們像喇合一樣,因為聽到以色列人的事蹟,就願意向以色列人稱臣。但是又不知道從哪裡聽到,以色列人只願意和遠方的人講和,不和迦南地的人談和,因此不得已,想了個計謀去騙以色列人(申20:11-15)。

約書亞再攻艾城

〈約書亞記〉 8:7  你們就從埋伏的地方起來,奪取那城,因為耶和華你們的神必把城交在你們手裡。

閱讀經文:〈約書亞記〉 8:1-35

經過了艾城之敗,約書亞痛定思痛,不攻再輕敵。雖然神已經跟他說:「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你起來,率領一切兵丁上艾城去,我已經把艾城的王和他的民、他的城並他的地,都交在你手裡。」他還是很小心地佈署一切,並且派三萬大能的勇士到城後埋伏。這是第一次出戰的十倍軍力。而在城的前面引誘敵人出城的兵丁也有五千,還是約書亞親自挑選的。我想這就是討神喜悅的心態,神已經祝福,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做好自己的準備工作。

讀這場戰爭的策略,讓人不能不想起諸葛孔明和周瑜、曹操之間的智鬥。曹操志在統一,劉備想恢復漢室,東吳又何曾不想一統大業呢?三國爾虞我詐,到最後卻成了司馬懿家族的囊中物,成立了晉朝。像這個攻打艾城的謀略,三公之中都曾有用過或被騙過,卻沒有如此週全,可以一舉全勝。尤其是攻打耶利哥城那招數,我想連孔明聽了也會甘拜下風。因為這是神的戰爭。神要以色列人統一迦南。

所以當我們看到艾城和其他城邑的人被殺時,就會明白古代的戰爭有多麼的殘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以色列人沒有後路,他們只能往前進;而當神認為迦南地的居民都已經罪惡滿盈,神的審判已經來臨時,誰能為他們說情?所以我們要記得,罪中之樂不可樂,因為一定會樂極生悲。我們不要貪圖罪中之樂,因為接踵而來的審判是可怕的。

亞割谷

〈約書亞記〉 7: 25   約書亞說:「你為什麼連累我們呢?今日耶和華必叫你受連累。」

閱讀經文:〈約書亞記 〉7:16-26

「你為什麼連累我們呢?」一個亞干的貪婪,影響了整個以色列的成敗。你是否想過,我們的決定和做法,會影響整個教會或團契或家人?我見過不只一個教會,因為牧者的不誠實,影響到教會的破裂。因為會眾信任他,不疑有他。因此一個假見證,一個謊話,連累了整個神的家庭,讓很多信徒的心靈受到創傷。會眾很難弄明白誰是誰非,但是神知道,說謊話、做假見證的人自己也知道。雖然有的信徒暫時被矇敞,但是聖靈的審判不會延遲。

在電影Atonement贖罪的劇情裡,有一個小女孩因為暗戀的男人愛上她的姐姐,在嫉恨交加的情緒下,做了假見證,說那個男人強姦了她的堂姐。這個男人被關了四年,後來從軍以換取自由,可惜後來受傷,終於死去;她的姐姐後來也死了。這個小女孩長大後,心裡非常愧疚,為了贖罪,她去做護士,並寫下這段過程。她在書的結局幻想她的姐姐和那個男人終於相聚,結成連理,過著幸福的日子。可惜,那終究是她為了贖罪而幻想出來的。兩個人的大半生就因為她的一個謊言,一個假見證,就如此輕易被毀了。謊言和假見證之可怕及威力,還有更甚的。

去年(2020)十月,在法國巴黎發生了一件轟動全法國的兇殺案,一位歷史老師薩繆爾帕迪(Samuel Paty)在街上遭到一名18歲少年斬首,起因是該歷史老師曾在課堂上展示一幅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事隔數月後,真相才在警方不斷的抽絲剝繭後,逐漸浮現出來。原來是一名女學生的謊言,造就了一連串的事件發展,最終引發殺機。

以色列人敗於艾城

〈約書亞記〉 7: 11  以色列人犯了罪,違背了我所吩咐他們的約,取了當滅的物;又偷竊,又行詭詐,又把那當滅的放在他們的家具裡。

閱讀經文:〈約書亞記〉 7:1-15

當以色列人打下耶和哥城,歡天喜地地慶祝之後,他們得意洋洋地準備接受下一個挑戰,攻打艾城。在《聖經》裡第一個提到艾城的人是亞伯拉罕,他經過示劍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篷。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創12:8)。她的面積和人口都比耶利哥小和少,以致於以色列人輕視它,以為可以輕易致勝。約書亞派人去窺探艾城,這些探子認為只要有兩千人就可以把艾城拿下來。

不料,事與願違。他們不但敗退,還死了卅六人。戰爭裡死了人是很自然的事,兩軍交鋒哪有不死的,又不是電腦遊戲。但是對以色列人而言,一場戰爭裡死了百分之一的兵丁,算是傷亡慘重了。他們在利非訂和亞瑪力人爭戰時,摩西只要一舉手禱告,以色列人就勢奴破竹;摩西的手一放下來,他們就節節敗退。只好請戶珥和亞倫住摩西的手,讓他的手一直舉著,直到亞瑪力人敗得一塌塗地,跑的跑了,逃的逃了,這才收手。以色列人看來沒死幾個。摩西又帶領以色列人在約旦河西戳米甸五王、殺亞摩利人和巴珊王時,那更是風風火火,所向披靡。約書亞帶領,打耶利哥時,把外邦人嚇得望風而逃,都不敢來幫忙。現在怎麼會敗在一個小小的艾城手裡,死了百分之一的兵丁?

連續打了好幾場勝仗的約書亞撕裂衣服,和長老們撒灰在頭上,「在耶和華的約櫃前俯伏在地,直到晚上。」約書亞的禱告不是求神讓他明白為何為輸,而是祢怎麼讓我們輸了,以後我們還怎麼再打啊?這對祢而言太沒面子了!當我們遭遇人生的敗仗時,沒有幾個人會高興的,例如:求婚被拒、買屋銀行不借錢、考試不及格、面試不通過、找工作沒人請,等等。凡是不如我們心裡所求的,我們都會覺得怎麼這樣倒霉?天父啊,祢怎麼不幫助我?人家都知道我是個基督徒,我生活得如此窩囔,怎能彰顯祢的榮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