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 12:23 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們。

閱讀經文:〈撒母耳記上〉 12:1-25

那天,正是割小麥(wheat)的時候,撒母耳召聚了以色列人來,情況有點感傷。因為第一個以色列王已經上位,撒母耳要從士師的位置上退下來了。在神和人的面前,他都要做一個交代。他要說些什麼呢?假如你是撒母耳,你會對以色列人說什麼?對了,第一部份是自白。他要百姓在神面前為他作見證,當他在位時,他可曾奪過誰的牛,搶過誰的驢,欺負過誰,虐待過誰,從誰手裡受過賄賂;若有,他必償還。這是撒母耳的心態,非常坦然。

我們每個人也都有從神交給我們的工作上退下來的時候,我們敢不敢像撒母耳那樣,在神和人面前,看看自己有沒有什麼過失,以求彌補,然後榮耀地下台。一個在人前事奉的人,尤其困難,因為要面對很多的人際關係,可能會有一些敵人控告我們。可見撒母耳非常潔身自愛,因此神也一直與他同在,讓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你們在我手裡沒有找著什麼”,在神和人面前沒有得罪任何人,佔過任何便宜,所有出席者都同意這點。讓撒母耳可以安心退休。

第二部份,他講到耶和華神和以色列人列祖的公義;神的信實,以色列人的悖逆;神總是幫助他們,他們總是忘記神。他們又想學外邦人,擁立人為王,而忘記耶和華神是他們的王。所以神對撒母耳說,“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做他們的王”(撒上8:7)。好啦,現在神滿足他們的願望了,但是有一件事他們必須知道,王和以色列人若不聽神的話,神的手必攻擊他們。因為不管怎樣,他們還是神從萬人中揀選出來的子民。因著和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立的約,神永遠不會放棄他們。

從中文的譯本看不出是大麥或小麥,在英文聖經裡就很直接地寫,那天正是收割小麥的時候 “Is today not the wheat harvest?”在以色列地,麥子一般在11月或12月開始耕種,春天時小麥加快生長,三月結穗,五月穗熟,便可進行收割。收割後要經過日曬,方可放進倉庫儲存,這樣就不會發霉或腐爛。所以一般收割的時候,天氣都很好,不會下雨,而且相當乾燥。這也是創造主的奇妙安排。春天時有春雨,可以供應小麥生長後期所需的水份,所以可說是“春雨之福”。

田裡的麥浪在微風輕輕拂送下,好像一波波黃金海浪此起彼伏,而撒母耳的心境卻有點淒涼,這後浪推前浪,他就快被推走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哪個人不是完成神所托付的工作後,就得離開了。幸好,他可以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人,但是他真的能夠放心嗎?他實在放心不下這些經常忘記神的百姓。 因此他必須讓百姓知道,他們的錯在哪裡,而他們求立王的事,的確是得罪神了。因此,撒母耳求一個天兆,在這種十分晴朗的日子裡,忽然之間有打雷和下雨,來印證耶和華的怒氣。這時百姓害怕了。

但是撒母耳說了一句令人很感動的話,他安慰以色列人只要盡心侍奉神,不要偏離就好了,因為神必不撇棄他們。而撒母耳自己:“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他像摩西一樣,寧可神塗去他的名,他甘願為百姓擔罪。這種牧者之心,實在是我們要學習的。有的人從教會事工上退下來,覺得自己好像沒用了,但是撒母耳的話提醒我們,代禱事工永遠可以繼續下去,而代禱的事工是每個侍奉的基礎,也是能力的來源。

撒母耳從士師的位置上退下來,但是大祭司和先知的位置都是終生的,所以他還可以善道正路指教以色列人。他指出以色列人有兩條路,一是敬畏耶和華,誠誠實實地盡心侍奉祂,想念祂向你們所行的事何等大;二是繼續作惡,他們和王必一同滅亡。神希望我們走在祂的正道上,但是祂永遠不強迫我們,要選永生或選死亡,端在人的一念之間。若不是自己心甘情願的選擇,怎能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