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上 2:35  王就立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做元帥,代替約押,又使祭司撒督代替亞比亞他

閱讀經文:〈列王紀 〉上 2:26-46

雖然所羅門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君王,他所處的時代也是一個太平盛世,但是這個時代以殺戮開始,還是令人感到惋惜,這是個什麼樣的預兆?在大衛的遺命中,亞多尼雅和亞比亞他並不在其中,但是因為亞多尼雅的執迷不悟,以致於使所羅門心生殺機。哥哥比他年記大,排長幼秩序也是亞多尼雅的王位。現在他做王了,亞多尼雅輸了,假如亞多尼雅還在,所羅門能夠安心地做王嗎?亞比亞他曾經選擇亞多尼雅為王,他能夠忠心地尊所羅門為王嗎?不要以為王位很好坐,坐上去了才曉得它是滾燙,讓人坐立不安的一個位置。所以掃羅才要不停地追殺大衛,因為他不安,不安到一個地步,寧可丟下國事去追殺大衛。所以掃羅做王時,對以色列的建設實在屈指難數。

所羅門的不安和掃羅的不安基本上是一樣的,害怕有人爭奪王位。不同的是,所羅門可以快刀斬亂麻,一勞永逸;但是大衛有神的同在,神不讓掃羅追到大衛,掃羅就永遠追不到。所羅門沒有辦法再信任亞比亞他,也只能讓他走。神當年對祭司以利說:“我要為自己立一個忠心的祭司,他必照我的心意而行。我要為他建立堅固的家,他必永遠行在我的受膏者面前。你家所剩下的人都必來叩拜他,求塊銀子,求個餅,說:‘求你賜我祭司的職分,好叫我得點餅吃’。(撒上2:35-36)”神的預言應驗了,以利的子孫亞比亞他不能再做祭司。由撒都代替了他的職位。

撒都是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非尼哈的後裔。在〈民數記〉25章11-13節裡,神說:“(非尼哈)以我的忌邪為心,使我不在忌邪中把他們(以色列人)除滅。因此,你(摩西)要說:我(神)將我平安的約賜給他,這約要給他和他的後裔,作為永遠當祭司職任的約。 ”亞比亞他是亞倫另一個兒子以他瑪的後裔,也是以利的後裔,因為以利尊重他的兒子過於尊重神,所以神奪去了他的後裔做祭司的福份,祭司的職份到亞比亞他為止。神的話就這樣應驗了。

當約押殺掉押尼珥和亞瑪撒時,他是何等地狡詐凶狠,但是當他知道所羅門要殺他時,他卻躲到會幕裡,抓住祭壇的角。再凶狠的人也會碰到對手。大衛老了,約押豈能不老?以前約押可以仗著大衛,現在大衛不在了,他知道大勢已去。一生中有太多的過犯,還期望在祭壇那裡能夠保命。他知道他的罪已經追上來了,審判就在眼前。他一定得為自己的罪付出代價,這樣在太平時期流無辜人之血的罪才不會落在大衛家。想到約押一生的戰績無數,為大衛立下多少汗馬功勞,但是他的驕傲使他無視於大衛的威儀,大衛立一個元帥,他就殺一個元帥。他雖然不爭王位,但其行止也夠霸道了。說白一點,他根本就不把大衛放在眼裡,以致於兩次殺戮都引起以色列分裂的危機。幸好大衛很機智,才化解了那兩次的危機,沒有造成以色列的分裂。

蓋棺論定,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功有過。想到約押跟著大衛逃亡,冒死從水道進耶布斯(以後的耶路撒冷),以後又平定亞捫、非利士、摩押等邊界國家,他對大衛的忠心歷歷可數,但是他還是得承擔自己犯下的過錯。大衛為了不讓他的後裔擔當約押的罪,而定了他的死罪,也是無可厚非。當我們死後,人家會怎樣議論我們呢?我想,人怎樣論都沒關係,因為人的話不過是酒後茶話;但是神的評論可就重要了。所以保羅說:他要“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4)”神的論定可是有後續的,或罰或賞都很有關係,所以讓我們向著標杆直跑,不要在最後一程偏離跑道。

所羅門對示每的處理顯示了他的智慧。所羅門提醒示每他犯下的罪,但又給他留條生路;可惜示每在利益面前就輕看和所羅門立的約,讓所羅門有殺他的口實。示每為了一個逃跑的僕人而失去了自己的性命。當他帶著僕人從迦特回耶路撒冷時,可能還很得意,看哪個僕人還敢逃跑?僕人是他的產業,他要控制這些僕人才行。假如他記得和所羅門立的約,不輕看這個約,他還會為了一個僕人而失去自己的性命嗎?我們會不會為了某些事或某個人,而與永生失之交臂?永生比短暫的今生更重要,讓我們千萬看重神和我們立的約。

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曾是大衛的護衛長,又幫助所羅門登基,繼續為所羅門所用,斬除所羅門的敵人,堅定他的王位。所羅門完成了大衛的遺囑,接著就可以往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