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下 36:15 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因為愛惜自己的民和他的居所,從早起來差遣使者去警戒他們。

閱讀經文:〈列王紀〉下 24:8-20   /   〈歷代志〉下 36:9-16

猶大王:羅波安→亞比央→亞撒→約沙法→約蘭→亞哈謝→(亞她利雅)→約阿施→亞瑪謝→亞撒利雅(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瑪拿西→亞捫→約西亞→約哈斯→約雅敬(以利亞敬,約哈斯的哥哥)→約雅斤→西底家

自從約西亞王死後,猶大國淪為埃及的附傭國;猶大的百姓立約西亞的兒子約哈斯為王,但是才做三個月,就被埃及廢了,另立約雅敬為王。約雅敬為王時,巴比倫戰勝了埃及,搶走了埃及所有的屬地,猶大淪為巴比倫的附傭國。就在約雅敬的第三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圍困耶路撒冷,帶走了一些聖殿的器皿,以及猶大宗室和貴胄中年少沒有殘疾,相貌俊美,通達各樣學問,知識、聰明俱備,足能侍立在王宮裡的,要教他們迦勒底的文字言語,要養他們三年,以備將來侍候尼布甲尼撒王。這就是第一次的被擄,包括了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

約雅敬做王11年死後,他的兒子約雅斤做王三個月加十天,尼布甲尼撒(以下簡稱:尼王)又親臨耶路撒冷城下。正如耶利米先知的預言:“耶和華說:猶大王約雅敬的兒子哥尼雅(又名:約雅斤/耶哥尼雅),雖是我右手上帶印的戒指,我憑我的永生起誓,也必將你從其上摘下來。並且我必將你交給尋索你命的人和你所懼怕的人手中,就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和迦勒底人的手中。我也必將你和生你的母親趕到別國,並不是你們生的地方,你們必死在那裡。但心中甚想歸回之地,必不得歸回。(耶22:24-27)”約雅斤帶著母親、臣僕、首領、太監一同出城投降,尼王把他們都擄到巴比倫,包括先知以西結。這是第二次的被擄。

神形容約雅斤是祂右手上帶印的戒指,原是高貴無比,但是因為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所以即使神很寶貴他,也要管教他。在〈耶利米書〉52章31-34節記載: “猶大王約雅斤被擄後三十七年,巴比倫王以未米羅達元年12月25日,使猶大王約雅斤抬頭,提他出監,又對他說恩言,使他的位高過與他一同在巴比倫眾王的位,給他脫了囚服。他終身在巴比倫王面前吃飯。巴比倫王賜他所需用的食物,日日賜他一份,終身是這樣,直到他死的日子。” 有考古出土的巴比倫行政記錄列明,約雅斤王和他兒子中有五個都得到口糧。

約雅斤做王究竟是八歲還是十八歲呢?因為〈列王記〉和〈歷代志〉所記有別。約雅敬做王時廿五歲,做了11年的王,36歲死去。根據維基百科專門為基督教設的 Conservapedia,這句話應該如此讀: “Jehoiachin was eight years old when Jehoiakim began to reign, and Jehoiachin reigned for three months and ten days. Jehoiachin was eight years old when he was made viceroy of the Southern Kingdom, and became sole ruler at the age of eighteen.”。約雅敬作王時,約雅斤年八歲,被立為猶大南國的“太子”,十八歲時正式做王。

約雅斤王一共生了七個兒子,為大衛和猶大支派留下後裔。但是他的兒子沒有人再續王位,因此神認為“要寫明這人算為無子,是平生不得亨通的,因為他後裔中再無一人得亨通,能坐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猶大。(耶22:30)”在〈馬太福音〉第一章記載耶穌的家譜時,有這樣一段:“百姓被遷到巴比倫的時候,約西亞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遷到巴比倫之後,耶哥尼雅(約雅斤)生撒拉鐵,撒拉鐵生所羅巴伯(太1:11-12)”約雅斤王的孫子所羅巴伯,後來帶領第一批猶大人從巴比倫回歸耶路撒冷,重建聖殿。在〈路加福音〉第三章的穌的家譜裡,記載:“所羅巴伯是撒拉鐵的兒子,撒拉鐵是尼利的兒子,尼利是麥基的兒子”,為何撒拉鐵不是約雅斤而是尼利的兒子,尼利和麥基是誰?以前的人的名字似乎都有好幾個,這是個聖經難題,牽涉太廣,不在此討論。

西底家(瑪探雅)是約西亞王的兒子。尼王擄走約雅斤,改立西底家做王。神給他有11年的時間,但是他仍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活著的人會不會想到有一天會死?平安的時候,會不會想到有一天會遭遇患難?尼王立西底家為猶大王,他們立約,但是西底家後來想尋求埃及的幫助,又不守合約。因此尼王再度下來攻擊耶路撒冷。

在這段時間內,神差遣先知耶利米和西番雅屢次去勸導警戒西底家和百姓,但是“他們卻戲笑神的使者,藐視他的言語,譏誚祂的先知,以致耶和華的憤怒向祂的百姓發作,無法可救”。瑪拿西雖然悔改,卻只能救到他自己,因為他的兒孫都效法他悔改之前所做的。約西亞王雖然十分敬虔,教導百姓律法,可惜已經無法扭轉大局,百姓表面聽從,實際上還是回頭去拜偶像。神如此形容,在耶路撒冷的街道上:“孩子撿柴,父親燒火,婦女摶麵做餅,獻給天后,又向別神澆奠祭(耶7:18)”。耶利米因而感嘆:“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有誰能識得透呢?(耶7:19)”神給我們時間,是希望我們悔改,不是要我們去浪費的。否則時間一到,想悔改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