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5:32-39

32 耶穌叫門徒來,說:「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 33 門徒說:「我們在這野地,哪裡有這麼多的餅叫這許多人吃飽呢?」 34 耶穌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有七個,還有幾條小魚。」 35 他就吩咐眾人坐在地上, 36 拿著這七個餅和幾條魚,祝謝了,掰開,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37 眾人都吃,並且吃飽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裝滿了七個筐子。 38 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共有四千。 39 耶穌叫眾人散去,就上船,來到馬加丹的境界。

馬可福音 8:1-10

那時,又有許多人聚集,並沒有什麼吃的。耶穌叫門徒來,說: 「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 我若打發他們餓著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因為其中有從遠處來的。」 門徒回答說:「在這野地,從哪裡能得餅叫這些人吃飽呢?」 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七個。」 他吩咐眾人坐在地上,就拿著這七個餅祝謝了,掰開,遞給門徒,叫他們擺開,門徒就擺在眾人面前。 又有幾條小魚,耶穌祝了福,就吩咐也擺在眾人面前。 眾人都吃,並且吃飽了,收拾剩下的零碎,有七筐子。 人數約有四千。耶穌打發他們走了, 10 隨即同門徒上船,來到大瑪努他境內。

愛在低加波利:因著愛,祂用七個餅和幾條魚,讓四千人吃飽,零碎裝滿七個筐子。(太15:32-39,可8:1-10)

低加波利是由「十」和「城」兩個字拼合而成,代表「十個城」,指一個地區而非一個城市。低加波利包括約旦河兩岸的敘利亞區域,是羅馬帝國的移民區,由外邦人建造,充滿著希臘文化色彩。

被耶穌趕出身上污鬼的的格拉森人(可5:18-20)為主作見證,要走遍低加波利十座城並不容易,又在充斥異教、盛行拜偶像的地方傳福音,就難上加難。看來,格拉森人在低加波利的傳揚帶出了極大的果效,有四千人(婦女孩子除外)聚集,與耶穌同在三天之久。

因著憐憫,耶穌見許多猶太人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就接待他們,對他們講論神國的道,醫治那些需醫的人;在伯賽大的野地,祂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零碎裝滿十二個籃子。(太14:13-21,可6:30-44,路9:10-17,約6:1-14)

因著憐憫,耶穌叫門徒來,說:「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若打發他們餓著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因為其中有從遠處來的。」在外邦之地低加波利,祂用七個餅和幾條魚餵飽四千人,零碎裝滿七個筐子。

十二個籃子代表以色列十二個支派,七個筐子則預表迦南地留下來的七個外邦民族(申7:1)。因著憐憫,餅魚的恩典裝滿了十二個籃子、七個筐子;因著信心,耶穌給迦南婦人的不是碎渣兒,是兒女的餅,是完全的醫治與釋放。

因著憐憫,神向世人彰顯普世救恩,藉著耶穌基督賜給猶太人,也賜給外邦人,賜給一切相信的。(羅1:16)

祢的救恩(讚美之泉敬拜讚美25-我在這裡)

黑夜籠罩,似乎不見光,陰間繩索,纏繞著我們,

求祢睜眼看,側耳聽禱告,祢百姓,在這裡祈求。

祢的信實,是我們盼望,祢的應許,黑暗中曙光,

祢必睜眼看,側耳聽禱告,這百姓是祢所愛的。

急難之中,我們回轉向祢,祢是主,承認祢是主,

求祢轉意,不發祢的烈怒,祢是主,祢是救我們的主。

求祢醫治,求祢憐憫,求祢興起,仇敵就退去,

我們呼求,阿爸天父,祢的救恩,必降臨這地。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