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23篇   大衛的詩。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2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3 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祢為我擺設筵席,祢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每一次讀大衛所寫的詩篇第23篇,總會有不一樣的領受。大衛是牧羊人,他深深體會牧羊人照顧羊群的心意,他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這句話反映出,他處身羊群,他「滿足」於神的牧養。

「我必不致缺乏(I shall not want)」指的是「夠了,不缺乏,就無所需求」;有如詩篇16:2,大衛的心對神說:「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I have no good apart from you)」,一切的好處都在神裡面,在神裡面就不致缺乏。「我必不致缺乏」這句話是詩篇第23篇的起頭,也是結論。

詩篇23:2描繪「生活不致缺乏」。相較於世人為生活而汲汲營營、奔波勞累,羊躺臥青草地,靠近安靜水邊(still water),在牧羊人的照顧下,牠們不愁吃喝,吃喝來得輕鬆愜意,牠們擁有生活的滿足。

詩篇23:3確保「方向不致走岔」。甦醒指的是帶回、回轉、恢復(restore)或更新,牧羊人帶領屬於他的(為自己的名)羊,挽回牠們,導引牠們走正確的路。

詩篇23:4體認「危難不致遭害」。有牧羊人的同在,羊雖遭憂患,也不怕遭害;藉著掛在腰間的棍子和走路用的柺杖,牧羊人引領羊前行,走過死蔭的幽谷,且帶來憐恤和安慰。

大衛在詩篇23:2-4用羊的角色來描述他的得著:「生活不致缺乏」、「方向不致走岔」、「危難不致遭害」。接著,詩篇23:5和詩篇23:6則談到他和人、神間的關係,宣告他在「敵人面前得勝」、渴慕他要「永住在神殿中」。

詩篇23:5宣告「敵人面前得勝」。在敵人面前,神為大衛擺設筵席,膏油抹頭,斟酒滿溢,凸顯出大衛是主人的座上賓,神是大衛的堅實倚靠。在世人、敵人面前誇勝莫勝過如此,不是嗎?

詩篇23:6渴慕「永住在神殿中」。「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描述著「我必不致缺乏」的生命,也吸引著大衛渴慕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誠願大衛的詩歌(詩篇第23篇)實現在每一位屬神的兒女身上!

我必不至缺乏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