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21:28-32 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來對大兒子說:『我兒,你今天到葡萄園裡去做工。』29 他回答說『我不去』,以後自己懊悔,就去了。 30 又來對小兒子也是這樣說,他回答說『父啊,我去』,他卻不去。 31 你們想這兩個兒子是哪一個遵行父命呢?」他們說:「大兒子。」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們先進神的國。 32 因為約翰遵著義路到你們這裡來,你們卻不信他,稅吏和娼妓倒信他。你們看見了,後來還是不懊悔去信他。
馬可福音12:1-12 耶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人栽了一個葡萄園,周圍圈上籬笆,挖了一個壓酒池,蓋了一座樓,租給園戶,就往外國去了。2 到了時候,打發一個僕人到園戶那裡,要從園戶收葡萄園的果子。 3 園戶拿住他,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 4 再打發一個僕人到他們那裡,他們打傷他的頭,並且凌辱他。 5 又打發一個僕人去,他們就殺了他。後又打發好些僕人去,有被他們打的,有被他們殺的。 6 園主還有一位是他的愛子,末後又打發他去,意思說:『他們必尊敬我的兒子。』 7 不料那些園戶彼此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來吧,我們殺他,產業就歸我們了!』 8 於是拿住他,殺了他,把他丟在園外。 9 這樣,葡萄園的主人要怎麼辦呢?他要來除滅那些園戶,將葡萄園轉給別人。 10 經上寫著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做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11 這是主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稀奇。』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 12 他們看出這比喻是指著他們說的,就想要捉拿他,只是懼怕百姓,於是離開他走了。
路加福音20:9-19 耶穌就設比喻對百姓說:「有人栽了一個葡萄園,租給園戶,就往外國去住了許久。10 到了時候,打發一個僕人到園戶那裡去,叫他們把園中當納的果子交給他。園戶竟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 11 又打發一個僕人去,他們也打了他,並且凌辱他,叫他空手回去。 12 又打發第三個僕人去,他們也打傷了他,把他推出去了。 13 園主說:『我怎麼辦呢?我要打發我的愛子去,或者他們尊敬他。』 14 不料園戶看見他,就彼此商量說:『這是承受產業的。我們殺他吧,使產業歸於我們!』 15 於是把他推出葡萄園外殺了。這樣,葡萄園的主人要怎樣處治他們呢? 16 他要來除滅這些園戶,將葡萄園轉給別人。」聽見的人說:「這是萬不可的!」 17 耶穌看著他們說:「經上記著:『匠人所棄的石頭,已做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什麼意思呢? 18 凡掉在那石頭上的,必要跌碎;那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砸得稀爛。」19 文士和祭司長看出這比喻是指著他們說的,當時就想要下手拿他,只是懼怕百姓。
忠心、順服的園戶
耶穌在耶路撒冷聖殿用兩個兒子的比喻(太21:28-32)教訓祭司長和長老後,再以兇惡園戶的比喻(太21:33-46,可12:1-12,路20:9-19)描述猶太人的背逆、耶穌的受難及上帝的審判。
比喻裡談到家主栽了一個葡萄園,圍上籬笆,挖了壓酒池,蓋了樓,租給園戶後,就往外國去了。到了收成的時候,家主打發僕人去收果子,園戶卻拿住僕人,打了一個,殺了一個,用石頭打死一個;家主再打發更多的僕人去,園戶還是照樣待他們。家主最後打發他的兒子去,以為園戶會尊敬他的兒子;沒想到,園戶想要霸佔產業,於是把他推出葡萄園外,殺了。
耶穌把神的國比做葡萄園,家主是上帝(因為萬軍之耶和華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賽5:7),祂讓當時祭司長、文士等宗教領袖在祂的國裡負責教導、獻祭等服事,好比園戶在葡萄園工作一樣,時間到了就要收果子、交帳。僕人是傳遞家主訊息的人,指的就是先知(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太23:37),他們卻被殺害。
比喻中,家主的兒子就是耶穌自己,在猶太人中傳講天國的福音,並譴責當時的宗教領袖,希望他們能夠悔改;他們卻不相信祂,不願意悔改,且意圖要除掉祂。果真,幾天之後耶穌就被他們釘死在十字架。
最後,耶穌用「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比喻自己,提醒這些宗教領袖:「…神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誰掉在這石頭上,必要跌碎;這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砸得稀爛。」闡述信主的人得著耶穌成為生命的基石,不信的人就跌碎在這石頭上、或被這石頭砸得稀爛。
我們好比是園戶,看顧上帝的產業(教會、家庭、職場…),平日必須遵守主道、辛勤工作,時間到了祂將要向我們收果子、交帳。求主幫助我們在2023年成為忠心、順服的園戶,得以多結果子。
僕人的心(城市豐收教會)
我永遠不會忘記,主祢那豐富恩典,如今我在天父懷中,因為祢捨下自己,
祢不看我的過去,只是完全接納我,主祢的愛何等偉大,我的心完全溶化。
我親愛救主,我心何等感謝,祢單單在意,我這愛祢的心,
我願一生追求跟隨我主,謙卑為祢服侍這世界。
我親愛救主,我要一生敬拜,在我生命中,祢是唯一的愛,
豪不保留,我願獻上所有,何等渴慕能為祢而活,耶穌我主。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