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34:17-22   「我的羊群哪,論到你們,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在羊與羊中間,公綿羊與公山羊中間施行判斷。 18 你們這些肥壯的羊,在美好的草場吃草還以為小事嗎?剩下的草你們竟用蹄踐踏了!你們喝清水,剩下的水你們竟用蹄攪渾了! 19 至於我的羊,只得吃你們所踐踏的,喝你們所攪渾的。20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在肥羊和瘦羊中間施行判斷。 21 因為你們用脅用肩擁擠一切瘦弱的,又用角牴觸,以致使他們四散, 22 所以我必拯救我的群羊不再做掠物,我也必在羊和羊中間施行判斷。

馬太福音 25:1-13  「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 其中有五個是愚拙的,五個是聰明的。 愚拙的拿著燈,卻不預備油; 聰明的拿著燈,又預備油在器皿裡。 新郎遲延的時候,她們都打盹睡著了。 半夜有人喊著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 那些童女就都起來收拾燈。 愚拙的對聰明的說:『請分點油給我們,因為我們的燈要滅了。』 聰明的回答說:『恐怕不夠你我用的,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那裡去買吧。』 10 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預備好了的同他進去坐席,門就關了。 11 其餘的童女隨後也來了,說:『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 12 他卻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 13 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

馬太福音25:14-30  「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 15 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 16 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 17 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 18 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 19 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帳。 20 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 21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22 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 23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24 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25 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裡。』 26 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27 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 28 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 29 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30 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服事弟兄中最小的一個

綿羊生性溫馴,生性膽小,不擇食,習慣群居,聽命服從牧人指令。山羊體強力壯,膽子較大,活潑好動,不喜歡群居,不太聽牧羊人指揮。因為綿羊與山羊的生性差異,牧羊人需要將兩種羊區分開來牧養。舊約曾以兩種羊為喻,預言神將在肥羊和瘦羊中間施行判斷,拯救祂的群羊不再作掠物(結34:17-22)。

耶穌在十個童女的比喻(太25:1-13)、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太25:14-30)之後,祂接續用綿羊與山羊的比喻提醒門徒要「愛心服事」(太25:31-46)。綿羊與山羊的差異並非比喻的重點,耶穌只是以牧羊人細心區分羊群的作為,來凸顯祂榮耀再來時,萬民聚集在祂面前,祂要在中間施行判斷(太25:31-33)。

比喻裡王的判斷,不在於區分「做對何事」或「做錯何事」,而是在於「是否做了王所看重的事」。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點出「忠心盡責」完成神所託付的工作很重要,綿羊與山羊的比喻則進一步提醒門徒要明白神的心意,注意甚麼才是神所看重的事。

「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兩個人同樣訝異的回覆王的問話,他們不清楚王何時出現在他們的服事裡。王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被王稱讚的義人明白主人的心意:「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4:18-19)。」他注意神所看重的事,認真服事弟兄中最小的一個。

耶穌用三個比喻教導門徒要有「儆醒的心」預備與主同入婚筵,要「忠心」盡責完成所託付的工作,要明白神所看重的事,用「愛心」服事。求聖靈帶領我們常存儆醒的心、忠心和愛心服事主,一直到主的再來與世界的末了。

做在主身上(盛曉玫泥土音樂專輯8-不變的愛)

主在榮耀的寶座,眾天使圍繞座前,萬國萬民都來聚集。

主將萬民分兩邊,對著右邊的說,蒙福的,承受神的國。

當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

當我冷了你們給我穿,病了你們來看我,這些,我都記念。

你們做在,一個弟兄身上,就是做在,主的身上。

你們做在,一個姊妹身上,就是做在,主的身上。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