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 22:1-19
這些事以後,神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 2 神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 3 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備上驢,帶著兩個僕人和他兒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 4 到了第三日,亞伯拉罕舉目遠遠地看見那地方。 5 亞伯拉罕對他的僕人說:「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裡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裡來。」 6 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身上,自己手裡拿著火與刀,於是二人同行。 7 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父親哪!」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裡。」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 8 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做燔祭的羊羔。」於是二人同行。
9 他們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亞伯拉罕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 10 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 11 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 12 天使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 13 亞伯拉罕舉目觀看,不料,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拉罕就取了那隻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 14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a]”>[a],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 15 耶和華的使者第二次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說: 16 「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 17 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 18 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 19 於是亞伯拉罕回到他僕人那裡,他們一同起身往別是巴去,亞伯拉罕就住在別是巴。
創世記22章1-19節記載亞伯拉罕帶著以撒上摩利亞山獻祭。亞伯拉罕心裡明白,這不是習常的獻祭,而是獻上他晚年得來、萬分疼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山的路,漫長且沉重,亞伯拉罕手拿刀與火,以撒背負獻燔祭的柴,父子倆人一步步走向神所指定的山。聖經簡潔卻有力的描述:「於是二人同行。」(創世記22:6)
旅程中亞伯拉罕沉默不語,腳步堅定,心中卻藏著撕裂的痛。以撒問:「父親哪!」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裡。」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聖經再次描述:「於是二人同行。」(創世記22:8)
「二人同行」不只是地上的路,更是心靈的同步:父親在信心中前行,兒子在順服中同行,他們一起經歷神的考驗,也一起見證神的預備(創世記22:16-18)。
長久以來,我們家以及父親的家,除了家人偶有遠行、或遷移外地,主日總是「家人同行」到教會的日子。對我而言,感受更覺深刻,因為我除了出國讀書期間外,就一直在台南;從小跟著父親到教會,他刻鋼板,我學刻鋼板,他畫海報,我學畫海報…,他教主日學、講故事,我也學教主日學、講故事…,我就是這樣與父親「同行」長大的。但是,父親與我也有一段沉重的「同行」旅程。
大學畢業,父親對我說:「你能讀書,就繼續出國求學吧!」這不是我想要的未來,我深覺迷惘、畏懼,然而我並未拒絕,因為我從未想過抗拒與我「同行」的父親。但是,自從父親要求那刻起,我有將近三年不搭理他,不想和他講話。
四十多年前,父親和母親陪我前往桃園機場搭機出國,父親為了安撫兒子惶恐的心情,沿路帶我四處參觀景點,卻換不得兒子一點一絲的喜悅,我們各自心情沉重,一路無語直到我上了飛機。
去到美國初期,我肚子痛吞萬金油,長針眼自己用針戳…,開始學習真正的長大;在一次因論文卡關而流淚禱告中,我真實謙卑的降服於神。出國求學帶給我生命的成長和靈命的更新,也引領我進入豐盛的四十年學術生涯。
我未曾問過父親:「你為何要我離家?」但我知道,那次往桃園機場的路途是我們父子「二人同行」往摩利亞山的路途,父親沉默且沉重的將我獻給神,神也賜下「耶和華以勒」(耶和華必預備)的豐盛應許。
回國後在台南教書,又跟父親一起在教會服事,父親卸下所有在教會服事的職分,一一交棒給我;父親默然與我「同行」,但要我走在前面,他跟在後面,他繼續跟教會長者講故事。
印象中,除了孩童時期外,我絕少握父親的手,也未曾向父親說:「我愛你!」但我深知父親和我在前往摩利亞山的路途上「二人同行」,父親帶領我走在穩妥的道路。
親愛的阿爸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