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63:1  神啊,祢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祢,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祢;我的心切慕祢。

「讀你」是蔡琴唱的、膾炙人口的一首老歌,歌詞這樣寫著: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三月,浪漫的季節,醉人的詩篇,唔…;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春天,喜悅的經典,美麗的句點,唔…。

將歌詞中的「你」換成「祢」,世人渴慕情感的歌詞表達,不也正是神的兒女渴慕與天父關係的內心寫照。讀祢千遍也不厭倦?讀祢的感覺像三月、像春天,是嗎?

過去有段時間,牧師回德國省親,請我幫忙站主日講台。我是平信徒,沒受過神學教育,深怕錯言真理,站講台不適當,只能說是分享,也因如此,我會提早準備要分享的主題和內容。在那段時間,我愛上了台鐵的區間車,我搭著它到不遠的高雄或嘉義開會,區間車的座位蠻舒服的,冷氣夠強,行駛速度慢,沿途我呆望車窗外掠影,腦子裡卻默想著即將到來的主日分享,那是一段難得的,身心靈都舒暢、好棒的時刻。

有一次坐在從夏威夷回台灣的飛機,心想將是個非常無聊的旅程,美國班機不及國內華航或長榮的殷勤招待,機上飲料、餐點要付錢,看影片必須自己上網點閱。不想付錢吃東西,也懶的拿筆電上網,對我而言,閉上眼睛睡覺也許是好事,可以減輕因機艙空氣乾燥造成眼睛乾澀的不舒服。

但是,心想回到台灣,隔天就要在教會分享信息,趁這時刻複習一下分享內容,也許是好時機。閉上眼睛開始默想耶穌的登山寶訓(八福),這是牧師交代我要分享的主題。想著想著,不自覺的流下眼淚,淚水浸潤了乾澀的眼珠。就這樣,我度過四個小時飛機航程回到台灣,我沒有睡覺,就只有閉上眼睛默想主的話語。我不是在背講章,就只是沉浸在想祂的思維裡,這是我有生以來,單單思想神的話語最長、最甜蜜的時光。

雖然每天有晨更,也有查經,但總比不上那四個小時,沒得吃、沒得看,只有心中單純的默想神的話語,我真正體會到被賜福的、喜樂的感覺。

生活是忙碌的,生命是乾渴的,「讀祢」難達千遍,「想祂」並非經常;然而,隨時留下一小段時間的空檔來「讀祢」、「想祂」,我們會很特別的經歷祂的同在,觸摸到祂是神的兒女一生的滿足。

大衛在猶大曠野的時候,作了這詩:「神啊,祢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祢,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祢;我的心切慕祢。」(詩篇63:1)

我心切慕祢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