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亮教授
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傳福音時,許多猶太人不聽、抗拒、毀謗他,聖靈感動使徒保羅,講「你們的罪(原文是血) 歸到你們自己頭上」(使徒行傳十八:6),於是離開他們,傳福音給願意聽的哥林多人。
這是語重心長的話,保羅將「罪」與「血」劃等號。我們都知道血是生命的象徵,血流光了,人就沒有生命。血與生命,緊緊的結合,血不流動,人就死了。
用血代表罪,是在題醒我們,罪的權勢也與人的生命,緊緊的結合,無法分開。若要分得開,我們需要主耶穌赦免的恩惠,讓我們或活或死,都是主的人。
保羅與猶太人辯論的關鍵,猶太人認為信仰是規條、割禮、禁食等律法。上帝感動保羅,提出真正的信仰,是接受救贖的主耶穌,聖靈會在人的的生命裡,成為聖潔的力量。
猶太人認為律法為信仰的基礎,才踏實。其實,沒有上帝的聖潔是空的,像是很大的建築,外表富麗堂皇,裡面空蕩蕩,因為沒有主。沒有主的聖潔,比污穢更可怕,因為更可怕的會進去。
保羅卻提出律法存在的目的,是為主耶穌作見證,不是律法本身。我們沒有律法,但是有倫理與道德。
倫理與道德存在的目的,是要導引我們信耶穌,因為我們對倫理與道德越認真,就發現越難守倫理與道德,罪在我頭上。
例如,我越孝順父母,我越發現我無法孝順父母,在孝順的事上,我需要主耶穌的救恩,才能夠將得永生的福音,傳給父母。
我剛信耶穌時,父母很不諒解。
有一晚,父母約我談,他們認為我違反中國的傳統,祖先的傳承。我沒有與父母爭辯,我信主才幾天,但是我有一個禱告,流著眼淚,心中默默對主說;主耶穌,請讓我這第一棒打擊的,可以先上壘,不要一開始就被三振,否則父母難蒙恩。
太多人講孝順,是在要求孩子對父母的順,而不是孝,孝是孩子選正確的事,堅持正確的,才去順。因此,孝是放在順的前面。
這是1973年的事,2002年,我的母親信耶穌受洗,2006年,我的父親信耶穌,2008年,我的父親臨終前受洗。感謝主,永遠的生命,主恩待他們。父親與母親的追思禮拜,我哭了,但我感恩。
什麼是信仰?不是一堆法則,不是一套說法,而是耶穌基督,在我們的生命作主。讓我們的一生,是為主活,我們的努力讀書、工作,不是活出自己,是活出主耶穌。
什麼是孝順父母的孩子,揮出的第一棒? 我雖然有軟弱,有問題,有困擾,有失意,曾有不想活的念頭,但是為了親愛的人蒙恩,我靠主揮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