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子」有可能變成「王子」嗎? ——評《寄生蟲》
文 / 沈瑯
《寄生上流》是韓國導演奉俊昊的作品,榮獲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等4項大獎。

電影中,代表底層人群的金基澤一家4口,透過欺騙得以進入上流社會的樸社長家工作。當金家正沉醉在進階上流世界的幻想之樂中時,意外發現樸家地底還有一個密室,前女管家炆廣居然將丈夫勤勢安置在此寄生;而炆廣夫婦也知曉了金家的秘密。兩個寄生之家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互相要挾,因著誤殺最終釀成3個家庭的悲劇。
人性本相
樸家外出露營,基澤一家趁機佔據空巢,在樸宅肆意狂歡。在覬籌交錯中,基澤感嘆:“這家人真好騙,有錢但卻善良。”
太太忠淑馬上反駁:“不對,是有錢所以善良。我如果有錢,也會很善良。有錢就像是熨斗,可以燙平一切褶皺。”
其實,對於有的人來說,「有錢」或許只是一塊遮羞布——遮蓋自己在沒錢的時候可能會暴露出的各種粗鄙品性。
他們若有錢,可能就不用依靠如此欺詐來獲得工作;可能就不用每天活在騙局中,一家人雖在同一屋簷下,卻要裝作不認識;可能就不用為了爭奪“寄生”的利益,而傷害另一個家庭。
他們若有錢,可能就不會因為害怕謊言被拆穿,而將前管家炆廣一腳踹回地窖,使她頭部撞牆受傷;可能就不會因為要顧自己逃離樸家,而將炆廣綁在地底密室,雖知其頭部大出血卻置她不顧、致她死亡。
那樣,他們應該就不用受良心拷問的煎熬,不用被迫正視自己內心的黑暗,可以繼續掩耳盜鈴地以為自己還很善良。

所以,「有錢所以善良」是無法成立的。或許只是,「有錢」可以掩飾一些醜陋的人性本相,不讓生命深處那不堪入目的自己浮出水面。
當然,也不是「沒錢使人犯罪」。或許只是,「沒錢」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契機,讓原本就在那裡的醜惡本相暴露無遺。
至於,“有錢但卻善良”,基澤不久之後便也看到那善良表像下的醜陋。
樸社長夫婦自詡高貴,因此對基澤一家身上的氣味帶著深深的輕視與嫌棄。他們的心高高在上,不會去在意「底層人」的生死性命。
在基婷被勤勢刺中胸口、倒在血泊中生命垂危之時,樸社長沒有絲毫關切救助之意,反而朝正為女兒壓住血的基澤嘶吼,讓他趕快開車送自己昏倒的小兒子多頌去醫院。
而當勤勢被刀刺穿、將死在他面前時,樸社長同樣也是無關痛癢地不屑一顧;甚至因為鄙夷勤勢身上的氣味,捏著鼻子去取被他壓在身下的車鑰匙。
或許,對有的人來說,「有錢」是一面透視鏡,人性的冷漠自私、驕傲自大被彰顯得淋漓盡致。
「有錢」若像熨斗,它或許可以燙平外表的褶皺,卻燙不去內裡的黑暗。
聖經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利米書》17:9)
不論表面上看起來多麼光鮮善良,每個人的內心都是被罪玷污了的;不論上流還是下流,我們都有不同的隱惡,活在罪惡的世界。而罪的代價,是傷害、痛苦、絕望、死亡。

求救訊號
因為暴雨淹沒了營地,樸家露營不成,臨時打道回府。基澤一家人慌忙收拾殘局,像蟑螂一樣四處躲藏,藉著黑暗爬出客廳,離開樸家。
逃離前,基澤將頭部失血昏厥的女管家炆廣和丈夫勤勢綁在地底密室,以防被他們告發。因此,勤勢用額頭死磕牆上的電燈開關,以摩斯密碼發出求救訊號。
樸太太看到客廳的燈泡忽亮忽滅,以為是感應器壞了;9歲的小兒子多頌雖然根據電燈亮熄規律破譯出了「求救」的訊息,卻只當是遊戲而沒有理會。
抱著微弱希望的勤勢,額頭為發訊號而磕得血肉模糊,卻得不到任何回應。
後來,基澤被樸社長的高傲冷漠所觸怒,衝動之下舉刀殺了樸社長,也逃到地底密室。他同樣以摩斯密碼給兒子基宇發了信。誰料基宇知道了父親的狀況,卻無力救他,只能讓父親繼續暗無天日地活著,僅將得救寄情於幻想。
地底密室裡的勤勢,抑或基澤,他們是否是許多人的縮影?被罪傷到千瘡百孔、刺到滿目瘡痍,自己被逼到絕境,沒有出路,只剩下一顆卑微的心,帶著僥倖心理,仰望「上頭」來的救助。

在生命的壓力下,在無形的枷鎖間,在難言的傷痛裡,在前路的迷茫中,我們是否也曾仰天呼求,希望天上的上帝可以收到我們的求救信號,救我們脫離痛苦絕望?
大約3500年前,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被埃及人苦行。他們向上帝哭訴、呼求。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出埃及記》3:17)於是,祂用大能的手領他們出了埃及,帶他們進入迦南美地。
大約2000年前,耶穌來到世上時,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失所,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參考《馬太福音》9:36)。於是,祂親自做他們的牧人,並且為他們捨命。
我們何其幸運,有上帝聽我們的禱告。祂大有能力,且滿有憐憫。所以,我們的呼求不會像勤勢那樣石沉大海,也不會像基澤那般於事無補。
我們向上帝發出的求救訊號,祂都收到。祂為我們預備了救贖。
祂知道使我們「如蟑螂般活在黑暗裡」的,是罪。罪是我們一切問題的根源。祂願我們出黑暗、入光明,就首先要為我們解決罪的問題。
因此,祂差派主耶穌降世為人,以無罪之身擔當我們的罪債。那罪,正如基澤一家的慾望、陷害甚至殺人,如炆廣的欺騙和勤勢的復仇,如樸家的自私與冷漠,更如我們的驕傲、貪婪、嫉妒……
耶穌來,是為了拯救罪人,用祂的血將我們從罪中贖出、拯救。

身分認定
基澤一家住在破舊的半地下室,窗口下沿與地面齊平。常有醉漢走到街角撒尿,那正是基澤家的窗前,正是窗口的高度。
影片開頭,基澤、忠淑夫妻失業,基宇、基婷兄妹失學,連蹭免費Wifi都要蹲在馬桶旁接收訊號。
當醉漢在窗前撒尿時,基澤一家人雖然氣憤,但也只敢在家裡罵罵咧咧。
但當一家4口都騙得在樸家當差以後,常常出入上流家庭,彷彿自己也躋身於上流社會。他們的底氣似乎足了,腰桿也挺直了。
那天,又有醉漢在窗前撒尿,基宇立刻衝出去跟他理論,基澤也緊跟而至。他隨手拉起一桶水,朝著醉漢潑灑過去,水花四濺;而基婷則歡樂地將這揚眉吐氣的時刻記錄在手機錄像中。
雖然在醉漢面前,他們自覺高人一等,但面對上流社會時,基宇還是問樸家的女兒多惠:我跟這裡搭嗎?
他以金錢、學位、工作、地位來評斷自己的身分。但實則在他骨子裡相信,自己並非上流人。
任外表再怎樣打扮,別人再怎樣肯定,自己幾斤幾兩自個兒心裡有數。對於自己的污穢不堪,怎敢相信自己不是低到塵埃裡的一條「寄生蟲」?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在我們還滿身污穢的時候,上帝卻肯將祂的獨生愛子為我們捨了,用耶穌的寶血洗淨我們的罪孽,為我們披上義袍,賜給我們“王之子”的位分,讓我們成為祂的孩子。
從“蟲”變成“王子”,這是卑微的人不敢有的奢望,卻是上帝賜給我們的恩惠和盼望。祂藉著主耶穌,賜給我們一個全新的生命。
當我們還沒有告別「寄生蟲」的陋習,還沒有與「王之子」相配的樣子時,上帝先將王子的位分給了我們,也將王子的生命給了我們。
我們是“王之子”,不是因為金錢、學位、工作、地位。這個生命本質和高貴位分都是上帝給的,境遇變化奪不走。
如此,有了對自己是「王之子」的定位,我們才有可能活出「王之子」的樣子。
耶穌已經為我們完成了救恩。只要我們願意,就可以成為上帝的孩子;只要我們的心,願意接受祂。

越界恩典
片中,基宇憑藉假文憑進入樸家做家教,進而幫助妹妹基婷以假身分進入樸家做家教。基婷誣陷樸家司機,致其被解僱,使父親基澤順利上位,進入樸家當司機。最後,他們又合謀陷害女管家,使其被辭退,並使計讓母親忠淑取而代之,坐上女管家之位。
為了自身利益,他們無所不用其極。
聖經中,也有這麼一個人,他為了抓得利益而使詐欺騙。他叫雅各。他假扮成哥哥以掃,騙得父親將長子之福賜給他。之後,為了逃避哥哥追殺,他隻身離家,投奔表舅,一路風餐露宿,落魄不堪。
如此詭詐之人,上帝卻沒有放棄他。
雅各逃難途中,夢見一個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頭頂著天…耶和華站在梯子以上(參考《創世記》28:12-13)。上帝應許保守祝福,應許與祂同在。接下來的20年,上帝磨練他,使他從一個靠自己又抓又騙之人,成為一個肯放手依靠上帝之人。
20年後,他帶著妻兒和家產,浩浩蕩蕩地回到迦南,並與以掃和好。上帝為他改名,從此他不再叫“雅各”,而叫“以色列”。 (在希伯來語中,“雅各”有“抓取”之意,而“以色列”則是“與上帝較力”,也可解作“上帝的王子”。)
像基澤一家人與雅各一樣,我們也有自私和詭詐。越界的罪人,本不配得上帝的愛,但上帝的救贖,不因為我們是怎樣的人,乃因為祂是滿有恩典的上帝。這是越界的恩典。
影片中,上流人看重“界線”,反感“越界”,他們為的是保護自己的利益,防止受到別人侵犯。而耶穌從天上來到我們當中,也是「越界」──他放棄屬天的尊榮,甘受十字架的羞辱,「越界」為的是拯救我們,可以藉著他回到上帝那裡去。
如此,「越界」的罪人,因「越界」的恩典,得享「越界」的救贖。

進階之路
在影片中,「階梯」是一個有像徵意義的標誌,它是爬上上流社會的通道。
基澤一家憧憬著階梯頂端的上流世界,他們選擇欺騙、誣陷、爭奪、佔有、躲藏、暴力為進階之路;卻不知,這貪戀之心乃奪去得財者之命(參《箴言》1:19)。他們設計的進階之路並未帶他們到達所幻想的上流生活,反將他們帶進黑暗與死亡。
在今天,另一道雅各夢中異象裡見到的階梯,不但通往上帝,也使一個詭詐自私的罪人從「雅各」變成「以色列」。
我們可以從“寄生蟲”變成尊貴的“王之子”,更從絕望的“Parasite”(寄生蟲)走到光明的“Paradise”(天堂)。其間的全然更新,唯靠耶穌基督-祂是那通天的階梯(參考《約翰福音》1:51),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參考《使徒行傳》4:12)。

那麼,此刻的你我,願意走在其中嗎?
(電影圖片來自豆瓣影片)
文章來源: 有盏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