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 6:12 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
閱讀經文:〈士師記〉 6:1-18
基甸的名字意思是「大能的勇士」,基甸覺得自己甚為渺小,但是神有能力使他人如其名。當神的使者找到這位大能的勇士時,他正躲在酒榨那裡打麥子。有一種考古學家挖出土的酒榨,分為上池和下池。上池約8英尺見方,15英寸深,下方約2英尺處有一個用來承接果汁的較小的池。基甸就是用這種酒榨來打小麥。酒榨是為了要把葡萄榨成汁,所以只需要一個很小的地方。但是打麥子通常在空曠的地方,因為需要利用風將麥糠和麥子分開,才能有最多的收成。在一個不通風地方打麥子,那情形必然很窘迫,連呼吸都不容易,因為飛揚的麥粒會到處飄揚。但是基甸沒有辦法,他不敢去外面空曠的地方打麥子,免得被米甸人或其他外邦人發現,就來搶他的糧食。
這就是以色列人當時的苦境。他們又轉去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耶和華神就把他們交在米甸人手中七年。以色列人有家歸不得,得躲到山中挖穴、挖洞,建造營寨。他們一撒種,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上來攻打他們,對著他們安營,毀壞土產。他們不給以色列人留下食物,以色列人的牛、羊、驢也全被搶走了。就好像有一群匪徒跟著你,你一領薪水就被搶走,或是買完菜要回家就被搶走,他們甚至到你家廚房拿走所有可吃的東西,一點都不留給你。因為他們人多,你根本無力反抗。在這種絕境之中,以色列人才想起耶和華神,祈求祂的幫助。
這一次,神差遣先知去罵以色列人,教訓他們。教訓之後,就去找基甸了。神的心是如此不忍,不忍見祂的子民生活得如此悽苦。神原本要他們在迦南美地強盛壯大,沒想到他們卻被逼得像老鼠一樣奔逃四竄,到處挖洞築窩。神呼召我們也是希望我們過得勝的生活,享有祂的榮耀,但是我們是否依然在罪中,因自己的罪過而被魔鬼逼迫無法反擊?
當神的使者去找基甸時,他看到的不是一個大能的勇士,而是一個因為懼怕而躲在酒榨裡打麥子的人。但是神的使者依然以他的名字稱呼他:「大能的勇士啊!」這不是諷刺,因為神願意成全基甸的父親加在兒子身上的希望,讓基甸成為一個真正大能的勇士,因為有耶和華神的同在。基甸聽到立刻發話:「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祂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裡呢?」現在有許多以色列人也有同樣的懷疑,倘若神揀選他們,為何他們要面臨那樣多的苦難?神究竟在哪裡?神真的垂聽禱告嗎?
現在我們知道,以色列人的苦難是因為他們離開神的結果。當他們質問神的時候,卻沒有思想自己的所作所為,這就是人的驕傲和自大,不先反省自己,把一切的責任都推給別人。但同時我們也看到神的性情,當我們選擇離開祂時,神不會強迫我們留下來;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一旦離開神的庇護,就進了魔鬼的掌握之中。這世上的權勢就是神和魔鬼的分界,是人所不能明白的,靈界的真相。我們以為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道路,其實是幻想,因為魔鬼不會讓你知道你在他的權勢之下,直到你發現自己竟然變得如此陌生和孤單,並且充滿了懼怕。
「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耶和華若與你同在,你為何要轉去拜偶像呢?你有沒有發現,是誰的責任?是那個轉臉先離開的人,對不對?可惜的是,當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來攻打他們,搶他們糧食時,他們在做什麼?他們還是在求告他們拜的偶像,直到他們發現那是無益的呼求,他們才不甘不願地呼求神。就好像有的人患了絕症,到處求神拜佛,又尋找各種療法,直到最後,病入膏肓,自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才肯到上帝面前。人的驕傲和自大,是人的禍患之根源。
人是這樣的驕傲和自大,神卻有這樣的寬容和憐憫。不管以色列人怎樣得罪祂,只要他們一呼求,祂就無法置他們不顧。所以你會發現,人雖然離開神,神卻不離開我們。祂總是在那裡,等待我們的歸回,等著要向我們伸出援手。神呼召基甸:「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基甸的回答用比較白話來說:「你不是在開玩笑吧,我家是瑪拿西支派中至貧的,而我自己在父家中是最小最沒用的。不可能!」
神何等寬容:「我與你同在」,每一個呼召都有神的應許,祂必同在。只要有祂的同在,基甸就能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哇!這就是神同在和不同在的區別。神若不同在,以色列人就像過街老鼠,被打得抱頭鼠竄;有神的同在,一個基甸就可以把米甸人打得變成過街老鼠。你希望自己的生命充滿能力嗎?你需要親近神,明白神的同在。
基甸的心被打動了,但是他不能確定跟他說話的人是否就是耶和華神。我們都必需像基甸一樣,確定那感動自己的不是別靈,而是神自己。基甸要求神等他回來,他想做何事呢?且看〈基甸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