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 7:20 三隊的人就都吹角,打破瓶子,左手拿著火把,右手拿著角,喊叫說:「耶和華和基甸的刀!」
閱讀經文:〈士師記〉 7:1-25
被欺壓了七年之久的以色列人,此時在基甸的號召下聚集在哈律泉旁。哈律泉在基利波山的北邊,是條溫泉小溪,至今仍有泉水自山崖邊不斷流出,已經建設成一個公園。在哈律泉的北邊大約六公里處就是摩利山(又稱為摩利崗),那裡聚集著米甸營的大軍,包括了亞瑪力人和東方人。在兩邊要交峰之前,神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所以「凡懼怕膽怯的,可以離開基列山回去。」面對著如沙一般多的敵人,基甸可能暗自慶幸,還不錯,有三萬兩千人出來跟隨他。沒想到神竟然要叫那些心裡懼怕的人回去?
在〈申命記〉裡,神規定有幾種人不可出征:一是剛建造房屋,尚未奉獻者;二,誰種葡萄園,尚未用所結的果子者;三,已聘定了妻,尚未迎娶者;四,懼怕膽怯者(申20:5-8)五,剛結婚的人一年內都不可以將之徵召入伍(申24:5)。因為這些人心有旁騖,打起仗起若不能專心,怎能得勝?尤其是懼怕膽怯者,不僅對自己沒有信心,對神也沒有信心,在一起打仗,肯定影響士氣,不如不要。在人的眼中,打仗當然是人越多越好;但是在神的眼中,祂只要精兵。
米甸營裡一共有十三萬五千人,在以色列人眼中尤如過境之蝗蟲,洪水也似地翻滾而來。而神卻對基甸說,一萬人還是太多,祂只要留下三百人。我們有時覺得為神做工的人太少,可是現在來看,這是神一貫的政策。神不要太多工人,像在某些政府部門做事的,有許多打毛衣、聊天或上網打遊戲者,神要的每個工人都是實心實地在做事的。而且,神要讓這些服侍的人知道,不是因為自己有什麼能力,而是神的能力托住他們。所以神所用的人,不能向神誇大,因為明白自己何等軟弱,神的能力和恩典才是一切事工的泉源。
神篩選人的方法,是叫基甸帶他們去喝水,那些跪下喝水的全部不合格。因為戰爭中需要有極快的反應,整個人跪下喝水,若有敵人從後邊來襲,根本連站都站不起來就會被殺掉了。但是用手捧著舔水的人,若一發現有情況,可以立即轉身應付,這樣的人才能去打仗。神要使用三百人對付十三萬五千人。你可記得,在〈約書亞記〉第廿三章裡,約書亞告訴以色列人:「只要照著你們到今日所行的,專靠耶和華你們的神。你們一人必追趕千人,因耶和華你們的神照祂所應許的,為你們爭戰(書23:8/10)」。可能有的人認為一人追趕千人有點誇張,但是在這場戰爭中卻是活生生的事實,大約一人對付四千人。你可能覺得不可能,我也覺得不可能;但是在神,凡事都能!
手中只剩三百人的基甸,心裡有什麼感覺呢?他可能快嚇死了。原本有三萬兩千人跟著他,感覺還可以;剩下一萬時,也還馬馬虎虎,因為有神的同在。現在只有三百人,他快要昏倒了!神查覺他心中的恐懼,因此叫他帶僕人到米甸營裡去。神要賜他膽量。但是他得先到敵營,敵人像蝗蟲那樣多,帶著的駱駝多如海邊的沙。要是被敵人發現怎麼辦?但是基甸還是順服地去了。他當然躲在讓人查覺不到的地方。然後他就聽到了敵營裡有人做夢,和他朋友的解夢:神已將米甸和全軍都交在基甸手中。基甸此時重新得力,他先敬拜神,然後開始佈局。
這三百個以色列軍人都沒有刀。基甸給他們一個吹角和藏著火把的空瓶。請仔細讀經文的內容。這三百人就只是站在那裡吹角,打破瓶子,拿出火把,大聲喊叫:「耶和華和基甸的刀!」敵營的人都亂竄,神使他們用刀互相殘殺、逃跑。基甸又叫以法蓮人守住約但河的渡口。在以笏和摩押人爭戰時,也是叫人守住約但河的渡口,不容他們逃脫。以法蓮人也是驍勇善戰,殺了兩個米甸的首領,把他們的首級帶到基甸那裡。
何等完美的一仗,米甸人鬥志全無,在夢中被驚醒,互相殘殺,爭先恐後逃跑。這是神為祂的子民開戰。米甸人依靠人多勢眾,依靠武器和駱駝;以色列人只有耶和華神。你覺得哪邊所倚靠的勢力比較強大?為什麼?當你碰到比你厲害好幾倍的對手時,你會怎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