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   9:56 這樣,神報應亞比米勒向他父親所行的惡,就是殺了弟兄七十個人的惡。

閱讀經文:〈士師記〉  9:26-57

人一生的所作所為,是否都在神的眼目之中呢?〈傳道書〉十二章,所羅門王做了一個總結:「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察看,何況是亞比米勒殺了七十個親兄弟,搶著當王一事,神豈能不審問?在讀這一章的內容時,彷彿在看一場極為緊張的電影,又有點像黑手黨的內鬥,黑吃黑,一點都沒有憐憫,只想致對方於死地。不是你死便是我死,拚鬥十分激烈。

以別的兒子迦勒可能是原來示劍城的主人之後,因為在他鼓動眾人時,他說「你們可以服侍示劍的父親哈抹的後裔」,表明他是哈抹的後裔,他才是示劍城的主人,所以示劍人應當跟隨他。雖然利未和西緬當時殺死了所有示劍城的男人(創34),可能當時有人正懷著胎兒,逃出了他們的毒手。因此他也指出,亞比米勒不是真正的示劍人。雖然他的母親是示劍人,但他的父親是以色列人,以別的兒子迦勒才是真正的示劍之主。迦勒等待這個報仇的機會,應該已經等待很久,籌謀計劃有段時間了。

在亞比米勒想做王時,示劍人稱他為弟兄;等示劍人要叛變時,亞比米勒什麼也不是,變成外人,變成敵人了。在迦勒的聳動下,示劍人背棄了亞比米勒,在各交通要道上搶劫行旅,使亞比米勒的名聲受損,讓人不再信任他的統治,因為他不能再保障過境旅客的財產和生命安全。一旦過境的旅客銳減,亞比米勒的稅收也相應下降,削減了亞比米勒的經濟來源。

此時正是巴勒斯坦收割的季節,示劍人摘下葡萄,踹酒,在巴力廟設擺筵宴,慶祝豐收。迦勒利用這個聚集的時候,煽動示劍人,指明亞比米勒不是示劍人,而示劍城當時的城主西布勒卻去幫助一個外人亞比米勒。「迦勒又對亞比米勒說:『增添你的軍兵出來吧!』 」迦勒在筵宴中說這句話時,亞比米勒並不在場,迦勒是故意說給眾人聽,要讓人傳言給亞比米勒。西布勒是亞比米勒的親信,他聽到了這些消息,便去聯絡亞比米勒,讓他可以先發致人。

當迦勒在城門口看到有人從埋伏之處而來時,西布勒就騙他,那是山的影子;當亞比米勒的軍隊都抵達了,西布勒便挑唆迦勒出去應戰。等迦勒打輸了,就把他們趕出示劍。示劍城的人看到迦勒和弟兄被趕出城,以為戰事已平定,次日便照常出到叫間去工作。他們一出城,埋伏在田間的亞米比勒就帶著人開始殺戳,包括示劍城裡的人,因為他們跟隨迦勒叛變。亞米比勒將城奪取,擊殺眾人,將城拆毀,撒上了鹽。撒鹽是一種咒詛的舉動,咒詛這城成為不毛的鹼地,永遠荒涼。示劍人當初擁護亞比米勒為王,可能沒想過會有如此的下場。

按考古學的發現,這神廟是一座小城堡。廟的正面由兩座高塔拱衛,廟牆厚達四公尺半(十五英尺)。1913 年開始發掘,出土的城牆仍很完整,柱和門都非常的巨大,可見當時建築規模之一般,最重要的發現是堡壘殿 Fortress-Temple,可能即是示劍樓,是一座同時可作聖殿也可以作為堡壘用的建築。迦南人在此又建之較小之城,並建有城堡式的殿宇,可能即是巴力比利土廟,在 1150 BC 被亞比米勒所毀(取材自聖光聖經地理)。亞比米勒雖已取得示劍城,但城內的神廟仍未攻下。亞比米勒下令焚廟,造成千人喪生。

提備斯城大約在示劍東北約15公里的地方,亞比米勒佔領提備斯之後,城中的居民都逃到城中一座堅固的樓裡去避難,害怕被殺害。亞比米勒看這座樓極為堅固,便想再一次用火攻,像焚燒示劍樓一樣,把裡面的人都燒死。但是神不容許他繼續行凶,示劍城的人曾是亞比米勒殺害親兄弟的幫凶,提備斯城的人卻與此事無關。神讓一個女人,把一塊上磨石拋在亞比米勒的頭上。她自己可能沒想到會丟得那麼準吧,因為有神的旨意在其中啊!亞比米勒覺得死得不光榮,因為是死在一個女人的手裡,因此叫一個拿兵器的少年人把他殺了。可是大家都記得,他是被一個女人的磨石打倒的,他的羞恥永遠也無法洗清。亞比米勒一死,以色列人都不想再打仗了,都跑回自己的地方了。

「這樣,神報應亞比米勒向他父親所行的惡,就是殺了弟兄七十個人的惡。示劍人的一切惡,神也都報應在他們頭上,耶路巴力的兒子約坦的咒詛歸到他們身上了。」在〈羅馬書〉第十二章裡,保羅說: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申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申冤在我,我必報應。』 」在面臨受難節之際,想到神並不曾因我們的罪過而報應我們,反而讓祂的獨生子為我們成就了十字架上的救恩。但是當我們與人有過節時,便時時想到要報應對方。但願藉著神對亞比米勒和示劍人的報應,想到神的審判並不遲延。我們也是在神的審判之中,只是因為相信並接受神的救恩,而蒙了憐憫。因此,更要對神有信心,若心裡不平就當交給審判的主,並且對他人更有憐憫,以報主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