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 16:28 參孫求告耶和華說:「主耶和華啊,求你眷念我!神啊,求你賜我這一次的力量,使我在非利士人身上報那剜我雙眼的仇!」
閱讀經文:〈士師記〉 16:1-31
在這一章的經文裡,我們看不到「耶和華的靈感動參孫」這句話了。有的人質疑,參孫身為士師,竟然去找妓女,而且愛上妓女,難道也是出於神的旨意嗎?〈士師記〉的作者在寫書時,一點不含糊,在這些事上,完全沒有神的靈在作工的跡象,參孫被情慾所操縱了。參孫出生時的身份是拿細耳人,但是他破壞了所有拿細耳人的規矩,這就是參孫失敗的真正原因。
拿細耳人的律例有三個方面:1.禁戒各種酒類,以及酒作的醋、葡萄、葡萄乾,乃至葡萄樹上結的,自核至皮所作的各種物品。2. 不可剃去頭髮,任由髮綹長長。3.不可靠近人或動物的屍體,甚至是親人的屍體。這也是為何當參孫拿死獅體內的蜂蜜給父母吃時,不告訴他們是從哪裡取得的。因為他的父母一定告誡過他,不可以碰任何死屍。他若說了,父母可能不吃,他還要挨罵。當他在非利士人之地擺設婚宴時,又豈能滴酒不沾?三方面的禁忌,他破了兩方面,在最後一項,他能把持得住嗎?
失去了妻子的參孫心情上可能十分沮喪,但是他跑去找非利士的妓女時,作者再沒有寫耶和華的靈感動他。因此,我們知道這是參孫自己的選擇,他放縱自己的情慾。可能有的人覺得參孫在出世之前,神已經揀選他,賜恩給他,他就應該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但是出生在教授家庭的孩子就一定知書達禮嗎?那也不竟然。只能說,神揀選了參孫,但是神賜給每一個人的自由意志,參孫也有。神揀選人,但是神不強迫人,可是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神知道一切,祂知道我們做每一個選擇的後果會如何。我們不能把什麼責任都推給神,正如孩子不能把失敗的責任都歸咎於父母。
參孫明知非利士人要害他,卻還去找非利士人的妓女。非利士人在城門埋伏,以為把他團團圍住,便可萬無一失。沒想到參孫半夜起來,可能人家不放他出城,他就將城門的門扇、門框、門閂一齊拆下來,扛在肩上,扛到希伯崙前的山頂上。我想那些人以為可以等到天亮,可能在半夜時也睡著了,迷迷糊糊感覺天搖地動,沒想到是參孫在拆城門,看到這樣的架勢也該嚇醒了幾分,哪裡還敢上去跟他打?只怕他把城門丟到自己身上,自己就身首異處了。從加沙到希伯倫大約有六十公里,並且希伯倫比加沙高出一千公尺,參孫就這樣背著城門走了六十公里上坡路。想減肥的人會不會很羨慕?負重而行,效果加倍。
梭烈谷 Valley of Sorek ,是非利士地的一個山谷,靠近參孫出生的瑣拉地,自猶大山地(以耶路撒冷為起點)經過非利士平原,通往地中海的重要通道,沿谷有亭拿、伯士麥、瑣拉、以實陶等重鎮。參孫在這裡迷上了一個妓女大利拉。非利士人得到了這個訊息,就去賄賂大利拉。大利拉愛錢不愛參孫,他只是她的一個恩客,因此千方百計要套出參孫力量的秘密,以及制服參孫的方法。參孫也知道他的秘密不能洩露,因此騙了大利拉三次。大利拉使出所有的媚功和撒嬌的招數,死纏亂求,終於使參孫抵擋不住,把他能力的來源告訴了大利拉。這就是超人變笨人的過程。以前當參孫想制服非利士人時,「耶和華的靈會感動他」,這次是「耶和華已經離開他了」,兩種後果何等不同。前者使他得勝,後者使他成為階下囚。他的眼睛被挖出來,被當作驢子一樣地,在監獄裡推磨。
但是在最深的黑暗裡,神依然賜下希望:「然而他的頭髮被剃之後,又漸漸長起來了。」這是非利士人沒有注意到的。參孫卻感覺到了,他漸漸又有了力氣。參孫求告耶和華說:「主耶和華啊,求你眷念我!神啊,求祢賜我這一次的力量,使我在非利士人身上報那剜我雙眼的仇!」參孫知道他做錯了,但是他也知道,只有神才能重新給他得勝的力量。他求告神,神就再次應允他。
非利士人聚集在大袞廟裡,在歡慶的高潮裡,他們想戲弄參孫,參孫卻抱住托著廟的兩個柱子,盡力屈身,把柱子弄倒,整座廟都塌了。一座可以容得下三千人的廟,不是小廟,但是藉著神的大能,參孫做到了。「這樣,參孫死時所殺的人,比活著所殺的還多。」他的家人去把他的屍首取回,放在他父親的墳裡。參孫做士師廿年。
很多人為他惋惜,倘若他不迷上大利拉,是否能更有效地制服非利士人,做更長久的士師?人生沒有後悔藥,但我們可以從參孫的例子裡學習到「求神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90:12)」求主引導我們,在做每一個選擇時,有從神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