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 8:6 撒母耳不喜悅他們說立一個王治理我們,他就禱告耶和華。
閱讀經文:〈撒母耳記上〉 8:1-22
撒母耳在年老時,碰到了一件很不高興的事。他終年奔波,在以色列四境巡行審判,終於把四分五裂的以色列人團結起來,並且國泰民安。原以為以色列人會很感謝他,卻沒有想到,以色列人不要他的兒子繼續做士師,反而想要立王。但是撒母耳處事的方法和摩西一樣,他雖然不高興以色列人的要求,還是把事情呈到耶和華神的面前,讓神去定奪,這就是對神的敬畏。
以色列人想要立王有兩個原因,其一是他們很羨慕別人的國家有王的治理;其二,因為撒母耳的兒子們不行撒母耳的道,所以他們不服。所以人很難完美。撒母耳如此敬畏神,殷勤事奉神,但是他卻看不到兒子們的倒行逆施,就像以利和他的兩個兒子一樣。他的兒子們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以色列人怎麼能對他們產生信心?撒母耳在這事上也循私了,每個士師都是神所興起的,怎麼他竟想世襲了呢?
撒母耳和以利一樣,兒子都不爭氣。本來以為撒母耳看到以利和兒子們的關係,他會有所警惕而有所改進,但是他顧得全以色列,就顧不了自己的兒子們了。在老一輩的傳道人家庭裡也偶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父母親太專注於教會事工,以致對兒女疏於管教。例如葛培里的兒子就曾經因而叛逆,走入歧途,而身陷囹圄。還好,他後來悔改,現在已經接下了葛牧師的工作。現在的傳道人也因而更加注意到這個問題,不能只顧外面的工作,而忘記自己是丈夫和父親的本份。若是自己的家庭亂七八糟,事工做得再好,也會落入魔鬼的網羅。
我們現在要求的都是民主政治,因為我們都明白君主獨裁的可怕,也看過歷史上的君王制度裡,君王的奢華驕縱。正如撒母耳對百姓說的,管轄你們的王會派你們的兒子為他做事,娶你們的女兒供應他的所需,你們所生產的都要被他拿走,這幾分之幾就不只是撒母耳說的十分之一了。但是當時的以色列百姓不明白,看著列國的王似乎很威風,巴不得自己也有這樣的王。卻沒有想到要供應王室的需求是個無底洞。老百姓的血汗就彷彿被王室一滴滴的榨乾。再想想以前中國有皇帝時,哪個人不自稱為奴為僕為婢,連高高在上的宰相,也是伴君如伴虎;然後每個地方官都成了小皇帝,欺負老百姓,貪官到處橫行,百姓苦不堪言。正直的好官有如鳳毛麟角。
但是當時的以色列人只顧追求時麾,根本不理會撒母耳的話。有時人以為好的事,不見得就好;但是人沒有那個成熟度去順服神,相信神比人有智慧,總要吃了苦頭,才會後悔。所以有的人埋怨神不聽他們的禱告,我個人卻覺得神不聽我們的禱告是件好事,因為我們的智慧有限,神知道什麼對我們好,什麼對我們不好。我們若是相信祂,就知道祂總會為我們做最合適的安排。信心不是相信神會按著我們的希望去成全,而是相信神知道什麼是對我們最好的,即使祂不按著我們的心意,我們依然相信祂的決定永遠是對的。就像保羅說的:「因為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林前1:25)」
撒母耳在此時面臨一個很困難的抉擇。一方面,他知道神不喜歡以色列人立王的要求;另一方面,神卻要他依從以色列人的話,為他們立王。我相信撒母耳的一生都在尋求神的心意,按著神的心意而行,現在神卻要他去依從以色列人,做神不喜歡的事。你看到這兩者之間的矛盾了嗎?最後,撒母耳放棄了他自己的掙扎,順服了神的要求,去依從以色列人。這就是順服,可能有的事跟你想的不一樣,但卻是從神來的感動,你要順服自己的理智,或是聖靈的感動?
好像在出埃及後,摩西叫十二個探子去探迦南地。探子看到流奶與蜜的迦南,也看到又高又大的迦南人,從人的眼光,以色列人絕對打不過他們。但是神的要求是,相信祂的話。但是其中十個探子沒有辦法克服自己的理智,沒有辦法說服自己,以色列人可以打贏那些大塊頭的敵人。因為他們看自己,而不是看神。約書亞和迦勒看神,不看自己,他們讓神的話,聖靈的感動,引導他們做決定。相信神、順服神的人才能在生命中經歷神奇妙的作為。
你會不會像以色列人一樣,厭棄尋求神的心意?不願意神做你心中的王、生命的主?有的人信主一段時日後,厭棄神,離棄神,因為他們覺得太難了。他們不要一個捉摸不到的神,看不見的神,因為他們沒有把神的話放在心裡,只憑感覺,就很容易失去所信的,反而去尋找算命、星座或求籤來滿足自己的願望。撒母耳和以色列人的分別,在於撒母耳不斷地在經歷神,而以色列人看到的只是撒母耳,一個垂垂老去的撒母耳,所以他們希望在撒母耳死後有個王來帶領他們。他們把信心建立在人的身上,而不是神的身上。我們的信心建立在誰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