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 15:22撒母耳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
閱讀經文:〈撒母耳記上〉 15:1-35
撒母耳上次因為掃羅代他獻祭,違背了神的命令,對掃羅很不高興。但是這次,撒母耳再來見掃羅,為何他要再見掃羅?因為他要傳神的話。不管他對掃羅如何失望,神還是要再給掃羅一次機會。看看掃羅是否真的能明白神的用心良苦,因而回轉。所以撒母耳提醒掃羅,他能夠做以色列人的王,不是出於他自己的能力或才華,而是出於神的揀選,因此掃羅應該珍惜,應該聽從神的話,免得神一怒之下,取走他的王權。因為神可以使人升高,也可以使人降低,所以人在祂面前應當存謙卑的心,不要妄自尊大。心存謙卑的人就會聽從神的話,心裡驕傲的人則恰恰相反。所以從一個人順服神的程度,可以看出他實在是謙卑或驕傲。
撒母耳傳達神的命令,要掃羅去滅盡亞瑪力人。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亞瑪力人尾隨以色列人,在以色列人的隊伍後面攻擊搶劫老少婦孺。神沒有忘記他們的惡。所以我們可以明白神的性情,誰攻擊祂的子民,祂必報仇。這是神對祂的子民之愛的表現,同時也是神公義的一面,神不會放過作惡的人。這是神給掃羅最後一次的機會,要看掃羅肯不肯聽從祂的話。掃羅能不能把這個機會,使神的心意回轉?
有的人以為神是無比慈愛的神,所以他可以盡情犯罪,只要找一些藉口塘塞就可以了。神真是那麼好騙的嗎?還是他們在騙自己?掃羅很有人情味,先去勸基尼人避避風頭。在〈士師記〉第一章曾經提到,摩西的內兄是基尼人,摩西曾經邀請他的岳父和以色列人同去,並在曠野做他們的眼目,並應許將來耶和華有什麼好處待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也必以什麼好處待他們(民10:29-32)。也因為他們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曾經恩待以色列人,從那時起,基尼人就和以色列人住在一起,而且相處得很好。(也有一說,摩西的岳父是米甸人,因為基尼人是米甸人裡的一族)。
掃羅去攻打亞瑪力人,大獲全勝。但是他聽從了神的話嗎?他記得撒母耳的提醒和忠告嗎?神的話臨到撒母耳:“我立掃羅為王,我後悔了。”你聽得出神的話語裡的憂傷嗎?掃羅不肯聽從神的話,掃羅轉去不跟從神,神的心好難過。當我們不聽從神的話,當我們選擇不跟從神時,神的心也會如此難過,你知道嗎?撒母耳立刻明白神心裡的痛楚和決定,因而終夜哀求耶和華。不肯聽從神的話之人,神不能再用他了。我們要很小心啊,當我們不聽從神的話時,所有的服侍都是白搭,沒有意義,白白浪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因為神不悅納。真正的服侍是靈裡的順服,全人的順服。
撒母耳去找掃羅,掃羅很神氣地說:“耶和華的命令我已遵守了”。他真是健忘啊!神說過什麼呢?當撒母耳說他聽見羊叫、牛鳴時,掃羅說是百姓拿的,要獻給耶和華你的神。他不是說要獻給耶和華神,或是耶和華我的神,而是耶和華你的神。那個耶和華是你撒母耳的神,跟我沒關係。我們帶了上好的牛羊要獻給你的神,你還不滿意嗎?掃羅推卸責任,而且心裡已經沒有神的位置了。權力,是一壺滾燙的熱茶,可以使所有的茶包都現出原味,使人在其中露出本性。
當撒母耳指責他時,掃羅則一味強辯:“我實在聽從了耶和華的命令,行了耶和華所差遣我行的路”。他只做了一半,聽話只聽一半,算不算順從了?假如快下雨了,母親叫你趕快去把外面晾曬的衣服收進來,你收了三件,其他都留在外面給雨淋,這算順服嗎?因此撒母耳說:“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原來聽從神的話比做什麼都重要。“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我們知道行邪術和拜偶像是大罪,但有沒有想過悖逆神和頑梗不聽話的罪,和行邪術、拜偶像是同等罪?
當掃羅聽到“耶和華也厭棄你做王”時,他才驚覺大事不妙而認罪,但還是把罪推到百姓身上,不肯改口。倘若不是他的意思,百姓怎敢留下牛羊?可見他不是真的知罪要改,他只是害怕王權被奪,又害怕在百姓面前沒有面子,失盡威望。他擔心的始終是他的權位和人的想法。因此他沒有辦法保持對神的忠心。他要求撒母耳跟他回去時,他還是說“我好敬拜耶和華你的神”。耶和華神始終不是他的神,他的神是王權和人的看法。當我們來到神的面前時,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是神的祝福,還是神自己?
撒母耳在吉甲耶和華面前,殺死亞瑪力人的王亞甲,這是出於神的審判。撒母耳直到死日,都沒有再去見掃羅,但是為掃羅悲傷,因為神不要掃羅了。但是神說祂已經把國賜給比掃羅更好的人,那是誰呢?他必須怎樣做,才能比掃羅更好?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比掃羅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