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 16:7 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閱讀經文:〈撒母耳記上〉 16:1-23
當撒母耳對掃羅說:“今日耶和華使以色列國與你斷絕,將這國賜予比你更好的人。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說謊,也不至後悔。因為他迥非世人,決不後悔。(撒上15:28-29)”時,掃羅害怕了,但是他可能沒有想到神已經真的找到了另一個人要取代他。撒母耳為掃羅難過,為掃羅悲哀,但是神要他往前走,向前看。因為神雖然曾經揀選掃羅,但是一旦掃羅不肯聽從神的話,神也離開他了。這件事讓我們明白,不遵從神的話,在神的眼中是無可饒恕的;即使花言巧語為自己找理由,也無濟於事。
神要撒母耳重新出發,去膏立神所揀選的新王。神要撒母耳去伯利恒找耶西,這耶西是摩押婦人路得和波阿斯的孫子。撒母耳沒有想到,神要膏立的是一個可愛的少年人。他的哥哥們一個個從撒母耳面前經過,卻沒有一個是神揀選的。神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但是你可能還記得,掃羅比眾百姓都高過一個頭,他的外貌不是很出眾嗎?神為何選他呢?
在十五章裡,撒母耳對掃羅說:“從前你雖然以自己為小,豈不是被立為以色列支派的元首嗎?”掃羅在作王之前是很謙卑的,他覺得便雅憫支派是以色列支派中最小的;而他的家族又是便雅憫中最小的族。若論選王,怎樣也輪不到他。所以當撒母耳要向眾百姓介紹他時,他還躲了起來。那時的掃羅一點都不驕傲。但是作王之後,他變了,變得非常自大,比神還大,所以他不聽神的,他忽悠神。該做的不做,還找理由塘塞,並且推卸責任。他不把神當做神來敬畏,他以為神看不見他的所作所為。社會新聞裡,我們有時也會看到一些變節的牧者或傳道人,他們一開始都是非常認真而忠心的神僕,但是後來在各種引誘下,他們失節了。
大衛是合神心意的人,但我們知道他後來也犯罪,所以自我感覺良好的人,能保證自己的將來永遠不會犯罪嗎?《聖經》裡把這些事都記下來,就是讓我們明白,世界上沒有完人,都虧欠了神的榮耀,所以我們需要救恩。但是大衛在犯罪之前和之後,他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合神心意的人。所以我們要學習,他那些蒙神喜悅的優點。
現在焦點又轉到掃羅身上了,這個善戰的君王在神離開他之後,有何改變呢?〈撒母耳記〉的作者說:“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裡來擾亂他。”這是什麼意思呢?是真的有邪靈來找他了嗎?沒有神的保護,他就受到邪靈的干擾了嗎?英文裡說,“and a distressing spirit from the Lord troubled him.(NKJV)”意思是,有從神來的愁苦的靈騷擾他。當然,所有的靈,包括撒旦,都在神的手下,所以說是從神來的也不為過。不過,簡單來說,就是他失去從神來的平安了。當一個人失去從神來的平安時,他就會開始為各樣的事情煩惱,為將來憂愁,以致煩燥不安。
有位姐妹和我分享當基督徒的好處之一,就是我們可以交託。人生有很多事情不在我們的定意之中,要煩惱的事多如牛毛。你看電影電視影集裡,一有事情發生,裡面的人就哭天搶地,憂愁不已,進而為自己籌謀,又惹出一大堆事情,那些故事都是社會上一個個小小的縮影。人的心裡若沒有神,就不會有平安。因為耶穌說,祂要把平安賜給門徒,祂所賜的平安不像世人所給的,這平安無人能奪去,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失去的平安。
掃羅失去了神的同在,也失去了從神來的平安,他處在一種不平安的焦燥裡,擔心、煩惱、憂愁、懼怕,深深恐懼會失去王位;不停地掛慮神何時會派人來把他趕下去,讓他失去一切。這時有人建議他請大衛來彈琴給他聽。這人形容大衛:“善於彈琴,是大有勇敢的戰士,說話合宜,容貌俊美,耶和華也與他同在”。大衛雖然只是個牧童,但是他在人的眼中是相當有價值的一個人,而且人們知道耶和華與他同在。假如你已經信主,人們能否從你的身上和你的生活,看出你是一個有神同在的人?
大衛一彈琴,掃羅就覺得舒暢爽快,彷彿惡魔被趕走了。我們可能都有類似的經驗,情緒不佳時,聽聽聖樂,心情立刻好轉。當然,心魔是趕不走的,潛憂仍在,只是暫時感到舒暢,所以掃羅把大衛留下,隨時侍候,並且做拿他兵器的人。他需要一個有神同在的人在他身邊,或許他也可以得到一些餘蔭的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