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上 8:10-11 祭司從聖所出來的時候,有雲充滿耶和華的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因為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

閱讀經文:〈列王紀 〉上  8:1-34  

大衛王第一次要把約櫃從巴拉猶大(基列耶琳)的亞比拿達家中抬出來前,他召聚了三萬以色列人與他同去,但是因為祭司沒有按照神的規定去抬約櫃,牛失前蹄時,烏撒用手去扶,所以神擊打烏撒,烏撒就死了。約櫃就放到俄別以東的家裡,過了三個月後,大衛又帶以色列的長老並千夫長,還有利未人和祭司去俄別以東家,將約櫃抬出來,放到大衛的城裡。現在所羅門王召聚以色列的長老和各支派的首領並以色列的族長,一起到耶路撒冷,進行讓約櫃進聖殿的儀式。

大衛的城,也就是錫安,位於那時的新耶路撒冷的南部。根據聖經考古的資料:所有的學者都認同聖經中的「錫安」或「錫安山」原本是因為在耶路撒冷窄長的東山而命名。約在主前十世紀,大衛攻佔耶布斯人之城「錫安」,將之改名為「大衛之城」。〈撒母耳記〉下5:7說:「 然而大衛攻取錫安的保障,就是大衛的城。」所以起初:錫安(I) =大衛城=耶路撒冷東山。到了所羅門執政,他在大衛城以北,即東山最高之處,興建第一聖殿和宮殿,現在這裡是磐石清真寺所在之處,在大衛時期是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撒母耳記下24:18-25),聖殿建造後,錫安的意義便由大衛城延伸至大衛城以北的聖殿山。所以:錫安(II)=大衛城+聖殿山。

主後70年,羅馬軍拆毀耶路撒冷和聖殿,趕殺猶太人,錫安的位置便開始含糊,第一世紀耶路撒冷的居民,不能想像大衛所佔領的錫安是較低的東山,以為應該是耶路撒冷最高的西山。故此錫安的位置便轉移到西山。提到西山是錫安的文獻,最早追溯到主後一世紀末,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在《猶太戰爭》5.4.1 (136)寫著:「這上城,比東山更高,稱為大衛王的『堡壘』(Citadel)」。 上城指西山,所以,到了第一世紀末之後:錫安(III)=西山,這個說法一直保留至今。所以今日的錫安山(Mount Zion) 位於舊城城牆以外,較高較闊的西山之上,這裡也是現在耶路撒冷大學學院所在之處。西山上有一棟建築物,據說就是主耶穌最後晚餐的上樓房 (Upper Room) 和大衛之墓 (David’s Tomb, Cenacle) 的所在地。

後來,錫安不僅代表耶路撒冷,也代表以色列。詩人曾經這樣寫: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詩篇137:1)。因為在那裡,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吧!(詩篇137:3)。耶路撒冷啊,你要頌讚耶和華!錫安哪,你要讚美你的 神!(詩篇147:12)。因此所羅門遷移約櫃只是把它從東山之南移到東山之北的最高處,也就是聖殿的所在地。但是他依然很鄭重其事地約了以色列的長老和各支派的首領並以色列的族長一起來進行這個儀式。這些長老和族長們都分住在以色列各地,但是為了這個儀式,他們都不遠跋涉而來。

以他念月是以色列曆的七月,西曆的9/10月份,大約是住棚節的時候。因此,許多聖經學者認為此時已是聖殿完工後的一年。這裡我們看到祭司們不敢造次,都規矩地去抬起約櫃,抬到聖殿的至聖所。這時也把會幕和會幕的器具都放進聖殿,代表會幕時期的結束,聖殿時期的開始。但此時約櫃裡只剩下兩塊神重新寫的十誡石版,亞倫那開開花又結果的杖不見了,嗎哪也無翼而飛。當祭司把約櫃放好,步出聖殿時,有雲充滿耶和華的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因為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代表神的親臨和同在。這事我們只能用想像的,假如有一天,我們在敬拜時,神的榮光充滿了殿,那麼我們還站立得住嗎?

所羅門王開始他最著名的祈禱,就是獻殿的祈禱。他說:“耶和華曾說他必住在幽暗之處。我已經建造殿宇做你的居所,為你永遠的住處。”神為何說祂要住在幽暗之處呢?這是一個隱喻,表明神原是自隱的神(賽45:15),但是現在祂定意要住在世人(以色列人)中間。其次,所羅門提到神的應許和神的揀選。此時所羅門尚記得神的話:“你的子孫若謹慎自己的行為,在我面前行事像你所行的一樣,就不斷人坐以色列的國位”。所以我們看到,神的祝福和應許都有一個先決條件,要謹慎自己的行為,行事像大衛一樣,尋求神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