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上12:15  王不肯依從百姓,這事乃出於耶和華,為要應驗他藉示羅亞希雅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

閱讀經文:〈列王紀 〉上  12:1-19 

在羅波安尚未做王時,要被按立之前,他碰到一個很大的考驗。羅波安,所羅門的兒子,在王宮中長大的王子,享受了大半生的榮華富貴。他能明白民生的疾苦嗎?耶羅波安,一個寡婦的兒子,殷勤工作而得到所羅門的賞賜,成為管理所有以色列家工程的總管,他對於百姓的理解又如何?當所羅門過世之後,以色列人去埃及請耶羅波安回來,可見在百姓心中,耶羅波安是他們推舉的領袖,也是可以替他們說話的人。百姓請耶羅波安去見羅波安,希望羅波安可以減輕他們的重擔。可見所羅門做了四十年的王,老百姓也幹了四十年的苦工雜役,實在苦不堪言。所羅門忙著建設各樣的工事,以及後宮的享樂,卻沒有想到百姓已經叫苦連天。

大衛交待下來的只是建造聖殿,只用了七年的時間,其他的時間都是為了所羅門的宮殿,以及成就所羅門的野心和王室的慾望。只是奴役百姓,卻沒有付代價的工作,百姓怎能不叫苦連天?在〈撒母耳記〉第八章,神已經警告以色列人:「管轄你們的王必這樣行,他必派你們的兒子為他趕車,跟馬,奔走在車前;又派他們做千夫長、五十夫長,為他耕種田地,收割莊稼,打造軍器和車上的器械。必取你們的女兒為他製造香膏,做飯烤餅。也必取你們最好的田地、葡萄園、橄欖園賜給他的臣僕。你們的糧食和葡萄園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給他的太監和臣僕。又必取你們的僕人婢女,健壯的少年人和你們的驢,供他的差役。你們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們也必做他的僕人。那時你們必因所選的王哀求耶和華,耶和華卻不應允你們。」所羅門所取之於百姓的,比神所形容的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羅波安面對耶羅波安和百姓的請求不知如何是好,因為他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下長大,不像大衛給所羅門有建殿的使命感;羅波安的腦子裡一片空白。因此他叫耶羅波安和百姓三天之後來聽取答覆。羅波安的臣僕有兩種,一種是服侍過所羅門的老臣,另一種是和羅波安一起長大,年齡相當的青年人。用少年來形容可能太年輕了,因為那時羅波安也有四十歲了,或許是指這是一批不知人間艱苦的貴族子弟。羅波安不喜歡老臣的建議,反而採用那些年輕人的意見,聖經上說,「王不肯依從百姓,這事乃出於耶和華。」正如〈箴言〉21章1節說的:「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壟溝的水,隨意流轉。」

羅波安用嚴厲的話回答耶羅波安和百姓:「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羅波安不明白,百姓像水一樣,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蠍子鞭是一種帶有鐵鉤或鐵粒的鞭子,有可能類似羅馬兵丁鞭打主耶穌的鞭子,一打下去就會皮肉破裂,血肉横飛,殺傷力很大。雖此事出於神,但也反應出羅波安並沒有領袖的特質,不能理解百姓的疾苦。

當以色列眾民轉身而去時,羅波安不知道大勢已去,還派掌管服苦之人的亞多蘭去壓制以色列人,沒想到以色列人用石頭丟他,他就被打死了。同行的羅波安以為可以用權勢壓制百姓,卻沒想到幾粒石頭就可以打死亞多蘭,他只好上車,逃回耶路撒冷去了。此時他才真正看到、體會到民怨了。這裡的以色列人已經把猶大人分出去了,指的是以色列的十個支派,利未支派是屬神、服侍神的,所以不在這之內。只有猶大支派依然歸順羅波安,因為那是大衛的本族。逃回去的羅波安會採取什麼行動?耶羅波安會得到百姓的擁護嗎?神定意成全的事,誰能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