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上 16:2  我既從塵埃中提拔你,立你做我民以色列的君,你竟行耶羅波安所行的道,使我民以色列陷在罪裡,惹我發怒。

閱讀經文:

〈列王紀〉上15:25-34

  〈列王紀〉上 16:1-34

今天的經文是講到以色列北國,王權一連串轉換的歷史。

以色列王:耶羅波安(父)(22年)→拿答(子)(2年)→巴沙(篡)(24年)→以拉(子)(2年)→心利(篡)(7日)→暗利(篡)(12年)→亞哈(子)(22年)。

我們要先解決兩個年數上的小問題:第一個是暗利做王的年數:在耶羅波安做王第20年時,猶大王亞撒登基;到了亞撒王第38年時,以色列王亞哈登基。照年數算有時比較不準,因為有時不夠兩年,或是前後連接也算一年,就算了兩次。暗利做王是從亞撒27年算起,而不是從亞撒31年算起,頭尾相加共12年。

第二個問題,是巴沙何時攻擊猶大?在〈歷代志下〉16章1-6節記載:“亞撒36年,以色列王巴沙上來攻擊猶大”。但是在〈列王記上〉15章33節記載:“猶大王亞撒第三年,亞希雅的兒子巴沙在得撒登基做以色列眾人的王,共24年”。那麼,巴沙在亞撒27年時就已經去世了,不可能在亞撒36年還來攻擊猶大。這個時間很模糊。在無法確定時間時,我們主要看發生的事件和其影響。也可以明白,不管人怎樣盡心盡力,總會出錯。以色列人抄聖經是出名的嚴謹,翻譯聖經的人當然也存著非常慎重的心態來做這事,但不管人怎樣努力,總會找出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使我們不能不謙卑,因為人實太有限了。

在亞撒做王時,正是耶羅波安年老快退位時,耶羅波安傳位給兒子拿答。基比頓是迦南中部的一座城,原是非利士人的城,以色列人進軍迦南時奪了此城,劃給利未支派中的哥轄子孫為業。不久,又被非利士人佔據,故又稱為:非利士的基比頓。王國分裂後,拿答試圖拿回此城,在圍困基比頓,和非利士人戰得難解難分時,部下巴沙背叛了拿答,殺了他,自己做起以色列王。廿幾年以後,巴沙的兒子以拉做王,他的元帥在攻打基比頓時,他被一個管戰車的臣子心利殺掉。拿答在圍困基比頓時,巴沙篡位;暗利在攻打基比頓時,心利在得撒殺了巴沙的兒子以拉篡位。因為臣子們在基比頓戰得很辛苦時,以拉卻在得撒喝到酒醉,看來以拉也不是一個好王。

得撒是以色列北國的第一個京城,因風景美麗而著名,耶羅波安做王後在此建都。得撒在耶路撒冷以北約五十公里,原劃給瑪拿西支派,後成為北國數代的首都。心利篡位後,暗利圍攻得撒,心利焚燒宮殿後,自焚而死。心利死後,以色列眾人分成兩派,一派支持提比尼做王,一派支持暗利做王。經過四年的明爭暗鬥後,提比尼死了,暗利順理成章地做了以色列王。暗利登基作以色列王共12年;在得撒作王六年”,是指包括在得撒做王的6年,其中有4年和提比尼分天下。後來暗利覺得得撒這地方雖然美麗,但易攻難守,便買了撒馬利亞山,在山上造城,並遷都到撒馬利亞。

現在回頭看一下巴沙,從先知哈拿尼的兒子耶戶對巴沙的話裡,可以得知在巴沙的背叛裡有神的恩典:“我既從塵埃中提拔你,立你做我民以色列的君,你竟行耶羅波安所行的道,使我民以色列陷在罪裡,惹我發怒。我必除盡你和你的家,使你的家像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的家一樣。凡屬巴沙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吃,死在田野的必被空中的鳥吃”。神要除去耶羅波安的家,是神對耶羅波安的審判。神豈不是希望,藉著這樣的作法,可以讓巴沙明白離棄神的後果,並且帶領百姓回歸耶和華。很可惜,巴沙做王之後,還是繼續行耶羅波安的那一套,使百姓繼續陷在罪裡,讓神感到祂的心血都白費了。因此巴沙的家也遭到和耶羅波安家一樣的審判。

再看暗利,他可能很得人心,因為他是以色列眾人所擁立的王。但是在神的眼中,暗利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作惡更甚。神對這些以色列王為何如此嚴厲?因為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以致於神不得不審判以色列人;可是神愛以色列人,他們是神的子民,因此神希望挽回他們,不希望他們繼續去拜虛無之神。可是不管神怎樣用心良苦,這些王的眼中都只有權勢,他們不想要以色列人回到耶路撒冷去敬拜耶和華神。

暗利死後,他的兒子亞哈登場。亞哈不只拜牛犢,又娶了西頓王的女兒耶洗別為妻。這西頓王的名字叫做謁巴力,就是與巴力同在的意思,他是一個謀殺前王篡位的君主。亞哈娶了耶洗別後,在撒馬利亞建造巴力的廟,為巴力築壇,又拜女假神亞舍拉,又名亞斯他錄。亞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耶利哥城曾經是迦南地所有拜偶像方式中最邪惡、最劣的敬拜亞斯他錄的中心。因此當約書亞攻下此城後,曾經叫以色列人起誓:“若有興起重修這耶利哥城的人,當在耶和華面前受咒詛:他立根基的時候,必喪長子;安門的時候,必喪幼子。(書6:26)”或許是亞哈的偶像崇拜鼓勵了某些人,而看輕了約書亞叫眾人起的誓言。伯特利人希伊勒起來重修耶利哥城,也因而付出慘重的代價:立根基的時候,喪了長子亞比蘭,安門的時候,喪了幼子西割

即使是神揀選的子民,也會敗壞到一個地步,完全不顧神的呼喚。神的愛和人的悖逆,永遠是聖經裡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