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下 19:6 你們辦事應當謹慎,因為你們判斷不是為人,乃是為耶和華,判斷的時候祂必與你們同在。

閱讀經文:〈歷代志〉下 19:1-11

約沙法可能礙於情面,與親家亞哈一起去打仗,想幫他取回失地拉末。但是先見卻帶來神的警告:「你豈當幫助惡人,愛那恨惡耶和華的人呢?因此耶和華的憤怒臨到你。……」這句話聽了令人心頭為之一顫,原來我們和什麼人一起行事,神都知道;並且,神不喜歡我們和不敬畏神的人共同行事。正如保羅說的:「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原來和恨惡神的人同工,會引起神的慎怒。

這種事在政治上更為明顯,有不少從政者為了選票,什麼廟都進,什麼香都拿。誠然,這世界上沒有完人,即使有敬畏神的競選者,也不見得就可以處事談話都討人的喜悅和滿意。但是按著耶戶說的這兩個原則,神的兒女還是應當選擇敬虔的人同工。他做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但我們應當怎樣行則是我們在神面前應有的心志。但神也褒獎約沙法做得對之事,便是除掉偶像,立定心意尋求神。因此神不再追究他的過犯。祂是賞罰分明的神。

約沙法是一位非常敬畏神的人,在他之前之後都沒有像他那樣注重把百姓帶到神面前的王。他不只是派人出去教導百姓律法,更親自出巡民間,引導百姓歸向耶和華神。當一個人愛神時,就會很注重審判的公義。因此他設立審判官時特別囑咐兩件事:一,判斷不是為人,乃是為耶華。二,神不偏待人,也不受賄賂。所以他們也當像神一樣,不偏待人,也不可以收賄賂,因為他們的工作是代表神在地上的審判。巴不得每個國家的法官們都有這樣的心思去施行審判。

約沙法出巡民間的範圍從別是巴到以法蓮山地,別是巴在猶大國的最南部;以法蓮山地本在北國以色列的境內,可能因為兩個交好,所以只要亞哈或其繼位者沒反對,他也去那裡引導民歸向耶和華。可見他的心充滿了服侍神的熱誠,若在今日,會不會是一位大佈道家呢?我們不要以為每個神的僕人,那些祭司和利未人生來就是敬虔的。他們雖然因為被揀選,但是他們也很需要有人去鼓勵他們。所以約沙法這樣親自教導百姓,立他們為耶和華判斷,聽民間的爭訟,又教導他們,對他們而言是很大的鼓勵,因為覺得王重視他們的職份。約沙法也有好像以西結先知的異象,告訴那些負責的人,要學做守望的人,警誡那些來爭訟的人。約沙法王分派猶大支派的人管理屬王的事,分派利未人做官長,壯膽辦屬神的事。

在想要奪回拉末一戰上,亞哈陣亡,他的兒子亞哈謝繼位做以色列王。他學傚亞哈的惡行,不僅拜耶羅波安立的牛犢,也繼續拜巴力。以利亞殺死了450個拜巴力的假先知,現在又有新的巴力先知了。雖然以利亞已經在迦密山上向亞哈和以色列百姓顯明,唯有耶和華才是真神,巴力根本是個假神。但是以色列王依然要拜這個已證明是假的神明,亞哈謝如此行惡,使以色列百姓繼續陷在罪裡惹動神的怒氣。從約沙法拒絕亞哈謝的建議,讓他們的僕人一起坐船去運金子一事,可見約沙法己經領受神的警戒,不再重蹈覆轍。有時候要拒絕信仰不同的朋友一起做事,真的很難,很需要從神來的智慧。

亞哈謝做王才兩年,但是在神的眼中是一個行惡的王。行惡不是指他謀殺或貪污或虐民,在神的眼中,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就是行惡了。所以我們不要說自己不是罪人,我們有誰一出生就懂得敬畏神呢?就像大衛說的:「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詩51:5)」因此,我們都當到神面前求恩典,讓耶穌的寶血潔淨我們,並且學習過一個敬畏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