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下 20:3 約沙法便懼怕,定意尋求耶和華,在猶大全地宣告禁食。
閱讀經文:〈歷代志〉下 20:1-37
提到隱基底,可能大家都記得,那是大衛逃亡時住過的地方。因為那是在猶大曠野裡唯一有水泉之處。隱基底位於猶大曠野的盡頭,不僅是猶大人逃亡的躲避之處,也因它位於猶大境的東南邊緣,所以又是猶大國的後門。這一帶的地勢有曠野,有山寨,有水泉,也有山地。在約沙法晚年時,摩押人、亞捫人和米烏尼人聯合進攻猶大,面對強敵壓境,約沙法要如何[應對?
約沙法是一個很勤奮的王,做王不久,他就奮勇自強,不僅防備北國以色列人,且安置軍兵在猶大一切堅固城裡,又安置防兵在猶大地和他父亞撒所得以法蓮的城邑中。他在猶大建造營寨和積貨城,又在猶大城邑中有許多工程,又召集勇士,以致於非利士人和阿拉伯人都來朝貢。以色列王亞哈也邀他一起出兵去打亞蘭。所以他不是沒有兵力,也不是一個膽怯的王,但是當他看到那麼多的敵軍一起來襲時,約沙法也懼怕了。
一個有神同在的王,蒙神祝福的王,也只是一個人。是人就會有懼怕,只是願不願意承認,或是還沒有碰到巨大困擾的差別。當約沙法懼怕時,他為我們設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不是像亞撒去求亞蘭的幫助,而是定意尋求耶和華,在猶大全地宣告禁食,尋求耶和華的幫助。約沙法在神面前坦承“我們無力抵擋這來攻擊我們的大軍,我們也不知道怎樣行”,這叫“自知之明”。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多少斤兩,才不會被無知所敝,而盲目行事。承認自己軟弱,承認自己有限,承認自己不知道,並不是羞恥,因為這是人的本相;反而為了面子而逞強的人,往往把事情弄得一團糟。
約沙法不靠他的勇士和堅固的防禦工程,反而定意尋求耶和華神。他站在聖殿的新院前,在禱告中提及神與所羅門立的約:“倘有禍患臨到我們,或刀兵災殃,或瘟疫饑荒,我們在急難的時候站在這殿前向祢呼求,祢必垂聽而拯救,因為祢的名在這殿裡”。約沙法如此行,他的榜樣使猶大各城都有人出來尋求耶和華。這也反應了約沙法派人到各城鎮去教導百姓敬畏耶和華的工作,真的產生了效果。這就是神為何千方百計地想讓亞哈明白,祂才是唯一的真神。因為一個領導者的作風,深深影響著百姓的生活。
神要他們迎敵,卻不要他們爭戰,因為爭戰乃在乎耶和華。神回應約沙法:“勝敗不在乎你們,乃在乎神”。一個人一生只要能明白這一點,記住這句話,我想他就已經很有智慧了。但是神還是要約沙法去迎敵,去擺陣,不是為了爭戰,是為了什麼?接著我們就看到約沙法的信心,他鼓勵眾人:“信耶和華你們的神,就必立穩;信祂的先知,就必亨通”。神有能力,人有信心,這是天下最美的配搭。約沙法不是叫眾人穿上戰袍盔甲,而是讓歌唱的人穿上聖潔的禮服,走在軍隊前面。普天之下,還有用詩班去帶頭打仗的嗎?假如叫詩班員走在軍隊前面,我們的詩班員會不會跑光了呢?
但是就在歌唱的人帶領眾人唱歌讚美神的時候,神就親自擊殺他們的敵人,讓他們互相殘殺。西珥山的人就是指米烏尼人,因為他們住在以東地。亞捫人和摩押人先攻擊米烏尼人,然後亞捫人和摩押人彼此自相擊殺。最後的結果是屍橫遍地,沒有一個逃脫的。那樣多的敵軍,沒有一個逃脫的。這是一個神蹟。
屍首中有許多財物、珍寶,猶大眾人從死屍上剝脫下來的多得不可攜帶,一共收取了三天。第四天聚集在比拉加谷,讚美歌頌神。比拉加谷的意思是稱頌、讚美的意思。再一次因著神的恩典,列邦諸國都懼怕約沙法,約沙法和百姓得享太平。約沙法的生涯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點。但這並不表示約沙法是個十全十美的人,很快我們就會看到,因為他錯誤的決定,讓兒子約蘭娶了亞哈的女兒,幾乎讓猶大滅國。人,都是有限的;再敬畏神的人,也是有限的。因此,我們要明白自己的有限,才懂得在每件事上尋求神的帶領,是最有智慧的選擇。因為倚靠神,是一個永遠不必後悔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