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下28:11現在你們當聽我說,要將擄來的弟兄釋放回去,因為耶和華向你們已經大發烈怒。
閱讀經文:〈列王紀〉下 16:1-20
〈歷代志〉下28:1-27
猶大王:羅波安→亞比央→亞撒→約沙法→約蘭→亞哈謝→(亞她利雅)→約阿施→亞瑪謝→亞撒利雅(烏西雅)→約坦→亞哈斯
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一世)→拿答→巴沙→以拉→心利→暗利→亞哈→亞哈謝→約蘭→耶戶→約哈斯→約阿施→耶羅波安(二世)→撒迦利雅→沙龍→米拿現→比加轄→比加
亞哈斯有一個很敬虔的父親約坦,但是他卻反其道而行。他的曾曾祖父約阿施拆毀巴力廟,又殺了巴力的祭司(王下11:18),但是亞哈斯竟重鑄巴力的像,在欣嫩子谷燒香,用火焚燒他的兒女,並在丘壇上、山岡上、各青翠樹下獻祭燒香,效法外邦人所行可憎之事。有的人認為那是學摩押人向假神基抹獻祭。在三王(以色列王約蘭、猶大王約沙法和以東王)去聯合攻打摩押時,摩押王在兵敗如山倒時,在城上把自己的長子獻為燔祭。因此以色列人遭到神的大怒,三王才退兵(王下3:27)。亞哈斯那時面對以色列王和亞蘭王的攻擊,自知無法取勝,可能以為把自己的兒女經火,可以求得摩押假神基抹的幫助,卻沒想到觸犯了神的大忌。
亞蘭人攻擊猶大,佔据以拉他。以拉他位於紅海北部亞喀巴灣的頂端,這裡是亞拉巴路的起點,從阿拉伯半島南部和埃及直達腓尼基的路線由此經過,是兵家必爭之地。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繞行曠野時在西珥山住了很長時間;他們遵循耶和華的吩咐,離開以掃子孫所住之地,從亞拉巴路經過以拉他、以旬迦別,轉向摩押曠野。大衛征服以東時,一併奪得以拉他;所羅門在紅海的商船以此為基地。猶大王約沙法試圖在此恢復航業,但他的船卻毀壞了;在亞哈斯時,以他拉被亞蘭奪去。後來又被以東搶走。
〈以賽亞書〉第七章形容此時,亞哈斯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因為以色列和亞蘭的攻擊,他們的心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溝頭,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亞哈斯,對他說:『你要謹慎安靜,不要因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的火把頭所發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裡膽怯。因為亞蘭和以法蓮,並利瑪利的兒子設惡謀害你,說:「我們可以上去攻擊猶大,擾亂他,攻破他,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上池的水溝頭」指的是水道的末端,「漂布地的路上」是指希西家尚未建的水道之路。當時耶路撒冷的水來自汲淪溪的基訓泉(所羅門在此被膏為王),再藉導水管引入城內的蓄水池。此水管又被稱為西羅亞水道,也輸送水到城內作漂布用。因此這水道之路又被稱為漂布地的大路上。意即,當亞哈斯去巡視水源時,以賽亞奉命去找他。
神把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稱為:“這兩個冒煙的火把頭”。雖然他們籌謀立他比勒的兒子取代亞哈斯,讓亞哈斯害怕得很;但是神說:他們所謀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賽7:7)。「冒煙的火把頭」是指已經燒完的火把,只剩下餘煙,沒有威力,不起作用,所以不用懼怕他們。但是亞哈斯顯然不相信以賽亞先知的話,因此先知叫他求一個兆頭,他卻假意說他不求,他不要試探神。就是在這時候,先知說:“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在孩子長大以前,亞蘭和以色列北國必不能再威脅猶大。神說:“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可惜神給亞哈斯的這番鼓勵和安慰全然不起作用,他壓根兒不信。
“亞蘭王和以色列王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圍困亞哈斯,卻不能勝他”;神幫助他,他卻不相信神的話。所以神把他交在亞蘭王和以色列王手裡。以色列王比加在一天之中,殺了十二萬猶大的勇士,王的兒子瑪西雅,及兩個大臣,損失十分慘重。以色列人擄掠了猶大人連婦女帶兒女共廿萬,又搶奪了許多財物。幸好神叫先知俄德去警告以色列人。以色列的幾個族長出面阻攔,因為從神那裡已經有烈怒臨到以色列人,他們才善待那些被擄之人,釋放他們回家。
亞哈斯經歷了這些事,卻不肯聽從以賽亞的勸告,反而去求亞述王幫忙,拿聖殿和王宮的金銀去送給亞述王。亞述王幫助亞哈斯打敗亞蘭之後,叫亞哈斯去大馬士革見亞述王提革拉比列色三世。亞哈斯在大馬士革看見一座壇,就照壇的規模、樣式、做法畫了圖樣,送到祭司烏利亞那裡,叫他複製一個。現在我們看到什麼叫做“上樑不正下樑歪”了。這位祭司竟然順著亞哈斯的心意,把整個聖殿改得面目全非,最後還封鎖了聖殿的門。有人認為亞哈斯王此舉是因為亞述人貪得無厭,因此想在聖殿中隱藏一些財物,遮人眼目。因為猶大淪為亞述的附庸國之後,亞述反而大大地欺凌猶大。以東人和非利士人攻擊猶大,亞哈斯請亞述幫忙,亞述不但不幫忙,還更加欺負他們。
亞哈斯王其實是個頭腦不錯的王,他遺傳到他祖父亞撒利亞的科學頭腦,做出亞哈斯日晷,一個利用太陽的投影來設計的計時器。希西家後來就是用亞哈斯日晷,向神求兆頭。這儀器可能是以階梯的形式來量日影,從物體的影子投射在階梯不同的位置上來量度時間。亞哈斯可能因為太聰明了,總想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事情,因此聰明反被聰明誤,到最後被亞述欺負得叫苦連天。亞蘭王敗給亞述,亞哈斯卻去拜亞蘭人的偶像;神願意幫助他,他卻不肯接受,總以為自己的辦法最好。到最後給了錢還是不討好,被亞述欺負得抬不起頭,實在可憐。
亞哈斯死的時候,被葬在耶路撒冷城裡,沒有送入以色列諸王的墳墓中。一個渺視神的王,至終連以色列諸王的墳墓都沒資格進去。他兒子希西家接續他做王。從亞哈斯王的一生,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功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