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下 23:3王站在柱旁,在耶和華面前立約,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遵守他的誡命、法度、律例,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眾民都服從這約。

閱讀經文:〈列王紀〉下 23:1-30   /   〈歷代志〉下 35

猶大王:羅波安→亞比央→亞撒→約沙法→約蘭→亞哈謝→(亞她利雅)→約阿施→亞瑪謝→亞撒利雅(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瑪拿西→亞捫→約西亞

在耶羅波安做第一任北國的以色列王時,他造了兩個金牛犢。神派了一位神人從猶大去伯特利警告他,並且預言:“大衛家裡必生一個兒子,名叫約西亞,他必將丘壇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燒香的,殺在你上面,人的骨頭也必燒在你上面。(王上13:2)”神的預言何等準確,連約西亞的名字都在預言之中。在預言發出的三百多年後,約西亞不但拆毀焚燒耶羅波安所的壇,殺假祭司,並且打發人將墳墓裡的骸骨取出來,燒在壇上。死人一般被認為不潔淨,將人的骸骨燒在祭壇上,是一種污穢異教祭壇的作法。

約西亞在位時所做的一切讓我們看到當時異教的風俗何等盛行:不僅拜巴力和亞舍拉,還向日、月、行星並天上萬象燒香。他們在聖殿裡拜巴力和亞舍拉以及天上的萬象,聖殿裡還有給孌童住的屋子,給婦女為亞舍拉織帳子的地方。在城裡山上,從所羅門到亞哈斯、瑪拿西、亞們為異教所築的丘壇,約西亞都把它們污穢了。欣嫩子谷是指在耶路撒冷以南的一個山谷,靠近耶撒冷城的哈珥西門口。亞哈斯和瑪拿西曾經在此向假神獻上自己的兒女,把他們活活燒死,因此又得名“陀斐特”,即焚燒之處。此處也拿來作為崇拜摩洛之處,神曾經藉著耶利米先知宣告此地將不再稱為欣嫩子谷或陀斐特,而要稱為“殺戳谷the Valley of Slaughter”(耶7:32),因為他們在這裡流無辜人的血。在約西亞王褻瀆那神龕,並禁止在那裡獻祭之後,這地方成為焚燒犯人、動物屍體和廢物的地方。因此欣嫩子谷日後被用作“地獄”的同義詞,猶太人的傳統曾把此地作為地獄的入口。

約西亞王呼召猶大人過逾越節。大家可能還記得,希西家王也曾經帶領百姓守逾越節。為何在這裡說“自從士師治理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王、猶大王的時候,直到如今,實在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或許因為希西家過逾越節時,因為潔淨聖殿來不及在正月過,所以晚了一個月;祭司不足,也有許多人尚未潔淨自己就守逾越節,因此希西家為他們禱告,求神饒恕。在〈歷代志〉下35章裡,記載了約西亞在正月十四日守逾越節,一切都合乎律法的教導。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把約西亞過的逾越節作為真正的過逾越節。

在希西家做王時,亞述還十分強大,巴比倫剛剛興起;但是在西拿基立被殺之後,接續的幾個王都十分平庸,亞述的政治十分不穩定。大約此時,尼布甲尼撒的父親尼布普拉撒在巴比倫奪得王位後,與瑪代人聯合進攻亞述,主前612年亞述首都尼尼微被徹底毀滅,亞述人逃到敘利亞(亞蘭)的哈蘭建立首都。在主前609年春末,埃及法老尼哥二世想經猶大進軍去攻擊亞述,不料約西亞從中阻擋。約西亞不聽尼哥二世之勸告,“猶大王啊,我與你何干?我今日來不是要攻擊你,乃是要攻擊與我爭戰之家,並且神吩咐我速行。你不要干預神的事,免得他毀滅你,因為神是與我同在。(代下35:21)”在這件事上,約西亞並沒有求問神;當尼哥二世說這是出於神的命令時,約西亞還是不肯收手。最後被弓箭手射中而死。

約西亞的死使猶大人十分悲哀,耶利米約西亞作哀歌,所有歌唱的男女也唱哀歌追悼約西亞,直到今日,而且在以色列中成了定例(代下35:25)。可見他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君王。約西亞盡心、盡性、盡力地歸向耶和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可惜因為瑪拿西作惡太甚,以致於神的憤怒無法止息。罪債一定要還清,否則神的公義無法得到滿足。這就是為何耶穌要為世人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原因,因為神的公義使有罪的人與神隔離,唯有罪債償清,人才能與神和好,重享真正的天倫。在約西亞的兒子約哈斯作王時,神的憤怒也開始發作。所以千萬不要渺視神的公義,罪的代價何等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