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記〉  14: 11 我還是強壯,像摩西打發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爭戰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

閱讀經文:〈約書亞記〉  14: 1-15

相信每一個超過六七十歲的人聽到迦勒的話都會羨慕不已。當別人正感到日頭、光明、月亮、星宿變為黑暗,眼睛看不清楚;街門關閉,推磨的響聲微小,耳朵聽不見;人怕高處,路上有驚慌,杏樹開花,蚱蜢成為重擔,膽子變得很小;銀鏈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損壞,血管狹窄、心臟、腎都不好使了;他在八十五歲時依然擁有四十歲的力量,何等令人羨慕。

在約書亞讓以色列的九個半支派拈鬮分地業時,迦勒勇敢地提出了他的要求。他向約書亞提出神當年藉著摩西給他的應許:「你腳所踏之地定要歸你和你的子孫永遠為業,因為你專心跟從耶和華─我的 神。」或許有的人覺得一旦信了耶穌,就會變得懦弱,什麼都不敢講的好好先生或鄉愿,但是迦勒給我們看到的榜樣,是勇於為自己爭取的榜樣。迦勒為何有這樣的信心和勇氣呢?因為他對神的信心非堅定。

在他四十歲時,摩西選了十二個探子去迦南地。他是其中之一。當其他的十個人都散發著不利的言論時,只有他和約書亞挺胸而出,對百姓說:「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極美之地。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並且蔭庇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民14:7-9)」

迦勒和約書亞的信心有幾方面。第一,神的應許是真實的,那地真的是流奶與蜜之地。第二,神的第一個應許既是真實,第二個應許便有可能也是真實,祂要同在,把地賜給以色列人,如同帶領他們過紅海。第三,因此,不可因為害怕那地的居民就背叛耶和華神。不要把人看得比神還大。這就是迦勒和約書亞的信心,也是我們應當持守的信心。我們天天都面臨考驗,究竟是要倚靠自己,還是倚靠神?倚靠自己便會有說不完的困擾和愁煩,倚靠神便有從神來的平安和福氣。

在〈民數記〉裡,神說:「惟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民14:24)」因此,摩西跟迦勒說:「你腳所踏之地定要歸你和你的子孫永遠為業,因為你專心跟從耶和華我的神。」你有沒有發現,神的祝福不僅及於迦勒,更臨到他的子子孫孫?所以一個人的信心不僅是讓他蒙福,連他的子子孫孫也要蒙福,這就是神無限的恩典。

我們怎樣得知約書亞南征北伐迦大約多少年呢?答案就在迦勒的話裡。迦勒四十歲做探子,隨後跟著以色列人又走了卅八年的曠野。有信心的偉人也會被沒有信心的人拖累,因為我們是過群體的生活,所以有罪難免要一起承擔,但是時候到了,神就會兩者分開來。所以行義不要灰心。迦勒求地時已是八十五歲,減掉七十八年,正好是七年,有可能就是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征戰的日子。也有認為這只是南征的年數,北伐也是七年,共十四年。

根據李道生牧師《舊約聖經問題總解下》的解釋:「亞衲-意即巨人,此族的人身體強壯高大。亞伯拉罕時代,他們住在迦南的南方, 即利乏音族。以色列人從埃及進迦南的時候,恐怕觸動他們, 不敢往前行走。按約書亞所記,希伯崙之族長 爲亞衲族的後人,亞衲族的始祖是亞伯,因而稱希伯崙城爲亞巴城當約書亞戰勝迦南時,將以色列山地所有之亞衲族人,盡都 消滅殆盡,並毀滅其城邑,只有少數遺留于非利士人之迦薩、迦特、亞實突些三 城邑,而與非利士人連合。約書亞將亞衲族的基列亞巴城給了迦勒,迦勒就把亞衲族的三個族長從那裏趕出去了。」在信心的眼光裡,除了神,沒有別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