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榮牧師主講

我們處在嚴峻的時期,此刻我正在我的家中,位於劍橋北部的地方,因為英國政府抗疫剛頒布的限制令,你也知道英國是這場瘟疫的重災區,當然全世界的人都陷於這場災難中。這病毒在全世界帶來間接性的傷害非常嚴重,經濟困境使許多人失去他們的工作。我的預感是,在你的國家,貧窮的人是在這場瘟疫中深受傷害的,我們要紀念在這期間所有受苦的人。

盼望短缺的世界

我非常感恩有機會參加這個非常鼓舞人心的研討大會,我要講「訴說我們心中盼望的緣由」,盼望是最切身的題目。對世界各地許多人來說,或許包括一些正在聆聽這個講座的人,我們正在面對盼望的短缺,我們生活中熟悉的事都被搖動了,在這非常時期內是非常容易失去盼望的,例如:這個新冠病毒以一個非常新穎又強大的方式攻擊我們,甚至帶來死亡的威脅。我們都知道我們都會死去,但是這與我們目前所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因為突然間,我們發現死亡可以突然來臨,而且令人非常痛苦。所以我們要問,「哪裡可以尋見盼望?」

彼得在他的一封書信告訴我們,那封信是寫給那些在逼迫當中跟隨耶穌的門徒,彼得說:「我們若是基督徒,我們已經藉著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被重生,有活潑的盼望」,緊接著這句話,他提醒讀者這並不表示他們不會受苦,這是我們要注意的非常重要的一點,基督徒並不免於受苦。

耶穌的復活如何為我們帶來盼望,你知道嗎?

比如說,身為一個基督徒的事實,並不必然保證我們不會感染新冠病毒。當然,我們都應當採取所有當有的防範措施,來保護我們的家人與鄰舍,但我現在要問你的問題是,「耶穌的復活如何為我們帶來盼望,你知道嗎?」彼得在這裡所用的字句是相當衝擊人心的,他說:「我們若是耶穌的門徒,我們已經被重生,有活潑的盼望,這不是理論上的盼望,而是活生生的盼望,這盼望能在最艱難與絕望的處境中,抓住我們的心」。

死亡是可怕的,因為我們都想要活著;死亡是恐怖的,因為在我們對於它的理解,它是生命的終點。但是耶穌戰勝了死亡,並且耶穌提醒我們,我們若跟從祂,我們肉身的死亡是不可怕的,因為那不是我們想像的那種終點,藉著耶穌的死,祂親身了擔當了罪所帶來的審判,並且祂藉著從死裡復活的大能,戰勝了死亡。祂在一段時間內多次向跟隨祂的人顯現,就升回天上回到父神那裡。我們看《聖經》就可以幫助我們明白,為什麼死亡是可怕的,按照《聖經》的教導,人類的死亡,是我們悖逆上帝的後果,是我們拒絕上帝的道路而偏行己路的後果。

讓我為你描繪一幅景象 

讓我為你描繪一幅景象,讓你明白基督為了拯救我們脫離死亡與死亡的恐懼,他做了什麼。你有一個孩子,屬於那些被蜜蜂叮咬的話是會死去的人,這是一種很嚇人的情況。有一些人如果被黃蜂或蜜蜂叮咬的話,他們是會死去的。我要你想像,你的孩子的身體不單有這樣的情況,而且這是從你遺傳下來的,所以你也屬於那一類的人。

你想像你到一個海邊度假,你和你的孩子享受相處的時刻。就在你們休閒玩耍、傾聽海洋的時候,突然來了一隻黃蜂朝向你的孩子飛去,當這黃蜂即將叮你的孩子,甚至把你的孩子殺死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你為了孩子,你用手護庇你的孩子,你因此而被叮死了,為的是要拯救你的孩子免於死亡,那真正就是按照《聖經》所說耶穌為我們所做的事,祂一生過著完全的生活,祂不應該承受罪惡的刑罰,但祂代替我們承受那痛苦的毒鉤。

但是基督復活帶來的好消息,就是死亡無法吞滅耶穌,祂戰勝了死亡,並在祂的肉身中復活了,祂藉著自己的復活,向我們顯明:「我們相信祂能赦免我們的罪,我們成為祂的門徒。我們也可以非常肯定,在全球大瘟疫下,我們就算死去,也與祂永遠同活」。這就是為什麼基督徒這樣宣告,在我們其中一個比較短的信經——使徒信經,宣告我們相信身體與靈魂的復活,耶穌就是那首先復活的那位。

這場瘟疫正在教導我們的一件事

這不表示基督徒對死亡毫不懼怕,但基督已經叫死亡不再成為我們生命的終點,而是使我們踏入與永生上帝同在的墊腳石,就是與那位在死亡的另一端等候迎接我們的那一位上帝同在。這是好消息。

當然,我們無法控制的一件事,就是這場瘟疫正在教導我們的一件事,這個病毒並不容易控制,並且這病毒會帶來死亡。上帝戰勝死亡,表示祂正在掌權。我們不能戰勝死亡,但上帝能,祂也控制,祂掌管著歷史整個情況,瘟疫的未知數、滑倒的經濟、動盪的政局,祂以祂的聖手掌管這一切,即便我們在忍耐等候瘟疫結束的期間,也不要失去盼望。

如果這場瘟疫讓你認真思考死亡與生命,那是一件好事,我們都需要抽出時間來思考這些事,思想生命最終的意義是什麼,「我該如何預備面對死亡?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要往何處尋找盼望,尋找那能托著我度過茫茫人生的盼望?」我告訴你,就是在基督裡。他今天邀請你來到祂面前,領受罪的赦免,如同彼得所說,重生,得著活生生的盼望,得著使你不灰心地面對現實的盼望,一個能除去對死亡恐懼的盼望。

被活潑的盼望所抓住

我不是說我們若是基督的門徒,盼望就是容易的。一位我喜歡的作家,他形容生命為艱難的盼望,盼望這是對基督徒生活很好的寫照,因為當你成為基督徒,你恍然大悟,明白生命的意義,你恍然大悟明白生命是關於愛的——對上帝的愛,與對鄰舍的愛,你發現我們離開生命真正的意義已經到了多麼遙遠的地步,你發現這個世界極度地不完美,當你成為基督徒後,你會發現這個不完美更為加劇,但你仍然充滿盼望,因為我們的生命已經被那活潑的盼望所抓住了。

你會發現彼得寫給受苦之人的信,要他們常做準備,訴說我們心中盼望的緣由,這是對佈道工作很有趣的看法。有時候,你會遇到一些基督徒,他們會強迫人談論耶穌的事,但基督徒應當展現、突顯盼望的生活方式,甚至使周遭的人都開始問一些問題,比如:「你怎麼會那麼充滿盼望呢?甚至在這場瘟疫生活那樣地艱難,甚至你受了那麼多苦,但你竟然沒有失去盼望?」如果你生活在亞洲許多偉大的國家裡,你在這個時候活出充滿盼望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只有透過親近上帝,才有充滿盼望的可能。

活出盼望的生命

我們如果要充滿盼望,就要在這充滿挑戰的時刻,放慢腳步紮根於三位一體上帝的生命,我們需要重視禱告的生活。當你放慢腳步,重視你在上帝面前的時刻,重視禱告的生活,這需要加上安靜默想,留意上帝透過聖經的話所要對我們說的。你知道單單是這樣的生活,卻是多麼讓人興奮。上帝的選民只有透過敬虔禱告的生活,透過聆聽上帝的話語,在上帝面前忠心的生活,被活潑的盼望抓住的生活,我們才可能做到彼得所形容的那種佈道的工作,隨時做好準備,對人訴說盼望的緣由。

在我成長的非洲有句俗語:「你的生活大聲到一個地步,以致我聽不見你所說的話。」我們的生活應當與這句俗話所要表達的完全相反,我們的生活需要明顯地充滿盼望、溫柔、慈愛,以致我們的鄰舍會開始問我們:「你為什麼會那麼有盼望?」我們要隨時預備好,因為我們已經藉著耶穌基督被重生了,我們有活潑的盼望。

彼得接著說,當人問你,你要用溫柔敬畏的心回答他們。當我們傳講上帝的愛的時候,那是特別有能力的,他們必須在某種程度上親身經歷上帝的愛,因為這是上帝的樣式。上帝不是宇宙霸王,要強迫你進入祂的國度。祂以溫柔與威嚴,邀請我們領受赦罪之恩,邀請我們成為耶穌的門徒,好教我們在這時代的嚴峻挑戰中活出盼望的生命。

西方的教會若不是上帝恩典的托住,似乎已經在衰退中了。如果你是在中國、印尼、新加坡或其他國家,千萬不要犯下這個錯誤,就是把西方與基督教信仰劃上等號。英國已經棄絕了基督教信仰。不論你在電視上看到什麼,不要以為西方等於基督教信仰。你是居住在基督教信仰的新基地,這是我今天之所以相當榮幸能對你演講的原因。

基督教新的基地不是在西方,而是在亞洲,在非洲。你知道上帝的聖手掌管未來。我要提醒你基督教信仰的前提,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亞洲基督徒生活的素質,就在這挑戰重重的時候,我要提醒你,我親愛的弟兄姊妹,你必須活出福音,你必須活出耶穌的福音,好叫人知道,當你傳講耶穌的時候,他們可以坦然無懼地打開他們的心迎接耶穌,因為他們已經在你的身上看見上帝的溫柔和慈愛。

我非常清楚亞洲已經崛起或即將成為領導世界的國家,正如我到訪你們國家的時候,親自見證了你們在許多方面已經遠遠超過西方。我要你回顧當我們思想盼望的時候,當我們思想這場瘟疫對人的生活產生的衝擊,我們是如何使我們的生命進步?當你正走向進步或成為領先的幾個國家時,你將成為哪一種領先的國家?西方的確有許多很好的地方,但我認為西方已經處在岌岌可危的時代中。我們的時代正在哀求有些國家能體現並領先,為所有人帶來盼望及最正面的意義上的自由,這種自由不是單單給有錢的菁英,或一群的人民。

西方與基督不能畫上等號,我們千萬不能混淆這件事。今天在西方,基督教信仰是被藐視、是被拒絕的,在亞洲一些地方,也是如此,有些人甚至是懼怕基督的。我要對各個國家,也許正在聆聽這個大會的政治家和國家領袖說,你們知道你們是偉大的國家,有悠久獨特的歷史傳統,是非常美好、可敬佩的,我正在說的是印尼、新加坡、中國和亞洲許多國家的領袖們,我在提醒你,不要把耶穌與西方混淆的同時,我也要對你說,你不需要懼怕基督。耶穌呼召他的門徒以溫柔對待別人,耶穌不強迫人歸向他,但他邀請他們成為他的朋友,並要成為他的樣式,是一個溫柔、敬畏、使人和睦的人。

祂正在邀請你

耶穌邀請我們,即或個人或民族,這活潑的盼望絕對能在我們文化上的每個層次被理解,絕對不以強迫、暴力加在別人身上,我們以溫柔敬畏的心治理別人,並與別人相處。所以,我實在非常感恩,也非常榮幸能夠對你們以及你們在亞洲這些偉大的國家演講。我的禱告是上帝在這個時刻眷顧你們,使你們能處理新冠病毒帶來的挑戰,並且我禱告你會在這段期間思想盼望,思想耶穌對你發出的邀請,使你重生,有活潑的盼望。當這個異象被所有文化的層面吸取的時候,這個盼望可以帶來亞洲全地彼此尊重彼此不同之處的強大力量。

**2020普世基督教信仰與福音研討大會 文字紀錄  Craig Bartholomew

內文:摘錄自大會信息20201002,未經講員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