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12:5 安逸的人心裡藐視災禍,這災禍常常等待滑腳的人。

閱讀經文:〈約伯記〉12 章

當瑣法講得如此精彩,約伯大概無法可說吧。不!約伯回答的更多,並且更精彩。這種高潮迭起的應對,使約伯記像是章回體裁,在每段的末了,總留伏筆,要知後果如何,請看下回分解,瑣法的伏筆,在第三段有著美好的安慰以後,以「但惡人的眼目必要失明。他們無路可逃,他們的指望就是氣絕。」(約伯記11:20),彷彿是一首交響曲,到了終了戰鼓聲又再催揚。

人性的關懷

老將,約伯,只好上場再度應戰,他也將對方來將痛罵一陣:「你們真是子民哪,你們死亡,智慧也就滅沒了。」(約伯記12:2),又說:「但我也有聰明,與你們一樣,並非不及你們。你們所說的,誰不知道呢?」(約伯記12:3),聖經記錄這麼多人在苦難不得安慰時的情緒之言,證明上帝看重「人性」的軟弱,而且上帝的恩惠與救贖是能透過人性的軟弱來彰顯。軟弱的竹子與堅強的鋼結構可以合搭一座橋嗎?偉大的上帝,正在這裡搭建一個極巧妙的藝術工作。

罵了之後,約伯就迅速地切入他的第一個論點,他提出上帝的智慧與人的智慧不同,上帝的知識與人的知識有很大的差距。約伯的朋友都提出災禍是上帝給惡人的審判,富裕是上帝給人的祝福,約伯提出上帝可以用災禍,也可以用富裕來審判人,災禍與富裕都可以使人離開上帝,他用一個極具啟發性的例子,「上帝……,祂把水留住,水便枯乾;祂再發出水來,水就翻地。」(約伯記12:15),這兩種極端不同的狀況,皆是上帝的審判。水的枯乾,如同人逢到苦境,四周遭困;水的發出,如同人的順利發達,卻帶來翻地的後果。

土石流的機制

我經常問學生:「有聽過土石流嗎?」所有的學生都點頭表示聽過,「那麼土石流是土在流,還是石在流?還是土石一起流?」我追問道。有的學生答土在流,有的學生答石在流,有的學生答土石一起流,其實答案是:「水在流,而且迅速、大量的流,其沖刷的力量超過土層顆粒,或岩層礫石之間的摩擦力,以致土石一起滑落,因此土石流是水在土石之下,或是在土石之間流,導致土石一起流動。」

土石流停滯時,土層會重新排列,原先老舊的表土層轉到下層,新生的礦物層留在上方,這種「翻地」(Overturn earth)是土石流現場所常見的現象。約伯竟然用水流翻地,來對比水的枯乾。如果枯乾代表人的困境,水的發出就類似成功的人,意氣橫發,有錢、有名,或有勢,可以改變周遭,前者眾人避之,後者眾人羨之,約伯提出獲得這些成功的人,有「謀士」、「審判官」、「君王」、「祭司」、「民中領袖」等有能有力的人,都不是真正的成功。人會因成功而改變,甚至變質如翻地,那就不是真正的成功。(轉載自河馬教授網站)

感謝主,藉著張文亮弟兄,一位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的教授的智慧和知識,讓我們在讀〈約伯記〉時倍感生動。今天因著他對本章的一些解釋,讓我們明白何謂水翻地,以及真正的成功之意義。在這章裡,約伯再也受不了朋友一一的指控,他為自己辯白是:“求告神,蒙祂應允的人;又是公義完全人”。而“安逸的人心裡藐視災禍”,好像最近恐怖份子攻擊黎巴嫩、巴黎、肯亞、奈及利亞等地方,就有人開始分析為何恐怖份子要攻擊那些地方。在安逸中的人,沒有受到災難襲擊的人,總以為別人有什麼地方不對,做得不夠好;就像約伯的朋友認為約伯一定有什麼地方犯罪得罪神才遭到這些禍患。

但是約伯指出人若懂得觀察大自然,便可以明白神的主權,神的智慧和人的智慧之不同。觀察走獸和飛鳥可以得知什麼?怎樣與地說話?我們曉得現代的飛機便是許多人觀察飛鳥而得的成就,有人觀察魚而找到游泳快速之法,有人觀察走獸而習得奔跑之密訣,有人藉著觀察昆蟲的習性而知天氣之變化,有人從動物的飲食而找出醫病的草藥,有人因觀察時空而悟出電的道理,這一切都是神隱藏在萬物中之奧秘。而人的智慧便是因著神的啟示,而找出那一點又一點隱藏的知識。人的舌頭最為靈敏,食物一到口中立刻可分辨可食與否;正如我們的耳朵一聽到言語,就知道是出自人或神的智慧。主的羊認得主的聲音。

至於人的所謂成功,在神的眼裡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他把謀士剝衣擄去,又使審判官變成愚人。他放鬆君王的綁,又用帶子捆他們的腰。他把祭司剝衣擄去,又使有能的人傾敗。他廢去忠信人的講論,又奪去老人的聰明。他使君王蒙羞被辱,放鬆有力之人的腰帶。他使邦國興旺而又毀滅,他使邦國開廣而又擄去。他將地上民中首領的聰明奪去,使他們在荒廢無路之地漂流”。所以有誰在祂面前能自誇而不衰敗?人在神的面前怎能不謙虛,不自卑呢?(張文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