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16:19 現今,在天有我的見證,在上有我的中保。
閱讀經文:〈約伯記〉16章
因為約伯不接受朋友們的控訴,所以第三輪的辯論又開始了。還是由年長的以利法開始。提幔人以利法是以掃的後裔,可以想見的,他是一位非常敬虔的老人。所以在以掃的後裔中也有敬畏上帝之輩,並非全然遠離神。他帶著好意來看約伯,希望能幫助約伯,但是在約伯的悲嘆中,他聽出了約伯要找神理論之意,因而大起反感。人怎麼可以在神面前稱義?人怎能說自己毫無過犯?人怎能批評神的作為?遭災之人豈不當反省悔改嗎?怎麼反而指責神不公不義?以利法開始發“義怒”了。
雅各說:“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雅1:20)。神在後來責備以利法和朋友們:“我的怒氣向你和你兩個朋友發作,因為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伯42:7)。以利法為了神而發怒,但是神並沒有因而被感動,反而覺得他亂講話。後來約伯還得為以利法和朋友們獻祭祈禱,他們才得赦免。神在聽他們講話,聽他們的辯論。神也聽我們講話,聽我們的議論。因此主耶穌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太7:1)
以利法可能就是他自己說的:“我們這裡有白髮的和年紀老邁的,比你父親還老”的那位,所以他非常不能接受約伯想要和神理論的想法。這裡好像產生了一點代溝的問題。有時候我對時下年輕人的想法也會感到很驚奇。和我同輩的人大多覺得,現代的年輕人不像我們年輕時那樣埋頭苦幹,想要存錢,有一番作為。時下的年輕人比較會享受生活,只要存了一點錢就去旅行,他們比較懂得生活。不像我們以前總是為了將來而活,無法享受到人生的樂趣。因此聆聽和學習去理解是我們都要學習的功課。
假如以利法試著去明白約伯的難過,或許他能明白約伯心裡的苦和約伯只是想求神指示他究竟他犯了什麼錯誤;但是他沒有,他斷章取義,只聽到約伯要跟神理論。因此他大罵約伯,用的詞句十分刻薄,說他用東風充滿肚腹,類似我們說人家頭腦空空的一樣,與虛空同意。他指責約伯廢棄敬畏,阻止敬虔,意思就是傷風敗俗的言論。假如受苦的人都像約伯那樣大言大慚,這世界還有得救嗎?因此他以為約伯詭詐,約伯的話要定他自己的罪。
第二段的問話方式很像後來神詰問約伯的方式,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其實中心思想就是“你明白什麼是我們不明白的呢”,他覺得被約伯的話壓下去了,所以現在讓他知道自己比他老,懂得比他多。意氣之爭。老人也會有意氣之爭,不容比自己年輕的人把他們看扁了。他指責約伯的靈反對神。這世界上有很多人的靈反對神,但是他們不會像約伯這樣與神對話,求神指示;其實像約伯那樣向神掏心掏肺地訴說,才是真情的禱告。神哪裡需要我們偽裝,我們的心意祂全明瞭。
以利法要用過去所學到的去指教約伯,就是惡人一生不得安寧,以警告約伯要悔改。很多人都認為“老天有眼,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但是把這樣的想法加在一個受苦的人身上,是否太偏激了?因為不見得每一個遭災受苦的人都是惡人。假如我們去探望病人,探到一個程度開口罵病人,很可能會被轟出去吧。但是要接受這樣的定罪,約伯的心中一定更苦了。神給我們有兩個耳朵一個嘴巴,想必是要我們至少聽兩次,講一次。學習聆聽,從而去理解他人,不斷章取義,並不是簡單的功課,你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