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7:7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這所謀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

閱讀經文:以賽亞書7:1-9

1烏西雅的孫子、約坦的兒子猶大王亞哈斯在位的時候,亞蘭王利汛利瑪利的兒子以色列王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卻不能攻取。 有人告訴大衛家說:「亞蘭與以法蓮已經同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

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溝頭,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亞哈斯對他說:『你要謹慎安靜,不要因亞蘭王利汛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的火把頭所發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裡膽怯。 因為亞蘭和以法蓮,並利瑪利的兒子設惡謀害你, 說:「我們可以上去攻擊猶大,擾亂他,攻破他,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這所謀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 原來亞蘭的首城是大馬士革,大馬士革的首領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必然破壞,不再成為國民。 以法蓮的首城是撒馬利亞,撒馬利亞的首領是利瑪利的兒子。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

「烏西雅的孫子約坦的兒子猶大王亞哈斯在位的時候、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以色列王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卻不能攻取。」(7:1) 這是歷史書的寫作方法。約坦前半段與父親烏西雅一同作王治理猶大,後半段與兒子亞哈斯一同治理。烏西雅王崩的那一年,就是主前的740年,亞哈斯在位的時候是主前736年,所以從烏西雅到亞哈斯作王,中間只有五年,但是在這五年裡,猶大已經進入了一個極深的管治低谷裡。烏西雅的太平盛世很快便過去,亞哈斯登基的時候國家正面對一個很大的危機,北方的亞蘭和以色列國竟然聯盟要上來攻打耶路撒冷。

當時亞述帝國正在興起,要向南征討列國,首當其衝的就是亞蘭和大馬士革。他們為了抵抗亞述強大的攻擊便結盟了,但是他們又擔心南面的猶大使他們腹背受敵,所以南下耶路撒冷去推翻大衛家,建立一個與他們能夠結盟的傀儡皇帝,這樣三國便可以聯合起來對抗亞述帝國。

「有人告訴大衛家說、亞蘭與以法蓮已經同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7:2) 軍隊起動,大家的心就跳動。先知用一幅生動的圖畫來描述,好像樹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搖擺得很厲害,整個猶大進入恐慌裡面。此時,「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溝頭、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亞哈斯。」(7:3) 為甚麼要到上池的水溝頭?原來當一個城被圍困的時候,供水的問題是最重要的,亞哈斯到上源的水溝頭去是要看國防最基本的設施,他完全是一個守城的心態。

以賽亞給我們看到的第二幅圖畫,就是以賽亞的兒子,名叫施亞雅述。雅述是回轉的意思,施亞是餘種的意思,先知帶著兒子到處走,他兒子本身就是一個兆頭。他先知的宣告雖然是一個審判的宣告,但是審判當中有應許和盼望:大樹都被砍下來,只剩下這些聖潔的餘種,但是有一日他們要歸回重建猶大的國土。這裡以賽亞帶著兒子來見亞哈斯王,「對他說,你要謹慎、安靜、不要因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的火把頭所發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裡膽怯。」(7:4) 第三個圖畫就是他們好像火把頭,熱烘烘地從北方來攻打耶路撒冷。但是當他們的燃料燒盡,火把頭就會熄滅,所以不用害怕他們。神知道他們的計謀,把真相顯明出來,他們「說:我們可以上去攻擊猶大,擾亂他,攻破他,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7:6)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這所謀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7:7) 這就是先知的宣告,下文就是解釋。「原來亞蘭的首城是大馬色、大馬色的首領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必被破壞,不再成為國民。)」(7:8) 以法蓮即以色列之意,為以色列的代表。神對他們的全境完全掌握,知道六十五年之後,整個以法蓮會成為荒廢之地,大部分的國民會被擄。神要讓他們知道,以法蓮必定會敗亡,所以不需要為眼前的火把頭顫兢。「以法蓮的首城是撒瑪利亞、撒瑪利亞的首領是利瑪利的兒子。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7:9) 神提醒他們,面對危機首先要有安穩的信心。當有風浪衝擊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本能的搖動,但是如果我們心裡恐慌,恐慌便會帶來更大的恐慌,因為恐慌是有感染力的。神要求他們第一要站立得穩,相信在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的國土會被破壞,所以眼前的危機,不要太懼怕,神在全地掌權,所有事態的發生不會在神的意料之外,祂全都知道。

亞哈斯除了到上池的水溝頭去視察供水的情況之外,其實他心裡已經有很多計劃,包括他會派使者向亞述求救,並且要與亞述結盟,出賣自己民族的利益。他不去倚靠神,卻依靠一個欺負自己的亞述帝國,結果任憑亞述魚肉,要大量進貢,差不多要被剝掉他的皮。(靈糧堂何傑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