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 7:12     撒母耳將一塊石頭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間,給石頭起名叫以便以謝,說:「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

閱讀經文:〈撒母耳記上〉 7:1-17

在〈士師記〉裡的最後一個士師是參孫,接下來的士師是以利,再來是撒母耳,撒母耳是最後的一位士師。參孫生前和非利士人單打獨鬥了廿年,做了以色列人的士師廿年。但是參孫死後,以色列人依然去拜迦南人的偶像。我們不知道以利做四十年士師(撒上4:18)時有何作為,只知道他放縱兩個兒子行惡,搶奪神的祭物,又和會幕前伺候的婦人苟合。有這樣的祭司,百姓也不想去會幕獻祭了,怎能敬拜神呢?因此情況就像〈士師記〉裡說的:「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當以色列人任意而行時,神就把他們交在仇敵手中,而此時的仇敵還是非利士人。

參孫死後,雖然非利士人元氣大傷,但是最怕的參孫已經死了,他們當然更加肆無忌憚了。因此在以利的時代,非利士人成為當時壓制以色列人的仇敵。經過約櫃一事,非利士人有點顧忌了,但還是虎視眈眈,想要找機會修理以色列人。約櫃留在基列耶琳的時間有廿年之久(英文是it was there twenty years. And all the house of Israel lamented after the Lord.)「過了二十年,以色列全家都傾向耶和華」,這句話會讓人誤會以為以色列人都歸向神,不拜偶像了,那麼撒母耳又何必叫他們除掉外邦的神?在新譯本裡譯為:「有二十年之久,以色列全家都痛悔尋求耶和華。」

這時撒母耳長大了,以利和他的兒子都死了,以色列全境的人都知道神揀選了撒母耳為先知、大祭司和士師。士師中同時擁有這三種身份的只有撒母耳。撒母耳開始執行任務,對以色列全家說,若想一心歸順耶和華,就要除掉外邦的神,包括巴力和亞斯她錄,如此神才會救他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現在世界上有很多人主張萬宗歸一,意即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樣的,所以一起敬拜就可以了。但是撒母耳說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則,要歸向耶和華神,必須「一心歸順」,不可以三心兩意,又拜這個又拜那個,好像妻妾成群。《聖經》裡經常把神和人的關係比喻成婚姻,是一夫一妻的,在婚姻之外有性關係就為淫亂;在耶和華神之外拜別的神明,是屬靈的淫亂。所以第一個原則,是一心歸順。

第二個原則是除掉外邦神及迦南人的神明。坊間有些宗教,什麼偶像都拜,連耶穌像也擠在眾偶像之中,以為這樣萬無一失。事實上,耶和華神從來不會住在偶像之中。所以要歸向耶和華神,就要除去所有的假神,才有可能專心敬拜耶和華神。就好像婚後就不可以再有任何談感情的異性朋友。現在還得包括同性朋友了。愛情就得專一,才能專心去愛;神的要求也是如此。有的人在求神幫助時或醫治時,又去廟裡求符,又向耶和華神禱告,想要腳踏兩條船,這是不對的。這樣的心思怎能求得神的憐憫?以色列人此時希望能從神得到拯救,便紛紛除掉假掉。

「米斯巴」原意為「守望塔」,是便雅憫支派的城邑(書18:26),為當時宗教政治中心(士20:1),把守著猶大山地和以法蓮山地之間的南北主要通道。撒母耳帶領他們在米斯巴行了一個很重要的儀式。在當時的以色列,水是非常寶貴的,尤其在以色列的南地裡,大部份都是沙漠,沒有水就活不下去,有水才能活,所以水視同生命般地重要。打水澆在耶和華面前,象徵他們願意把自己的命傾倒在神面前,向神表明他們的忠誠,願意離棄偶像,把自己的性命交給神。因為水一旦倒出去就不能再收回來,表明他們歸向耶和華神的決心。接著又禁食認罪。

我們看到,因為撒母耳對神的忠誠,以色列人有了新的盼望,他們要求撒母耳「不住地為他們呼求神」來救他們。他們相信神會垂聽撒母耳的呼求。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有迫切的需要時,會去找一個你覺得神會聽他禱告的人幫你禱告?以利沒有給以色列人這樣的信心,但是撒母耳重新給了以色列人希望,因為他敬畏神。

但是就在撒母耳獻祭時,非利士人上來攻擊以色列人。這時的以色列人全心全意在悔改認罪,可以說是他們的「贖罪日」,也是完全沒有防備的時候。但是因為他們已經悔改歸向神,神就幫助他們。常常在我們轉向神時,撒旦也會來攻擊我們。例如有的人受洗前後有一些事不順利或身體不舒服,都是因為撒旦的攻擊。但是,我們要記得,神看顧保守屬祂的人。

奇妙的是,神所發的雷聲會驚亂非利士人,卻不會驚亂以色列人。正像以前約書亞打仗時,大冰雹打死他們的敵人,卻不會打死以色列人。在同一個地方,同樣的事情,卻有兩種不同的果效,這就是神奇妙的作為。在1973年,埃及和敘利亞聯合阿拉伯聯軍,在以色列的贖罪日,從南北兩邊攻打以色列,情況十分危急。但是就像撒母耳這一仗,以色列人不僅打敗非利士人,也收回非利士人所取去的以色列人的城邑,從以革倫直到迦特,都歸以色列人了。1973年的贖罪日之役,以色列往北不僅取回戈蘭高地,幾乎攻到大馬士革;向南則越過原來的停火線蘇伊士運河;若不是聯合國停火令生效,就打到開羅了。

撒母耳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間立了一塊石頭為記,起名為「以便以謝」,意思是:「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從此,非利士人就被制伏,不敢再入以色列人的境內。撒母耳做士師比其他士師都認真,每年四處巡行去審判以色列人。可以說是最稱職的一位士師。他讓我們看到一條很重要的屬靈定律:以色列人只要悔改歸向神,神就使他們無仗不勝;我們也是一樣,若專心歸向神,人能把我們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