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33:6 我在神面前與你一樣,也是用土造成。
閱讀經文:〈約伯記〉33章
這整篇文章行雲流水,其實有點像詩歌。以利戶一開始用很正直的口吻和約伯說話,自認與約伯平等,都是神用土造成的人。但是在第六節裡,英文裡有一句Truly I am as your spokesman before God,意思指他願意做約伯的中保,在神面前為他辯護。因此他強調,他必不用威嚴驚嚇約伯,也不用勢力壓約伯。他先表達對約伯的善意,表明他與前三位老者不一樣。
但是很快地,他就像約伯其他的朋友一樣,指責約伯的話說得不對,因為神比世人更大,所以人不應該與神爭論。但是在我的經驗裡,我覺得你若相信有神的存在,難免要和祂辯一辯,因為人的心太淺,人的眼看得太近。我們需要毫無畏懼,才能真的來到神面前傾心吐意。因為“愛裡沒有懼怕”,正因為我們對神的愛有把握,我們才敢像孩子來到父母面前一樣,又傾訴又爭論。倘若你不相信有神,你就不會花力氣去跟神爭辯了。唯有當你心裡有神的存在時,你才會找祂爭論。因為你希望能夠明白一些事情。我們跟神爭論時,其實並不是要贏,而只是想讓自己和神之間毫無阻礙,不希望有誤會,不希望有懷疑。所以要和神把話說個清楚。朋友之間,有時不也如此嗎?你希望的不是輸贏,只希望彼此之間沒有隔閡。
所以約伯才敢據理力爭,因為他相信神的愛。當我們讀〈詩篇〉時,也會發現大衛在神面前毫無保留,什麼心思意念,好的壞的,生氣或失望,感謝或悲哀,他什麼都講,因為他相信神的愛,他不願意對神有任何隱瞞。不管是對或錯,都是最真實的情感。我相信那就是神所求於我們的,不要隱瞞,因為沒有用,神一切都明白,什麼都知道。你向祂隱瞞做什麼呢?難道你不說,祂就不知道嗎?我相信,神希望我們知道祂對我們的愛毫無保留;也希望我們對祂的愛,毫無保留。
以利戶和其他三個朋友的盲點在於,他們對神的認識非常理智。他們都說得很對,神比世人更大,神是聖潔的,神是不會犯錯的,無可指責的;人在祂面前不能稱義。這些知識都對,但是其中沒有對父親完全的信託和倚靠。小孩子若被人欺負,回家看到父親,父親是否希望孩子把一切都說出來呢?若是孩子站在遠處說,我的父親很厲害,我的父親何等有能力,我的父親怎樣怎樣,卻不敢飛奔過去,抱著父親大哭一場,那麼父親可能會很失望。因為孩子不知道他的愛。
以利戶數算約伯的苦:他被懲治,骨頭中不止地疼痛,因而厭棄食物、厭惡美味,人漸消瘦,骨頭都凸出來,魂近於深坑,生命幾乎要滅亡。但是以利戶指出,這不是絕望的時候,因為神有能力救贖他,只要他知道自己犯了罪,顛倒是非,神的救恩就會臨到。這些是知識,而不是對神的認識。很多人讀了《聖經》都有這方面的知識,但是沒有對神的認識,沒有和神的關係,所以就流於空談。
以利戶比較會用心理學,所以他向約伯投其所好:“你若有話說,就可以回答我;你只管說,因我願以你為是”,聽起來好像很仁慈,可是一轉口又變得很厲害了:“若不然,你就聽我說,你不要作聲,我便將智慧教訓你”。在假仁慈的背後實際上是驕傲和自大的蠻橫:“你當側耳聽我的話,不要作聲,等我講說”。是不是很凶?尤其是以晚輩對長輩如此言語,他再用言辭說謙虛的話為自己遮掩,也難以讓人相信他真的打從心底敬畏神或尊重人。
約伯愛神,也知道神愛他,這是一種外力不能影響的關係。所以面臨那麼多責難,約伯總是回頭找神,向神訴說。當我們心裡有苦處時,要像約伯一樣,相信神的愛,一心一意奔向天父的懷中,把所有的難處和委曲都告訴祂,因為祂愛我們,唯有祂一切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