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

全世界的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有學過虎克的彈性定律。

虎克(Hooke 1635-1703)出生在英國南部海峽上一座專門關犯人的小島上,那是英國最嚴密管理的監獄所在。

虎克有嚴重殘疾,天生的心肌梗塞,還患有胃痛、頭昏、失眠、神經衰弱、鼻竇炎、氣喘等諸多毛病,而虎克的父親在島上的小教堂裏任職牧師,幫助這些罪性重大的犯人,這是非常辛苦卻收入微薄的工作。他實在不明白為何父親這樣為神犧牲,在偏遠荒島上服事罪犯;讓身為兒子的他必須與貧窮、殘疾、罪犯、孤島為伍,他決心要逃避神。

之後虎克找到機會去著名的牛津大學,他不是去讀書,而是去當工友掃地;他一邊在教室外掃地,一邊專心聽課堂老師講課。一天,他掃到「化學之父」波義耳教室的門口,與波義耳相識,更作了波義耳的助教。1665年,虎克製造了第一部複式顯微鏡,觀察植物軟木塞的薄片,並稱這些小格子為細胞,從此創立了細胞學說。

一天夜裏,一隻老鼠來偷吃他的乳酪,被他抓到了。他在老鼠身上看到一隻跳蚤,把跳蚤捏死後,閒來無事,就把跳蚤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虎克意外發現小小跳蚤的毛的結構,排列的次序,竟是如此美麗。不僅是一種藝術的美,更有一種神聖的美。終於,虎克不得不承認,這是宇宙造物者奇妙的創造。

一個原來逃避神的人,藉著一隻小小的跳蚤,被感動回到神面前。虎克的一生,沒有讀過甚麼書,沒有交過甚麼要好朋友,然而他抓住機會,認真的學,認真的思考,認真的尋求答案,他成了科學史上的發明大王。

更重要的是,在他追尋真理的過程中,他認識了那位創造宇宙的真神:「我知道我所作的每一件事,無論是蓄意或是不經意的,都是在神的影響之下,因此我們更該竭力地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