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9:18-19 / 9:23-26

18 耶穌說這話的時候,有一個管會堂的來拜他,說:「我女兒剛才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她就必活了。」 19 耶穌便起來跟著他去,門徒也跟了去。

23 耶穌到了管會堂的家裡,看見有吹手,又有許多人亂嚷, 24 就說:「退去吧!這閨女不是死了,是睡著了。」他們就嗤笑他。 25 眾人既被攆出,耶穌就進去,拉著閨女的手,閨女便起來了。 26 於是這風聲傳遍了那地方。

馬可福音 5:22-24/5:35-43

22 有一個管會堂的人,名叫睚魯,來見耶穌,就俯伏在他腳前, 23 再三地求他,說:「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使她痊癒,得以活了。」 24 耶穌就和他同去。有許多人跟隨,擁擠他。

35 還說話的時候,有人從管會堂的家裡來,說:「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動先生呢?」 36 耶穌聽見所說的話,就對管會堂的說:「不要怕,只要信!」 37 於是帶著彼得雅各雅各的兄弟約翰同去,不許別人跟隨他。 38 他們來到管會堂的家裡,耶穌看見那裡亂嚷,並有人大大地哭泣哀號, 39 進到裡面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亂嚷哭泣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著了。」 40 他們就嗤笑耶穌。耶穌把他們都攆出去,就帶著孩子的父母和跟隨的人進了孩子所在的地方, 41 就拉著孩子的手,對她說:「大利大,古米!」(翻出來就是說:「閨女,我吩咐你起來!」 42 那閨女立時起來走,他們就大大地驚奇;閨女已經十二歲了。 43 耶穌切切地囑咐他們,不要叫人知道這事,又吩咐給她東西吃。

路加福音 8:41-42 / 8:49-56

41 有一個管會堂的,名叫睚魯,來俯伏在耶穌腳前,求耶穌到他家裡去, 42 因他有一個獨生女兒,約有十二歲,快要死了。耶穌去的時候,眾人擁擠他。

49 還說話的時候,有人從管會堂的家裡來,說:「你的女兒死了,不要勞動夫子。」 50 耶穌聽見就對他說:「不要怕,只要信!你的女兒就必得救。」 51 耶穌到了他的家,除了彼得約翰雅各和女兒的父母,不許別人同他進去。 52 眾人都為這女兒哀哭捶胸。耶穌說:「不要哭,她不是死了,是睡著了。」 53 他們曉得女兒已經死了,就嗤笑耶穌。 54 耶穌拉著她的手,呼叫說:「女兒,起來吧!」 55 她的靈魂便回來,她就立刻起來了。耶穌吩咐給她東西吃。 56 她的父母驚奇得很。耶穌囑咐他們,不要把所做的事告訴人。

愛在管會堂的家裡:因著愛,祂對睚魯說:不要怕,只要信!接著拉著孩子的手,對她說:閨女!我吩咐妳起來。(太9:18-19, 23-26,可5:22-24, 35-43,路8:40-42, 49-56)

在猶太人的社會,「管會堂的」是會堂的領袖,身份背後代表諸多深意:神的揀選、摩西的律法、輝煌的聖殿、被擄的屈辱、榮耀的盼望。管會堂睚魯的小女兒病得快死了,他愛女兒,不顧自己的身分地位,大庭廣眾下俯伏在耶穌面前,再三求祂去醫治自己的女兒。

睚魯求主幫助的經歷可說是驚滔駭浪、高潮迭起,先被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半途插隊攔截耶穌,趕不及到家就聽到女兒的噩耗,看見眾人為女兒哀哭捶胸頓失希望,最後驚奇的面對復活的女兒。

福音書的作者描述這過程,很特別的一直用「管會堂的」當作主角來稱呼(睚魯的名字似乎不重要),強調這人是遵行摩西律法的宗教領袖,而他正在經歷信心的挑戰(耶穌對管會堂的說:「不要怕,只要信!」),他也真正親眼看見復活的神蹟。

耶穌是位奇妙的主,祂可以半途停下來醫治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延誤到睚魯的家而讓睚魯女兒病死,故事沒有結束,祂給「管會堂的」是特別的、也是屬於他的,是復活的神蹟。女人得醫治,睚魯的女兒復活,睚魯得見耶穌擁有復活的能力。

耶穌對夜裡來見耶穌的尼哥底母(擁有正統宗教和社會地位)說:要重生,要從水和聖靈生(約3:1-21);卻對井邊撒馬利亞的婦人(身陷生命飢渴和靈裡徬徨)說:領受活水,用心靈和誠實(靠著聖靈按著真理)敬拜神(約4:1-41)。

我們應該問自己,我現在的光景如何?耶穌會對我說甚麼?祂要我經歷甚麼?

對我說話(天韻合唱團-更新)

沒有一點的懷疑,思想著祢的話語,

有聖靈帶領,用心聆聽,從祢而來的聲音。

生活的一切憂慮,全部都交給了祢,

有什麼能夠與祢名相比,榮耀頌讚都屬於祢。

主啊!求祢對我說話,祢的聲音,安慰最深的傷,

祢的話語,帶我走向前方,面對未來,不用再徬徨。

主啊!求祢對我說話,祢的應許,不改變的力量,

在黑夜中,指引著我道路方向,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