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9:18-19 / 9:23-26
18 耶稣说这话的时候,有一个管会堂的来拜他,说:「我女儿刚才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她就必活了。」 19 耶稣便起来跟着他去,门徒也跟了去。
23 耶稣到了管会堂的家里,看见有吹手,又有许多人乱嚷, 24 就说:「退去吧!这闺女不是死了,是睡着了。」他们就嗤笑他。 25 众人既被撵出,耶稣就进去,拉着闺女的手,闺女便起来了。 26 于是这风声传遍了那地方。
马可福音 5:22-24/5:35-43
22 有一个管会堂的人,名叫睚鲁,来见耶稣,就俯伏在他脚前, 23 再三地求他,说:「我的小女儿快要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使她痊愈,得以活了。」 24 耶稣就和他同去。有许多人跟随,拥挤他。
35 还说话的时候,有人从管会堂的家里来,说:「你的女儿死了,何必还劳动先生呢?」 36 耶稣听见所说的话,就对管会堂的说:「不要怕,只要信!」 37 于是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同去,不许别人跟随他。 38 他们来到管会堂的家里,耶稣看见那里乱嚷,并有人大大地哭泣哀号, 39 进到里面就对他们说:「为什么乱嚷哭泣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着了。」 40 他们就嗤笑耶稣。耶稣把他们都撵出去,就带着孩子的父母和跟随的人进了孩子所在的地方, 41 就拉着孩子的手,对她说:「大利大,古米!」(翻出来就是说:「闺女,我吩咐你起来!」) 42 那闺女立时起来走,他们就大大地惊奇;闺女已经十二岁了。 43 耶稣切切地嘱咐他们,不要叫人知道这事,又吩咐给她东西吃。
路加福音 8:41-42 / 8:49-56
41 有一个管会堂的,名叫睚鲁,来俯伏在耶稣脚前,求耶稣到他家里去, 42 因他有一个独生女儿,约有十二岁,快要死了。耶稣去的时候,众人拥挤他。
49 还说话的时候,有人从管会堂的家里来,说:「你的女儿死了,不要劳动夫子。」 50 耶稣听见就对他说:「不要怕,只要信!你的女儿就必得救。」 51 耶稣到了他的家,除了彼得、约翰、雅各和女儿的父母,不许别人同他进去。 52 众人都为这女儿哀哭捶胸。耶稣说:「不要哭,她不是死了,是睡着了。」 53 他们晓得女儿已经死了,就嗤笑耶稣。 54 耶稣拉着她的手,呼叫说:「女儿,起来吧!」 55 她的灵魂便回来,她就立刻起来了。耶稣吩咐给她东西吃。 56 她的父母惊奇得很。耶稣嘱咐他们,不要把所做的事告诉人。
爱在管会堂的家里:因着爱,祂对睚鲁说:不要怕,只要信!接着拉着孩子的手,对她说:闺女!我吩咐妳起来。(太9:18-19, 23-26,可5:22-24, 35-43,路8:40-42, 49-56)
在犹太人的社会,「管会堂的」是会堂的领袖,身份背后代表诸多深意:神的拣选、摩西的律法、辉煌的圣殿、被掳的屈辱、荣耀的盼望。管会堂睚鲁的小女儿病得快死了,他爱女儿,不顾自己的身分地位,大庭广众下俯伏在耶稣面前,再三求祂去医治自己的女儿。
睚鲁求主帮助的经历可说是惊滔骇浪、高潮迭起,先被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半途插队拦截耶稣,赶不及到家就听到女儿的噩耗,看见众人为女儿哀哭捶胸顿失希望,最后惊奇的面对复活的女儿。
福音书的作者描述这过程,很特别的一直用「管会堂的」当作主角来称呼(睚鲁的名字似乎不重要),强调这人是遵行摩西律法的宗教领袖,而他正在经历信心的挑战(耶稣对管会堂的说:「不要怕,只要信!」),他也真正亲眼看见复活的神蹟。
耶稣是位奇妙的主,祂可以半途停下来医治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延误到睚鲁的家而让睚鲁女儿病死,故事没有结束,祂给「管会堂的」是特别的、也是属于他的,是复活的神蹟。女人得医治,睚鲁的女儿复活,睚鲁得见耶稣拥有复活的能力。
耶稣对夜里来见耶稣的尼哥底母(拥有正统宗教和社会地位)说:要重生,要从水和圣灵生(约3:1-21);却对井边撒马利亚的妇人(身陷生命饥渴和灵里徬徨)说:领受活水,用心灵和诚实(靠着圣灵按著真理)敬拜神(约4:1-41)。
我们应该问自己,我现在的光景如何?耶稣会对我说甚么?祂要我经历甚么?
对我说话(天韵合唱团-更新)
没有一点的怀疑,思想着祢的话语,
有圣灵带领,用心聆听,从祢而来的声音。
生活的一切忧虑,全部都交给了祢,
有什么能够与祢名相比,荣耀颂赞都属于祢。
主啊!求祢对我说话,祢的声音,安慰最深的伤,
祢的话语,带我走向前方,面对未来,不用再徬徨。
主啊!求祢对我说话,祢的应许,不改变的力量,
在黑夜中,指引着我道路方向,我脚前的灯,路上的光。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