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巴比伦之囚

〈历代志〉下 36:21这就应验耶和华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地享受安息,因为地土荒凉便守安息,直满了七十年。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 25:1-30   /   〈历代志〉下 36:17-23

犹大王:罗波安→亚比央→亚撒→约沙法→约兰→亚哈谢→(亚她利雅)→约阿施→亚玛谢→亚撒利雅(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玛拿西→亚扪→约西亚→约哈斯→约雅敬(以利亚敬,约哈斯的哥哥)→约雅斤→西底家

像清朝的末代皇帝一样,犹大国最后一任王西底家,也面临了最大的耻辱。西底家原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简称:尼王)所立的王,可是由于他性格优柔寡断,后来又想倚靠埃及独立,他的背叛招致巴比伦进军,虽有埃及出兵暂解耶路撒冷之围,但耶利米预言巴比伦必然倾覆犹大(耶37:5)。在亡国之前,西底家请求耶利米为他祷告,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惜西底家并不是真的想悔改,以求得神的怜悯,他只想利用祷告,利用神来缓解当时的困局。

耶利米一直向西底家进言,因为“耶和华如此说:住在这城里的必遭刀剑、饥荒、瘟疫而死,但出去归降迦勒底人的必得存活,就是以自己命为掠物的,必得存活。(耶38:2)”虽然神要惩罚犹大人,但是祂依然为他们开一条路,要看他们肯不肯听从神的话。就好像当年在旷野,百姓因为发怨言惹动神的怒气,神就让火蛇去咬他们。后来神叫摩西做了一条铜蛇,凡是被蛇咬,却肯仰望铜蛇的人,就必得活。神要的就是人对祂的信心,不管神的方法在人的眼中是何等不可思议,何等奇怪,神并不跟我们讨论得救的方法是否合理,而是要我们凭信心去接受。人若没有信心,怀疑神的话,那么再合理的方法,也可以找出很多理由去拒绝顺服。

约雅斤和西底家

〈历代志〉下 36:15 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因为爱惜自己的民和他的居所,从早起来差遣使者去警戒他们。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 24:8-20   /   〈历代志〉下 36:9-16

犹大王:罗波安→亚比央→亚撒→约沙法→约兰→亚哈谢→(亚她利雅)→约阿施→亚玛谢→亚撒利雅(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玛拿西→亚扪→约西亚→约哈斯→约雅敬(以利亚敬,约哈斯的哥哥)→约雅斤→西底家

自从约西亚王死后,犹大国沦为埃及的附佣国;犹大的百姓立约西亚的儿子约哈斯为王,但是才做三个月,就被埃及废了,另立约雅敬为王。约雅敬为王时,巴比伦战胜了埃及,抢走了埃及所有的属地,犹大沦为巴比伦的附佣国。就在约雅敬的第三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围困耶路撒冷,带走了一些圣殿的器皿,以及犹大宗室和贵胄中年少没有残疾,相貌俊美,通达各样学问,知识、聪明俱备,足能侍立在王宫里的,要教他们迦勒底的文字言语,要养他们三年,以备将来侍候尼布甲尼撒王。这就是第一次的被掳,包括了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

约雅敬做王11年死后,他的儿子约雅斤做王三个月加十天,尼布甲尼撒(以下简称:尼王)又亲临耶路撒冷城下。正如耶利米先知的预言:“耶和华说:犹大王约雅敬的儿子哥尼雅(又名:约雅斤/耶哥尼雅),虽是我右手上带印的戒指,我凭我的永生起誓,也必将你从其上摘下来。并且我必将你交给寻索你命的人和你所惧怕的人手中,就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和迦勒底人的手中。我也必将你和生你的母亲赶到别国,并不是你们生的地方,你们必死在那里。但心中甚想归回之地,必不得归回。(耶22:24-27)”约雅斤带着母亲、臣仆、首领、太监一同出城投降,尼王把他们都掳到巴比伦,包括先知以西结。这是第二次的被掳。

犹大王约哈斯和约雅敬

〈列王纪〉下 23:34法老尼哥立约西亚的儿子以利亚敬接续他父亲约西亚作王,给他改名叫约雅敬,却将约哈斯带到埃及,他就死在那里。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 23:31-37   /   〈历代志〉下 36:1-8

犹大王:罗波安→亚比央→亚撒→约沙法→约兰→亚哈谢→(亚她利雅)→约阿施→亚玛谢→亚撒利雅(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玛拿西→亚扪→约西亚→约哈斯→约雅敬(以利亚敬,约哈斯的哥哥)→约雅斤

从主前约1050年,以色列人要求立王,扫罗成为第一任以色列的王,到约雅敬作王约主前604年。在这大约400年的期间证明了一件事,神是对的。以色列人想要学外邦人有王统治,有王率领,但是约400年的经历,让我们看到,除了神,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假如碰到一个好王,就国泰民安;若是碰到不好的王,那真是全国皆悲,一天不如一天。世界的政局也淘汰了君王制度,因为在一个有限的人管辖之下,百姓看不到希望。所有的人都要看一个人的脸色行事,太令人感到痛苦了。

约西亚想阻止埃及去攻打亚述,不仅阻挡不了埃及,并且约西亚也战死沙场。这时原本独立的犹大国变成受制于埃及了。法老尼哥二世打败约西亚后就在哈马地的利比拉安营,这是以色列北部的一个军事重镇。利比拉是军队安营的战略地点,它操控了埃及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南北商业及军事路线。当地水源充足,军队可以在周围的山谷和森林搜集粮食和燃料,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

约西亚战死沙场

〈列王纪〉下 23:3王站在柱旁,在耶和华面前立约,要尽心、尽性地顺从耶和华,遵守他的诫命、法度、律例,成就这书上所记的约言。众民都服从这约。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 23:1-30   /   〈历代志〉下 35

犹大王:罗波安→亚比央→亚撒→约沙法→约兰→亚哈谢→(亚她利雅)→约阿施→亚玛谢→亚撒利雅(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玛拿西→亚扪→约西亚

在耶罗波安做第一任北国的以色列王时,他造了两个金牛犊。神派了一位神人从犹大去伯特利警告他,并且预言:“大卫家里必生一个儿子,名叫约西亚,他必将丘坛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烧香的,杀在你上面,人的骨头也必烧在你上面。(王上13:2)”神的预言何等准确,连约西亚的名字都在预言之中。在预言发出的三百多年后,约西亚不但拆毁焚烧耶罗波安所的坛,杀假祭司,并且打发人将坟墓里的骸骨取出来,烧在坛上。死人一般被认为不洁净,将人的骸骨烧在祭坛上,是一种污秽异教祭坛的作法。

约西亚在位时所做的一切让我们看到当时异教的风俗何等盛行:不仅拜巴力和亚舍拉,还向日、月、行星并天上万象烧香。他们在圣殿里拜巴力和亚舍拉以及天上的万象,圣殿里还有给娈童住的屋子,给妇女为亚舍拉织帐子的地方。在城里山上,从所罗门到亚哈斯、玛拿西、亚们为异教所筑的丘坛,约西亚都把它们污秽了。欣嫩子谷是指在耶路撒冷以南的一个山谷,靠近耶撒冷城的哈珥西门口。亚哈斯和玛拿西曾经在此向假神献上自己的儿女,把他们活活烧死,因此又得名“陀斐特”,即焚烧之处。此处也拿来作为崇拜摩洛之处,神曾经借着耶利米先知宣告此地将不再称为欣嫩子谷或陀斐特,而要称为“杀戳谷the Valley of Slaughter”(耶7:32),因为他们在这里流无辜人的血。在约西亚王亵渎那神龛,并禁止在那里献祭之后,这地方成为焚烧犯人、动物尸体和废物的地方。因此欣嫩子谷日后被用作“地狱”的同义词,犹太人的传统曾把此地作为地狱的入口。

犹大王玛拿西

〈历代志〉下 33:13他祈祷耶和华,耶和华就允准他的祈求,垂听他的祷告,使他归回耶路撒冷,仍坐国位。玛拿西这才知道唯独耶和华是神。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 21:1-18
〈历代志〉下 33

玛拿西是旧约圣经里出名的浪子。就像耶稣所说的浪子比喻,玛拿西用尽了神借着希西家留给他的美好产业,最后被亚述掳去。敌人用铙钩钩住他,用铜链锁住他,他失去一切,成为阶下囚,连尊严也失去。在急难时,他和浪子一样,想起了他的父亲。但玛拿西想起的是天上的父亲,神。当他自卑,悔改时,神就饶恕他。奇蹟似地,让他能够回到耶路撒冷,仍旧做王。这时玛拿西才知道唯独耶和华是真神。这是很多拜偶像、信假神的人,成为基督徒时所做的类似的见证。

可能有很多人不觉得拜偶像是罪,拜假神是可咒诅的。放眼社会上,那么多人都在拜偶像,亲近邪灵,要是说他们都在行恶,很可能会被套上一顶蔑视他人的大帽子,甚至还可能琅珰入狱。最近有一些拒绝为同性恋服务的例子,都遭到了麻烦。用这样的尺度来看玛拿西,你实在不会觉得他有多坏。不过就是不信耶和华神罢了,他岂没有选择宗教信仰的自由?这也是一些父母的想法,不要在孩子年幼时带他们去教堂,让他们长大成人时,自己去做选择。他们觉得从小教孩子学《圣经》是剥夺了他们的人权。

问题是,我看到很多父母亲因为爱小孩,在孩子尚未出生之前,已经很注意母亲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在孩子出生后,更是要孩子吃最天然的食品,准备最好的环境,甚至在孩子出生后就开始选最好的幼稚园,以便上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但是谁知道今年“最好的”,明年或后年是否还是“最好的”?在世界上的选择,父母都要选最好的给孩子,为何独独漏掉孩子灵魂之所依?为何要孩子认识他们的父母、父母、外祖父母,甚至姑姑、伯伯、叔叔、舅舅,却单单不要他们认识赐予他们生命的主?

希西家的感恩之歌

〈以赛亚书〉 38:17 看哪,我受大苦本为使我得平安,祢因爱我的灵魂,便救我脱离败坏的坑,因为祢将我一切的罪扔在祢的背后。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 20
〈历代志〉下 32:24-31

希西家是一个很有信心的君王,但君王也是凡胎俗体,免不了会生病。希西家病得要死,当以赛亚先知去看他时,也是这样告诉他:“你当留遗命于你的家,因为你必死,不能活了。”倘若是你听到这样的宣告,怎么办呢?死路一条。希西家不敢说什么,转脸朝墙,向神祷告。他希望神因为他对神所存完全的心,又做神所喜悦的事,希望神能够怜悯他。希西家是希望神因为他的“用功和成绩”,或许给他一点额外的恩惠。神不是因为希西家的作为而医治他,因为人做好是应当的,在神面前没有功德这一论。就像主耶稣说的,我们只当说,这是仆人当做的。神医治希西家是因为希西家的祈求,神听见了他的祷告,看见了他的眼泪,因而医治他。

但是这样祈求来的寿命也是有限的。此事让我们明白,神听得见我们的祷告,也看得见我们流下的眼泪。但神要用什么方法帮助或医治,我们不知道,因为在神每个人身上的计划都不一样,但是信徒的祷告必不徒然,眼泪也不会白流。以赛亚离开希西家,还没走到皇宫的中院,都还没出门,神就告诉他,要增加希西家十五年的寿数。有的人得了癌症,却可以不立刻死,又活了好几年,但不管神再给多少年的寿命,都是有限的。神给人最好的礼物是永生,在世上多少年就不用太计较了。

希西家喜出望外,擦干眼泪不哭了,像小孩子一样,向以赛亚求兆头。因为一个病重得快死的人,两天之后就会好起来,第三天就可以上圣殿,简直不可思议。希西家要求一个日影往后退十度的兆头,神就让亚哈斯的日晷向前进的日影往后退了十度。以赛亚叫人拿一块无花果饼贴在希西家的疮上,王便痊愈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食用无花果对人有很多好处,也可以医痔疮,把无花果饼贴在疮上,不知有没有人试过?但是只要神愿意医治,凡物都可作为媒介。

亚述王西拿基立被杀

〈列王记下〉下 19:30犹大家所逃脱余剩的,仍要往下扎根,向上结果。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19:1-37

这真是每个遇到霸凌的人最高兴的结局,霸凌被解决掉了,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在霸凌被除掉之前,我们要先明白必须有怎样的信心才能度过面对霸凌的日子。希西家尽全心去建筑工事和装备,也勉励百姓要倚靠神。但是当眼前的局势越变越糟时,他的信心还站立得住吗?靠近非利士边境的拉吉被亚述占据了,而亚述正在攻击立拿。这两个地方都是军事重镇,可以阻挡从埃及来的军队。亚述王听到古实王要出来与他争战的话,更希望赶快攻下耶路撒冷,免得两面受敌,因此要先拿下立拿和拉吉,好让埃及军队不能经过。有人说这位古实王其实是古实籍的埃及王,也有人说是埃及尼罗河北部的古实之王。因为埃及离犹大和以色列比较近,所以有时会向他们求援。

希西家派家宰和书记披上麻布去见先知以赛亚,说:「今日是急难、责罚、凌辱的日子,就如妇人将要生产婴孩,却没有力量生产。或者耶和华你的神听见拉伯沙基的一切话,就是他主人亚述王打发他来辱骂永生神的话,耶和华你的神听见这话就发斥责。故此,求你为余剩的民扬声祷告」。在等待的时候,在危难中看不见希望之际,希西家没有离弃神,他派人去找神的仆人,请他代祷。在急难、责罚、凌辱的日子里,希西家依然仰望神。有的人看到情势不对,就去算命、抽签,希望从别处得到指引。但是希西家认定了唯有耶和华是真神,他就不像其他的王转向假神,反而去找神的仆人。

这样的信心得到神的肯定,因此神借着先知回应希西家:「你听见亚述王的仆人亵渎我的话,不要惧怕。我必惊动他的心,他要听见风声,就归回本地,我必使他在那里倒在刀下」。哇,多么令人得安慰的话,神终于应允要出手了。但是亚述王给希西家的信却令他伤痛不已。不是为了国势的危险,而是他所敬畏的神被亚述王眨得一文不值,被亚述王拿来与其他国家的假神相比。希西家把信件拿到圣殿,在神的面前展开,求神救犹大脱离亚述的手,使天下万国都知道,唯独耶和华是神。希西家的祷告蒙神垂听了,因为神必不让自己和其他的假神做比较。我们若要为霸凌事件祷告,也要这样祷告,让耶和华神彰显祂自己的荣耀,使世上的人都知道,我们倚靠的是真神。

亚述王进攻犹大

〈历代志〉下32:8 与他们同在的是肉臂,与我们同在的是耶和华我们的神,他必帮助我们,为我们争战。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18:5-37

在信徒的人生中难免也会碰到不讲理的人,想要罢占他产业的人,或是其他方式的霸凌。最近不止在学校中有霸凌,网路上也有霸凌,有的人因为气不过就自杀了。被欺负当然很可怜,但是自杀就太不值得了,只要你不死,你就有争口气的机会,一死就冤死了,白白吃了那么多年的饭。希西家倚靠神,在他前后的犹大列王中,没有一个及他的,他办事都很顺利,甚至还有能力可以去攻打非利士人。

在以色列亡国之际,亚述王撒珥根过世,趁著亚述内部动乱不安,无暇顾及迦南地时,希西家趁机向西扩展领土,直到非利士人的领土迦萨(Gaza),并囚禁原本忠于亚述的非利士人的以革伦王帕第(Padi)。这件事记载在撒珥根二世儿子西拿基立的年鉴上:“因着Padi对亚述神的忠心,他的贵冑、臣仆和官员们把他交在犹太人手中。希西家王就非法地,把他当作敌人,囚禁起来。” 他的父亲亚哈斯被非利士人攻击,现在轮到他去攻击非利士人。但是他也遇到了当时的国际霸凌,亚述。

在希西家当王的前几年,不断有消息传来,亚述怎样围攻以色列北国的新闻,听着都让人害怕。因为亚述人的行径实在太残酷了。亚述攻了三年,终于攻下撒玛利亚,希西家看到以色列人流离失所,被亚述掳去,心里也发毛。犹大南国在亚哈斯王执政期间,亚哈斯不停地用钱去喂饱亚述人的胃口,但是亚述人后来不但不帮他,还欺负他,只拿钱,不帮忙打仗了。亚哈斯死的时候,犹大人己经民不聊生,十分穷困,犹大沦为亚述的藩属,但是在希西家的经营下,终于有了复兴的迹象。希西家再也不肯像他父亲那样,一味地拿钱去讨好亚述了,他要倚靠神来脱离亚述的霸权。这话说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

希西家定献祭之例

〈历代志〉下31:21 凡他所行的,无论是办神殿的事,是遵律法守诫命,是寻求他的神,都是尽心去行,无不亨通。

阅读经文:〈历代志〉下31:1-21
〈列王纪〉下18:1-4

在希西家带领以色列人和犹大人过完逾越节之后,以色列众人就到犹大的城邑打碎柱像,砍断木偶,甚至到以色列北国去拆毁丘坛和祭坛,这是犹大地和以色列地的信仰大复兴。希西家还打碎摩西所造的铜蛇,这是一件非常勇敢的创举。摩西是谁?他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后,近迦南时所造的铜蛇,竟然有百姓还在拜它。希西家称那铜蛇为铜块,因为他知道那是一堆铜所塑造出来的东西,并不是耶和华神。这也帮助我们明白为何神要隐藏摩西的尸体,因为若有人找到摩西的尸体,或被魔鬼拿去,那么后果必然十分可怕。连个铜蛇过了几百年都还有人在膜拜,何况是以摩西形像出现的“人”,必然使人十分困惑,甚至远离真神。

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在耶路撒冷过了极为喜乐的双倍除酵节之后,这个喜乐和敬拜并没有因为节日的过去而停止,他们回家拆除偶像,并且遵行律法,按时献祭,供应利未人和祭司。所以和神建立关系之后,我们的喜乐并不是停留在教会或特会里,真正的敬虔是让圣灵继续带领之后的每天的生活,让神居首位。聚会时的“high”是情绪一时的兴奋,但是每天的生活才是真正与神同行。所以我们不要一直停留在对聚会时之高潮的怀念,也不要一直倚靠聚会或特会来使我们感觉神的同在,因为神是以马内利,永远与我们同在的神。我们若遵行神的话语,就是时时刻刻在“充电”了。

当人们不敬畏神时,祭司和利未人就少吃少穿,甚至无法生活下去,只好去兼差,好像〈士师记〉里有个利未人去米迦的家里做祭司一样,米迦的祭司后来还被但族人抢走。因此希西家下了谕旨,分咐百姓供应祭司和利未人应得的份。当百姓都乐意献上十分之一时,祭司和利未人就吃不完兜著走了(正面的意思)。当神的仆人不用再为生活而奔波时,自然可以专心侍奉。希西家继续吩咐,教导利未人和祭司管理所收到的奉献,并且公平地分给亚伦的子孙和一切载入家谱的利未人。

希西家和百姓守逾越节

〈历代志〉下30:20耶和华垂听希西家的祷告,就饶恕百姓。

阅读经文:〈历代志〉下30:1-27

自从所罗门王之后,犹大和以色列都没有再过逾越节。假如华人不再过春节,你会有什么感觉呢?春节好像是华人的特征,就好像洋人若不过圣诞节,也就没了洋味儿。再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春节;秋天看到月圆时,也会联想起中秋。神设立光体,可以分昼夜,做记号,定节令、日子,仿佛是为了提醒我们一些事情。不然的话,一日滚过一日,吃了三餐就睡觉,睡醒了又吃三餐,与动物何异?动物不过节,人是要过节的。因为节日给了人的生命和生活有一些基本的意义。

对以色列人和犹大人而言,逾越节便是一年之初最重要的节日。因为这节日提醒他们记念神和他们这个民族的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生存和自由是何等可贵。在埃及人的眼中,他们是供人驱使的奴隶,但是在神的眼中,他们是神所拣选的珍贵的儿女。所以逾越节是他们的重生之日,重见天地之时,离开奴役成为自由身,重新与神立约的节期。当他们不再记念这个节日时,就仿佛忘记了自己的生日一样,再次变成宇宙中没有意义的存在。

希西家在洁净了圣殿,献上了各样的祭礼和敬拜之后,立刻呼吁犹大人过逾越节。但是他不止呼吁犹大人,他没有忘记那些已经亡国的以色列人。他写信给以法莲和玛拿西人,又定了命令,传遍以色列,从别是巴直到但,叫大家都来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假如我们记得以利亚在迦密山上献祭以先,他先用十二块石头筑坛,这十二块石头代表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包括犹大支派。在神的眼中,这十二个支派是合一不可分的。所以假如只有犹大人在耶路撒冷守节,神的心不会得到满足;神必要看到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都出现,祂的心才会得到满足。就好像做父母的人,不会因为有一两个儿女在身边就很满足,除非所有的儿女都回到他们身边,他们的心才会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