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下30:20耶和华垂听希西家的祷告,就饶恕百姓。
阅读经文:〈历代志〉下30:1-27
自从所罗门王之后,犹大和以色列都没有再过逾越节。假如华人不再过春节,你会有什么感觉呢?春节好像是华人的特征,就好像洋人若不过圣诞节,也就没了洋味儿。再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春节;秋天看到月圆时,也会联想起中秋。神设立光体,可以分昼夜,做记号,定节令、日子,仿佛是为了提醒我们一些事情。不然的话,一日滚过一日,吃了三餐就睡觉,睡醒了又吃三餐,与动物何异?动物不过节,人是要过节的。因为节日给了人的生命和生活有一些基本的意义。
对以色列人和犹大人而言,逾越节便是一年之初最重要的节日。因为这节日提醒他们记念神和他们这个民族的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生存和自由是何等可贵。在埃及人的眼中,他们是供人驱使的奴隶,但是在神的眼中,他们是神所拣选的珍贵的儿女。所以逾越节是他们的重生之日,重见天地之时,离开奴役成为自由身,重新与神立约的节期。当他们不再记念这个节日时,就仿佛忘记了自己的生日一样,再次变成宇宙中没有意义的存在。
希西家在洁净了圣殿,献上了各样的祭礼和敬拜之后,立刻呼吁犹大人过逾越节。但是他不止呼吁犹大人,他没有忘记那些已经亡国的以色列人。他写信给以法莲和玛拿西人,又定了命令,传遍以色列,从别是巴直到但,叫大家都来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假如我们记得以利亚在迦密山上献祭以先,他先用十二块石头筑坛,这十二块石头代表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包括犹大支派。在神的眼中,这十二个支派是合一不可分的。所以假如只有犹大人在耶路撒冷守节,神的心不会得到满足;神必要看到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都出现,祂的心才会得到满足。就好像做父母的人,不会因为有一两个儿女在身边就很满足,除非所有的儿女都回到他们身边,他们的心才会得到满足。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希西家的心意呢?是不是所有人都还记得神与他们立的约?神领他们出埃及呢?经过两百多年的偶像崇拜,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这段往事了。他们戏笑那些驿卒,讥诮他们。这就是希西家要恢复神和子民的关系中,所遇到的属灵争战。有顽强的抵抗,有不屑的讥讽,但是更有人自卑,到耶路撒冷去朝见他们的神。当我们要回复与神的关系时,魔鬼必然百般阻挠,在这种属灵争战之中,只要我们站在神这一边,我们的元帅必亲自为我们争战。
神把逾越节定在元月十四日,但是他们在正月才开始洁净圣殿,到元月十六日才把圣殿清理干净,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王和众首领及会众一起商议,在二月内守逾越节。有守节有记念,好过不守节不记念。就好像圣诞节,有的人说12月25日不是耶稣降生的日子,所以不应该过圣诞节。但是在这一天过,至少让人知道耶稣曾经降生的事实,若是不记念不过节,怎样记念耶稣的降生?连偶像都会给它一个生日(人订的),何况主的降生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不守节不记念就是漠视它的意义了。
因为时间紧迫,有一些来自以法莲、玛拿西、以萨迦、西布伦有许多人尚未自洁,就吃了逾越节的羔羊。因此希西家王亲自为他们祷告,祈求神的饶恕。神垂听祷告,就饶恕了百姓的过犯。因此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大大喜乐。这种喜乐是重新回到神面前,与神联合的喜乐。他们在北国时被教导拜金牛犊,与神隔绝,现在重新与神联合,再度建立和神的关系,又得到神的饶恕。这种灵的释放,使他们过了七日的除酵节,还要求再来七日。这就是我们回到神面前的那种喜乐,不是物质能相比的。过除酵节时要吃没有发酵过的饼,要开严肃会,不能做工,但是可以享受神的同在。
“这样,在耶路撒冷大有喜乐。”因为神是喜乐的源头。犹大人在亚哈斯的带领下,被各方的敌人压制欺凌,活在黑暗和恐怖之中,没有安全感,没有保护。以色列人更惨,连国都亡了,许多亲人和百姓被掳到亚述,分离的痛苦,在异族统治下苟延残喘的悲哀,都在与神恢复关系中得到安慰和复兴。神赐下的喜乐扫尽了他们长久以来的阴霾,使他们在黑暗中重新有了希望。“祭司和利未人为民祝福,他们的声音蒙神垂听,他们的祷告达到天上的圣所”。你有没有祷告蒙垂听的经历?有没有觉得祷告达不到天上的圣所,走了半路又掉下来的感觉?那就要检查你和神是否已经重建了关系,你是否行在神的心意之中。要修好这条“祷告达到天上的圣所”之路,就要回到神的面前,悔改自洁,做神所喜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