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棚节当献之祭
〈民数记〉29:12-40七月十五日,你们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要向耶和华守节七日。又要将公牛犊十三只、公绵羊两只、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都要没有残疾的,用火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燔祭。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那十三只公牛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那两只公羊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二,为那十四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并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和赎罪日的气氛完全相反,住棚节是一个充满了欢乐的节期,把赎罪日的严肃和哀伤一扫而空。在〈利未记〉23章40节里,神要以色列人「在耶和华你们的神面前欢乐七日」,以色列人要住在棚里七日,以记念神带领他们的祖先出埃及时,曾使他们住在棚里。
记念耶和华的恩惠,使人对生命有盼望。有一首歌的副歌歌词这样说:“It is no secret what God can do, What He has done for others, He’ll do for you.”意思是说,神若为别人行了大事,祂也会为你行大事。所以记念神为以色列先祖行的神蹟,便可以明白神也会为现在的以色列人行神蹟。神为以前的圣徒行神蹟,也会为现在信靠祂的人行神蹟。
在《每日研经丛书》里对住棚节有极美的诠释:「住棚节一共有八天。要献的公牛犊从第一天的十三只递减,每天减一只。到了第八天用一只公牛即可。」根据拉比的解释,犹太人传统上在头七日共献上70只公牛,代表全世界的70个民族(基于创十章),借着为他们献祭,期望他们转向以色列的神。而头七日每天献14只羊羔,共98只,是为了避免〈申命记〉28章15至68节中记载的98个咒诅。在第八日的献祭只为以色列自己。在〈利未记〉23章39至43节的经文中,这个节期的名称得到了解释。我们在那里读到:『你们要住在棚里七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里。』它现在变成一个回想和认明上帝在旷野无微不至的照顾和训练祂的百姓的时间──这与〈民数记〉中的事件相关的时间,这就不同于这个节期原来在农业上的目的。
在这个时候,他们生活在易于集会、易于拆除帐篷或粗糙的棚中,所以所有犹太人在这个时候必须支搭帐棚并住在其中──而许多人一直这样作,这样来声称有等同于他们的祖先的身分和他们作为朝圣者在地上的本质。然而,这个节期的两个特有的习俗在耶稣时代是用水的仪式和光的仪式来表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