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亚她利雅篡位和被杀

〈列王纪〉下 11:17 耶何耶大使王和民与耶和华立约,做耶和华的民,又使王与民立约。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  11:1-21

这是南国犹大的「武则天」发动政变。犹大王亚哈谢去耶斯列探望受伤的舅父以色列王约兰,不料被约户一并杀死了。跟亚哈谢同去的犹大国的王子们,也通通被杀死。留在犹大国的太后亚她利雅,亚哈谢的母亲知道此事后,并没有痛哭流涕,反而觉得机会到了,就起来剿灭王室(destroyed all the royal heirs),也就是把王室里一切有权继承王位的后裔全部杀死。但是她不知道,有一位在上的神不会让她的心意得逞。因为犹大国的王位,神定意留给大卫的后裔。

亚哈谢有个小儿子还是个一岁的婴儿,被他的姑姑和姑丈救了。因为他的姑丈耶和耶大是当时的祭司,所以他们把幼小的约阿施和乳母藏在耶和华的殿里,一藏就是六年。亚她利雅是亚哈的女儿,她和她的父母亲亚哈和耶洗别一样,拜巴力和亚舍拉。想当然也不会去圣殿里敬拜神,所以藏在圣殿里最安全。

过了六年,施阿施七岁了,耶和耶大和约示巴都觉得应该让小王子出来了,要让大家都知道亚哈谢的儿子还活着。因此他召集了一些军长、族长和利未人等,到圣殿里与王立约,并且安排了各处守门的和保卫王的人。在安息日出班即休班,原本有三分之二的侍在安息日可以休息,但是这一回,耶和耶大不许他们下班,要他们把守圣殿;另外当值的三分之一也要全部把守圣殿。约阿施出入时,也一定要有人跟随保护他。然后大家聚集在圣殿里为约阿施加冕,将律法书交给他,膏他做王。

耶户除巴力拜金牛

〈列王纪〉下 10:10 由此可知,耶和华指著亚哈家所说的话一句没有落空,因为耶和华藉他仆人以利亚所说的话都成就了。」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  10:1-36

犹大王:罗波安→亚比央→亚撒→约沙法→约兰→亚哈谢

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一世)→拿答→巴沙→以拉→心利→暗利→亚哈→亚哈谢→约兰→耶户

耶户做了以色列王,想到先知吩咐他要击杀亚哈的全家(男丁)和耶洗别,他热血沸腾,几乎是见人就杀,连去探望约兰舅舅的犹大王亚哈谢都不放过,连犹太王亚哈谢的兄弟42个人,全部都抓起来杀了。这些人的死亡都是因为犹大王约沙法为儿子约兰娶了亚哈的女儿亚她利雅而惹的祸。约沙法王一生敬畏神,可惜在儿子的婚事上做了一个十分错误的决定,给他的后裔带来极大的苦难。本来不沾亲不带故,偏偏去娶了一个拜亚舍拉的女人,搞得自己的后裔被杀得几乎一干二净,还有更大的灾难在后边。他的孙子亚哈谢和其他42个弟兄就这样莫名其妙被杀死了。只因为沾了一个“姻亲” 的名份,实在算不上是亚哈家的人,也被杀死了。

耶户没有忘记亚哈的儿子们。亚哈有七十个儿子散住在撒马利亚许多有钱有势的尊贵人家里。耶户先假装叫这些照顾王子的人推选一个贤能合宜的出来接续亚哈做王,可是这些人已经听到他诛杀了以色列王约兰和犹大王亚哈谢,他们怎么还敢立王?当然纷纷推辞了。耶户收到他们的回信,一改口,就叫他们把那些王的的首级送到耶斯列。那些人眼见时势不妙,再也顾不得主仆的情谊,立刻把亚哈的七十个王子全部杀了,把他们的头送到耶户那里。耶户有没有大大地奖赏他们呢?相反地,耶户不仅奚落他们出卖主子,并且把他们都杀了,包括亚哈的大臣、密友、祭司全都杀了。耶户说:“耶和华指著亚哈家所说的话一句没有落空,因为耶和华藉他仆人以利亚所说的话都成就了。”

耶户碰见利甲的儿子约拿达并不是偶然,因为约拿达是刻意前来迎接耶户的,耶户问他安,他也忠诚地回应耶户,并且支持耶户要去清除巴力的行动。此时的耶户为耶和华大发热心,订了一个计划要铲除所有拜巴力的人。他先为巴力召开严肃会,然后和约拿达假装去献祭,献完祭趁其不备,便吩咐护卫兵和众军长进去杀人,不容一人出来。又将庙里的巴力柱像都拿出去烧了,又拆了巴力的庙去作厕所,在以色列中灭了巴力。

立耶户为以色列王

〈列王纪〉下 9:36a 他们回去告诉耶户,耶户说:「这正应验耶和华藉他仆人提斯比人以利亚所说的话。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  9:1-37

犹大王:罗波安→亚比央→亚撒→约沙法→约兰→亚哈谢

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一世)→拿答→巴沙→以拉→心利→暗利→亚哈→亚哈谢→约兰→耶户

再一次把这个犹大王和以色列王的表列出来,如此大家比较可以明白谁打谁,对照一下究竟哪个王死了。因为在这章里有太多个王了。在〈列王纪〉上第十九章15-17节里,神交给以利亚三个使命,以利亚做了一个,就是膏以利沙接续他做先知,其余两项都交给以利沙去做。以利沙见到哈薛,却没有膏他,只是说知道他将来要做亚兰王,给他一个提示。现在他也没有亲自去膏耶户,而是叫一个先知门徒去膏耶户。

以利亚没有即刻去膏耶户,很可能是因为当时亚哈因拿伯的事被先知责备而有悔改之意。因此神说:“因他在我面前自卑,他还在世的时候,我不降这祸。到他儿子的时候,我必降这祸于他的家(王上21:29)”。因此以利亚不能去膏耶户,亚哈的儿子亚哈谢又死得太快,只做王两年,就从楼上掉下去,也来不及叫耶户去杀他。因为亚哈谢没有儿子,所以由他的兄弟约兰做王。以色列王约兰去基列的拉末和亚兰打战,被打伤了。他在耶斯列疗伤时,他的将军耶户在基列的拉末被膏为下一任的以色列王,众军长也拥护他为王。

这个在战场上驰骋大半生的将军一听到先知的命令,要他去杀亚哈的全家(指男丁),在耶洗别身上流血申冤,立刻热血沸腾,像一支箭般地射了出去。而此时另一个被爱心灌满的犹大王亚哈谢,知道舅舅约兰受伤,也急速地往耶斯列去探望。杀机从北而来,爱心由南而至。而毫不知情的约兰,不知死活地套车出去迎接那向他急速射出的箭。耶户的马赶得又快又猛,却没有人意料到将要发生何事。约兰的问候换来耶户的怒吼:“你母亲耶洗别的淫行邪术这样多,焉能平安呢?”当约兰领悟到耶户造反时,耶户的箭已经射中他的脊背,又从心窝穿出。

哈薛谋杀便哈达

〈列王纪〉下 8:13b 以利沙回答说:「耶和华指示我,你必做亚兰王。」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  8:1-24

这段经文里分别记载了几个小故事,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联,但是从神的宝座上看下来,有没有关联呢?当然有,因为耶和华神不只是以色列的神,更是全世界、全宇宙的神,因此世代变迁仿佛是人在其中操控一切,实际上History (历史)就是His Story祂的故事。人虽然败坏,摩鬼虽然掌权,但耶和华神依然是主宰历史的神。

以色列王经历了撒马利亚被解救的过程,对以利沙又添加了几分敬佩之心。这一天,当他在听以利沙的仆人基哈西讲以利沙行过的神蹟奇事,正听得津津有味时,有个妇人来找王。原来是书念的妇人,以利沙在以色列的旱灾发生之前,先告诉了书念妇人,叫他们先去非利士地避一避。七年过去了,妇人回来,为她家的房屋和田地求告王。王亲眼看见被以利沙救活的孩子,惊奇不已,便派了一个太监去为书念的妇人讨回属于她的一切,包括田地里的出产。这时间上的巧合说明了什么?是妇人太幸运了吗?她幸运,因为神眷顾她。正如主耶稣说的:“人因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赏赐(太10:41)”。她记念神仆人的需要,神也记念她的需要。

在〈列王纪〉上第十九章15-17节里,在以利亚从山洞走出来之后,神给了他三道新的命令:耶和华对他说:“ 你回去,从旷野往大马士革去。到了那里,就要膏哈薛做亚兰王,又膏宁示的孙子耶户做以色列王,并膏亚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儿子以利沙做先知接续你。将来躲避哈薛之刀的,必被耶户所杀;躲避耶户之刀的,必被以利沙所杀。”但是《圣经》上没有记载以利亚去大马士革膏哈薛,或去膏耶户,只有提到他去膏以利沙接替他做先知,显然那两个工作都是要由以利沙去完成。以利沙是否为了这个原因而去大马士革呢?

便哈达围困撒马利亚

〈列王纪〉下7:2b 以利沙说:「你必亲眼看见,却不得吃。」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6:24-7:20

这真是一个悲哀的故事,亚兰军又上来攻打撒马利亚了,而以色列王一筹莫展。此时亚哈已死,他的儿子亚哈谢也病死了,由亚哈的弟弟约兰继位。撒马利亚被围困,城里的情形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一个驴头本来是很便宜的,因为驴是不洁之动物,是不可以拿来吃的,而且驴头的肉极少,但此时竟然要卖到八十舍克勒,大约一公斤的银子,也有说约176美元。二升鸽子粪值银五舍客勒。鸽子粪怎能拿来作食物呢?有的学者说,那是一种植物,是伯利恒之星其中的一个品种。伯利恒之星是百合科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长有鳞茎。刚发芽的球茎繁茂地生长在山坡上,远远望去就好像山上舖满了一堆堆的鸽子粪一般,所以当时的人便将伯利恒之星称为“鸽子粪”。

但是所有伯利恒之星品种均有毒,其汁液能令人皮肤出现红疹,牲畜若大量误食可引致死亡,所以能否食用实在不能确定。另一个推测则认为“鸽子粪”指的是一种种子的外壳,因希伯来原文的写法相同,才被翻译成“鸽子粪”。第三个推测是一般拉比的见解,他们认为当时物资匮乏,干燥的鸽子粪被当作燃料的代替品。因为根据那个儿子被吃掉的妇人所言,他们还是要把肉煮熟才吃,不吃生肉。所以使用本来不值钱的鸽子粪用作煮食的燃料,竟然也要二升也要卖到五舍客勒的银子。表示食物和燃料都很昂贵。

以色列王听到妇人易子而食,竟然联想到要杀掉以利沙!他不去请求以利沙求神解决这个困境,却把责任全推到以利沙身上,认为撒马利亚的困境是以利沙造成的。这是事实吗?当然不是。但是有很多人都像以色列王一样,是姓“赖”的,什么责任都赖到别人身上。他是以色列王,不能突围,不能打败敌人,怎能怪先知?且慢,他愤怒的原因是:“这灾祸是从耶和华那里来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华呢?”事情不顺利,就是神的错!我没错!神没有把我的国家保护好,所以我不仰望神了!神没有为我开路,所以我不仰望神了!神没有让我有超人的能力,所以我不仰望神了!

求祢使我能看见

〈列王纪〉下 6:16 神人说:「不要惧怕,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6:1-23

当我们看到以利沙行神蹟帮助别人时,他的话语往往很少。门徒砍伐树木想盖大一点的地方居住,有个人在砍树时,不小心斧头掉进水里。当他呼叫时,他指出连斧头都是借来的,不见了斧头怎么赔人家?以利沙知道后,不是大声地骂那人不小心,也不是开口就教训他,借人家的东西怎么那么不小心。以利沙的直接反应是采取行动。很多时候,意外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舌头,不要逞口舌之快,落井下石,给人更多的痛苦。以利沙砍了一根木头,抛在水里,斧头就漂上来了,他就叫那个人把斧头拿上来。这个行动充份表明以利沙明白他人的需要。

有的人会说,不教训他,他下次怎么会小心?但是我们要明白,当意外发生时,往往是连当事人也不愿意的。你再骂也于事无补,反而让人家更难过,无疑雪上加霜。所以最好的应对之道,就是看自己能帮上什么忙。有个小孩拿牛奶时,因为手小,在关冰箱时,牛奶瓶掉下去了,牛奶撒了一地。当他正在惊慌时,妈妈来了。妈妈说:“哇,我从来没看过这样漂亮的牛奶大海啊!”孩子的心一下就安定下来了。此时妈妈再说,“我们一起来收拾这牛奶大海,好不好?”孩子立刻很高兴地答应了,和妈妈一起把牛奶清理干净。然后,妈妈再教他下次要怎样拿,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事发生。假如妈妈一来就开骂:“你怎么这样不小心,不是教了你很多次要怎样怎样”,后果一样要清理厨房,但是就很不快乐了。意外发生,大家都不喜欢,但是我们若能控制自己的舌头,便可以减轻意外所带来的不快和痛苦。

亚兰和以色列因为比隣,所以战事频传,即使乃缦得到医治,也无法制止两国不发生战事。亚兰王在他的王宫和臣仆密谋攻打以色列,但是每一次以色列王都有所防备,让他偷袭不成。亚兰王怀疑自己的臣仆中有间谍,但是比间谍更厉害的是,连亚兰王卧房的秘密都能知道的以利沙先知。以利沙先知把“听到”的秘密都去告诉以色列王,使他有所防备。亚兰王立刻想派人去把以利沙抓起来。可是他没想到,假如以利沙都能知道他的战略机密,那么,他想抓以利沙的阴谋,以利沙会不知道吗?他以为派大军去捉拿,那以利沙不管多么厉害,也无法抵挡亚兰大军吧!

乃缦患大痲疯得医治

〈列王纪〉下 5:3 她对主母说:「巴不得我主人去见撒马利亚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疯。」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5:1-27

这是旧约圣经里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因着一个小女孩的信心,使一个大元帅得到医治。其实这个故事里有几个小人物是关键人物,没有他们,乃缦就无法得到医治。第一个大家都知道,就是被掳去服侍乃缦妻子的以色列小女子。她在成为奴婢的时候,还依然记得家乡有个先知,能够医治好乃缦的大痲疯。这个小女子的信心和以色列王的相比,真是太伟大了。以色列王枉为一国之君,连自己国家里有这么出色的先知,竟然不以为意,甚至不知道。他应该知道,只是他不把以利沙当回事。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有神,但是当我们有困难时,能有那位小女子的信心吗?还是像以色列王那样,觉得毫无办法?只会哀叫?身为以色列王,却不知道以色列中有神,就好像经常去教会敬拜,有事时却呼天抢地,不知道自己敬拜的是耶和华神。以利沙还要派人去见王,提醒王,这个王做得真窝囊,我们若经常去教会,却不认识所敬拜的神,就像以色列王一样可怜。

乃缦要见的是以利沙,不是以色列王。亚兰是以色列的对头,经常和以色列争战。但是有需要时,也可以成为朋友,要求帮助。这就是人类的本相,只要有利益关系,不是敌就是友,所以我们不必太在意别人对我们的好恶,这样我们才能在神面前有一个不改变的心志,不用为了讨好人而改变神给我们的感动,我们也不用为了讨人的高兴而活得很累。

以利沙的神蹟奇事

〈列王纪〉下 4:3 以利沙说:你去,向你众邻舍借空器皿,不要少借。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4:1-44

你可曾希望拥有像以利沙一样的神力呢?那么别人有困难请你帮忙时,你就可以拿点盐加点水,倒在这里倒在那里,造福人群,那该有多好。与此同时,你也会名声大燥,成为一时的网红,网罗一堆粉丝。当耶稣受洗之后要开始服侍之前,他所遭遇的第一个试探就是这方面的试探。魔鬼要耶稣把石头变成面包。每个时代每个地区都有穷人,若能把石头变成面包,是不是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一个假像,有了面包之后,人会想要更多的东西,不断地追求物质的满足,反而失去了应该注视的目标。因此耶稣以经上的话来拒绝这个试探:“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因此记住神的话语比拥有神的能力更加重要。有了神的话语会保守我们走在正路上,但是拥有不该有的能力,反而会使人骄傲,甚至迷失。所以在旧约里有施行神蹟能力的先知不多,在摩西、以利亚和以利沙之外,连以赛亚大先知都没行过神蹟奇事。

以利亚和以利沙所敬拜的神,也是我们所敬拜的同一位神。所记的这些神蹟奇事,是为了让以色列人,包括我们这些外邦人,明白耶和华神是一位怎样的神,祂的权能概括在这世界的每一方面。祂有能力解决我们的问题,祂能帮助我们,挪去我们的困难。以利亚工作的范围大都是和亚哈王周旋,希望他能回转归向神;但是以利沙的工作大都是解决平民老百姓及门徒们的困难。以利沙不像耶稣走入群众中间,反而都是人有困难时,才来向他求助。所以神蹟奇事不是变魔术,而是为了让人知道神的同在,神的怜悯,神的心肠,神的慈爱,而显明的神的恩典。

在这章的第一个例子里,以利沙为门徒的妻解决了生活的问题。借着她还有的一瓶油,神让她拥有足够生活的油,用这些油可以去换钱还债,解决生活所需。在我们以为自己什么都没有时,神往往让我们看到我们的“还有”。神不会从天上丢钱下来,但是祂让我们在祂的恩典之下,有足够的能力赚到生活所需,使我们觉得有价值。做神的门徒,也会碰到生活上不够用的时候,但无论何时,只要我们转向神,祂的恩典就会临到我们。神的门徒应该比一般人更懂得仰望神。

三王合攻摩押

〈列王纪〉下 3:17 因为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虽不见风,不见雨,这谷必满了水,使你们和牲畜有水喝。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3:1-27

犹大王:罗波安→亚比央→亚撒→约沙法

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一世)→拿答→巴沙→以拉→心利→暗利→亚哈→亚哈谢→约兰

亚哈的儿子亚哈谢做王两年就死了,因为没有儿子,因此由他的兄弟约兰接续他做王。因此说是亚哈的儿子约兰在撒玛利亚登基。作者对他的评语是,约兰比他老爸好一点点,因为除掉亚哈和耶洗别所立的巴立柱像,但还是拜金牛犊。作者何等细心,让我们知道即使是小小的功过,神都鉴察。

这是约沙法还在世时的一场联合战事。根据考古学家在18世纪,曾于亚嫩河发现摩押王米沙在主前九世纪刻的石碑。那时以色列人由暗利和其子孙作王,他们曾统治摩押。大约在亚哈谢作王的第二年,摩押王背叛,石碑上记载那时开始不再进贡。亚哈谢死后,他的儿子约兰要去攻打摩押,重新叫摩押纳贡,但是自知兵力不足,因此邀请犹大王约沙法一起进攻摩押。

约沙法很快就答应了约兰的邀请:“我肯上去。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样,我的马与你的马一样。”可能那时约沙法刚刚战胜摩押和亚扪等国的攻击,有了战胜的经历,因此信心满满。更何况他已经娶了亚哈的女儿为媳妇,于情于理都不能不去帮忙。摩押王米沙在北方边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因此约沙法选了一条绕过旷野的路去攻打摩押。这条路得从撒玛利亚经过耶路撒冷、希伯仑、亚得拉,再经以东的旷野才能进攻摩押。因此他们也邀请了以东王一起去进攻摩押。

以利沙求加倍的感动

〈列王纪〉下 2:9b以利沙说:「愿感动你的灵加倍地感动我。」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2:1-25

耶和华要用旋风接以利亚升天的时候,我但愿自己也在场,亲眼看见那万分荣耀的一刻。以利沙何等执著,他坚决要看见那奇妙的一刻,所以他紧紧地跟随以利亚。我们若想看见神的荣耀,就要有以利沙这样的心志,紧紧跟随主,不偏左右地跟随。

“愿感动你的灵加倍地感动我”。以利沙对以利亚说的这句话感动了很多人,也成为许多人的祷告。因为很多人都直觉地认为,以利沙要的是以利亚加倍的能力。但是我们再仔地读一读,以利沙所指的是能力吗?以利沙讲的是:愿感动你的“灵”-加倍感动我。愿感动你的“灵”,是指什么呢?我想大家都会同意是指圣灵,也可以说是神。加倍感动我,是何意呢?有从上面来的感动,人会有何反应?以利亚的表现就是顺服,神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神要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可不可以这样说,以利沙若被神加倍地感动,那么以利沙就会更加顺服神。先知在这里求的,不是加倍的能力,而是在神里面,更进一步的顺服,被神感动,被神使用。

想要如此祷告的人,必须明白,加倍的感动,要有加倍的心理准备,放弃自己,因为神要成全的是祂的计划,不是你的计划。为了求感动以利亚的灵感动自己,以利沙不辞辛苦地,紧紧跟随以利亚,从吉甲到伯特利,从伯特利到耶利哥,再过约旦河。当所有的门徒都在远处观看时,只有以利沙紧紧跟随,为了求神的灵感动他,像感动以利亚一样,不是一样,是加倍。为何要加倍呢?他不是已经蒙召了吗?以利亚已经按著神的心意呼召他了,他为何还不满足?